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田隆一
- 作品数:5 被引量:1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海道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 原麝安徽亚种分类地位的再研究被引量:37
- 1999年
- 自分布于安徽大别山的麝标本被定名为原麝安徽亚种以来 ,就其分类地位的划分产生了众多分歧 ,不同学者从形态学和生态学方面研究得出了多种不同的结论 .为了对安徽亚种的分类地位有一明确认可 ,本研究利用形态特征、头骨形态差异的主成分分析和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b的 36 7bp片段序列差异 ,对该亚种的分类地位进行再探讨 .经分析得出安徽麝标本与其他麝在外部形态和头骨形态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而且它们之间的DNA序列差异在 6 .2 4%~ 7.90 % ,处于鹿类动物的种间差异水平 .据此 ,从形态学和分子水平上认为安徽所产的麝应为一个独立种 ,即安徽麝 (MoschusanhuiensisWang ,Huetal) .
- 李明李元广盛和林玉手英利增田隆一永田纯子大泰司纪之
- 四种鹿属动物的线粒体DNA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被引量:44
- 1999年
- 用聚合酶链反应 ,从水鹿、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等四种鹿属动物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 b基因片段 ,并测定得到 367bp的碱基序列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 4 .0 9%~ 7.0 8%之间。用 NJ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子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分析并得出 ,水鹿与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约在 2 4 0~ 2 80万年前分化的 ,梅花鹿和马鹿大约在 1 60万年前左右分化。
- 李明王小明盛和林玉手英利增田隆一永田纯子大泰司纪之
- 关键词: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系统进化
-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被引量:28
- 1998年
-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 李明盛和林玉手英利增田隆一永田纯子大泰司纪之
- 关键词:林麝黄麂线粒体DNA系统进化
- 麝科动物干皮标本中的DNA扩增被引量:6
- 1998年
- 李明王小明黄步军盛和林增田隆一
- 关键词:标本DNA扩增
- 马鹿四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55
- 1998年
-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差异来分析探讨马鹿(Cervuselaphus)4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问题。结果表明:马鹿各亚种的DNA差异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并指出天山马鹿(Cesongaricus)东西两个种群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亚种;马鹿各亚种在54—76万年前开始分化,其中天山马鹿最先分化出来;马鹿与梅花鹿(Cervusnippon)间较低的种间遗传差异可能说明二者分化较晚,亲缘关系较近。
- 李明王小明盛和林玉手英利玉手英利增田隆一大泰司纪之
- 关键词:马鹿遗传分化细胞色素BDNA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