姚荣
- 作品数:35 被引量:354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被引量:25
- 2015年
- 中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发展中国家,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阶段性关联。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也先后经历了1952年院系调整、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及21世纪现代大学体系建设三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包括计划经济体制、集权管理模式与社会本位的文化模式。国家工业化驱动下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呈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表现出强劲的"政经关联逻辑"。"国家的视角"促使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往往在短期内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意外后果",甚至滋生了高等教育的系统性风险。亟待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及公立高校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等举措,重构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政策变迁的制度逻辑。建构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相对平衡与包容发展的高等教育系统,促进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的松散耦合。
- 姚荣
-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学科逻辑应用逻辑制度逻辑网络治理
- 论德美两国学术自由的宪法解释被引量:5
- 2017年
- 德国与美国学术自由的宪法解释,都遵循国家监督、大学自治与师生权利保护动态制衡的演进逻辑,彰显出大学哲学内涵法律化的历程。嵌入社会变迁的学术自由宪法解释,呈现出学术自由与外部干预的紧张关系。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忽视高等教育场域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使公立高等学校治理面临"泛行政化"与"过度市场化"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它又试图保护师生的学术自由,避免其遭受不当干预乃至"结构性危险"。当然,宪法解释对潜在风险的规避是有限度的,高等教育的过度法律化可能使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经典价值丧失。守护学术自由的功能,应更多由学术权威建构的大学自治秩序和专业社会团体培育的行业秩序来担负。
- 姚荣
- 关键词:学术自由宪法解释演进逻辑
- 回归公共性:“异地高考”新政的反思被引量:3
- 2013年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政策的发展呈现出"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两种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精英主义"日趋成为我国教育政策的主导价值。"精英主义"导向的教育政策价值导致我国教育政策出现镜像政治、策略空间以及精英结盟等现实困境。精英主义导向下教育政策成为政府获得合法性以及精英集团谋取更大利益的工具,进而使得"异地高考"新政沦为一项象征性政策。深化公共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育政策过程的公共性以及教育问责制的构建是"异地高考"新政公共性价值回归的路径选择。
- 姚荣
- 关键词:异地高考精英主义公共性
- 制度性利益的重构:高等教育机构“漂移”、趋同与多元的动力机制——基于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变革的经验被引量:21
- 2015年
- 由于传统大学的广泛声誉及其学科逻辑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支配地位与合法性垄断,英国多科技术学院等非大学类高等教育机构将"学科逻辑"奉为圭臬并形成"学术漂移"。为打破由漂移产生的趋同困境,英国高等教育体制开始从"二元制"走向"一元制","一元体制下的多元特征"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基本特征。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以及高等教育机构的资源依赖与竞争属性而言,高等教育机构的"漂移"、趋同与多元,是具有内在规律性与合理性的组织变革历程。我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历史演进,也存在类似的因"身份歧视"与"学科逻辑"崇拜而衍生的大学趋同化困局。因此,亟待建构高等教育系统网络治理的制度环境,重塑大学与政府的关系,促进学科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包容性发展与制度化,培育高等教育机构自主变革与转型的制度性利益,从而形塑高等教育系统多元化的动力机制。
- 姚荣
- 关键词:高等教育机构新制度主义
- 大学治理的“项目制”:成效、限度及其反思被引量:34
- 2014年
- 项目制的实施使得我国大学与政府关系从"单位制"时代的完全依附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项目制时代的资源依赖关系与策略互动关系。项目制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存在内在紧张关系,反映了项目治理与学术治理的冲突。项目制衍生了新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格局,规训了高校与教师群体的行动逻辑,产生了"项目异化"、大学组织体系扩张、教师群体内部分化、学术腐败、学术工厂化、大学发展同质化等"意外后果"。教育行政的平衡论认为,推进政府干预与学术自由的平衡是教育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向。推进政府由"全能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构建利益相关者多元利益诉求机制。通过重构项目制,赋予学术共同体更多的权利,避免政府对于大学治理的过度干预。
- 姚荣
- 关键词:项目制大学与政府关系大学治理平衡论
- 我国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逻辑被引量:1
- 2016年
- 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依旧是在政府行政主导的框架下产生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这种制度变革的方式虽然可在短暂时间内取得显著效果,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教育改革的规则公正与程序公正,潜藏着一定的改革风险与隐患。对本科高校转型行政管控制度逻辑的反思,一方面揭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与国家视角之间的内在冲突和矛盾。
- 姚荣
- 关键词:制度逻辑行政主导程序公正控制度强制性制度变迁政策议题
- 司法审查介入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范围:英国经验与中国困局被引量:1
- 2015年
- 英国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是法定的契约关系,围绕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建立了全面的权利救济机制。其中,司法救济扮演着重要角色。与英国相比,我国司法审查介入公立高校与学生纠纷的范围(包括横向范围即受案范围与纵向范围即审查强度)并不稳定且各地区差异较大,高校学生权利的司法救济缺乏稳定预期。在英国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处理中,考虑到学术自治与诉讼成本、大学声誉等诸多因素,法院并不被作为理想的场所。而是通过校内申诉、独立裁决者办公室制度(OIA)处理校生纠纷,并力图将其作为诉讼的前置程序,鼓励运用协商、调解、仲裁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ADR)。英国高校与学生纠纷解决的经验,启示中国公立高校建构浸润法治理性精神的大学治理体系;增强诉讼外其他法定权利救济制度的有效性;建立健全调解、协商等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类似于OIA机制功能的高等教育独立审查制度。
- 刘虹豆姚荣
- 关键词:司法审查契约关系正当程序
- 简论教育改革政策工具设计的三种模式被引量:1
- 2014年
- 中国教育改革分别存在科学设计、艺术设计以及社会设计三种类型的隐喻。科学设计的隐喻是指"项目治理"与"目标治理"的教育改革政策工具理性设计模式;艺术设计指涉我国"先行先试"与"渐次推进"的教育改革政策工具渐进设计模式;社会设计模式则指我国"开门磨合"与"集思广益"的教育改革政策工具社会设计模式。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的加快,推进公众参与、民主协商、网络治理与知识共享的政策工具社会设计模式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 姚荣
- 关键词:教育改革设计模式
- 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如何走向制度化——基于组织分析的新制度主义视角被引量:38
- 2015年
- 20世纪90年代末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伴随着地方高校的"升格"、大学合并运动以及独立学院、民办高等教育的兴起与发展,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劳动力市场与产业结构的转型乃至国家治理现代化等都对高等教育结构重组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本科高校转型议题开始进入公共政策议程。当务之急,需要促进本科高校转型从国家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安排走向制度性利益驱动下的高校自主变革,推动应用技术型高等教育制度的合法性建构。中国本科高校转型制度化的实现,归根到底需要通过规范性、规制性以及文化-认知性制度要素的整体性重构,以破除高等教育场域中各权力中心对"应用逻辑"的"系统性偏见",实现社会制度逻辑与产业逻辑两种制度逻辑的包容性发展。
- 姚荣
- 关键词:制度化制度逻辑合法性
- 激活学术心脏地带: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走向制度化被引量:9
- 2016年
- 大学作为底部沉重的组织,基层学术组织自治是激活其学术心脏地带的内在要求。作为具有国际声誉与典范价值的制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如何在中国情境下"落地生根",是当前中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变革与创新的基本命题。受制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而来的"行政逻辑"的支配,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呈现出自治能力、意愿与空间不足的现实困局,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权与人事权。基于学科逻辑的"研究型自治"与基于应用逻辑的"创业型自治",是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的两种理想类型。从研究型自治迈向创业型自治,是激活学术心脏地带,实现大学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制度化的重要发展趋势。以应用型研究为纽带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创业型自治的重要实现形式。作为一项复杂的变革议题,需将其置于大学组织特性、知识生产模式以及学科演进等高等教育内在规律和大学、国家、市场以及公民社会之间多层次、多维度互动的高等教育治理网络之间进行考量,实现学术自治逻辑与外部干预逻辑的辩证统一。
- 姚荣
- 关键词:制度化学术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