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洪

作品数: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气候
  • 3篇气候变化
  • 2篇牧区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地上生物量
  • 1篇信息系统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和GIS
  • 1篇遥感技术
  • 1篇遥感监测
  • 1篇植被
  • 1篇生物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侵蚀
  • 1篇土壤侵蚀强度
  • 1篇农牧
  • 1篇农牧区
  • 1篇气候变化特征
  • 1篇气象

机构

  • 7篇西藏高原大气...
  • 3篇中国气象局成...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7篇唐洪
  • 3篇除多
  • 3篇普布次仁
  • 2篇卓嘎
  • 2篇边多
  • 2篇杨秀海
  • 2篇德吉央宗
  • 1篇扎西央宗
  • 1篇拉巴
  • 1篇胡军
  • 1篇扎西顿珠
  • 1篇边巴次仁
  • 1篇陈涛

传媒

  • 3篇西藏科技
  • 1篇高原气象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西藏典型草地地上生物量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13年
采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沼泽化草甸和温性草原4种西藏高原典型草地类型地上生物量定点观测数据,分析其地上生物量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高寒沼泽化草甸地上生物量最高,其中围网草地年均地上生物量达384.45g.m-2,比无围网草地地上生物量高73%,且是温性草原类草地生物量的6倍,是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类草地的12~14倍,与自由放牧相比,围栏禁牧措施可以明显提高草原地上生物量,是改良退化草地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温性草原草地生产力大于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城市附近山地草地生物量明显大于远离城市的地区,表明城市化进程降低了天然草地放牧强度,是恢复退化草地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属半干旱气候类型的西藏高原中部,降水是制约草地植被生长的主要因子;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绝对增长速率和相对增长速率季节动态均在生物量达到高峰期前为正增长,之后为负增长。区域水热条件差异及其季节性变化导致了不同草地类型或同一类型不同区域的草地最快生长期出现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别。
除多普布次仁德吉央宗姬秋梅唐洪
关键词:地上生物量
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侵蚀监测方法被引量:2
2003年
本文以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的西藏“一江两河”中部流域地区土壤侵蚀分类、土壤侵蚀强度监测的方法,利用卫星、航空遥感信息和实地调查数据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分类作了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西藏“一江两河”地区2000年综合指数值居于3~6级之间的区域面积最大,合计占全部区域的70%以上;以流水为动力而产生的侵蚀过程是“一江两河”地区最主要的土壤侵蚀类型,分布非常广泛,占区域总面积的2/3左右,总体反映了高原山区环境下的土壤侵蚀特点。
边多唐洪除多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土壤侵蚀强度环境监测
那曲地区气候变化对该区湖泊面积的影响被引量:17
2007年
利用地面4个测站常规气象资料及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美国陆地卫星资料,分析了那曲中东部地区湖泊流域近45年各气候要素的变化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面积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湖泊面积的拟合方程。结果表明:湖泊流域的降水量、气温以及地面温度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蒸发量、日照时数、最大积雪深度、最大冻土深度逐渐下降。这些要素变化与湖泊面积的增加具有显著的线性关系,根据这些气象要素的累积值建立的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湖泊面积的变化。
卓嘎杨秀海唐洪
关键词:湖泊流域气候变化
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变化特征被引量:8
2006年
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1971-2002年年平均气温、降水量、蒸发皿蒸发量、大风日数、各站≥0℃和≥5℃期间的初日、终日、持续日数、积温和降水量等32a的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0年藏西北高寒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藏西北高寒牧区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升温趋势;(2)阿里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下降;那曲地区年降水量总趋势是缓慢增加的。(3)蒸发量、大风日数呈逐年减少趋势;(4)那曲地区一带牧草青草期间的降水量缓慢增加,将非常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而阿里地区牧草青草1期间的降水量本就有限,在降水量逐年缓慢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牧草的生长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意味着阿里地区出现了暖干化趋势,将可能造成该地区干旱的加剧。
唐洪边多胡军
关键词:高寒牧区气候变化
西藏高原中部草地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方法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NASA等提供的相关陆地数据产品,实现对西藏高原草地生物量定量化业务监测和草地退化研究,利用西藏高原中部2004年5—9月草地植被生长期的实测地上生物量,结合同期的MODIS 16 d合成产品MOD13Q1 NDVI和EVI数据,建立了草地生长期地上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和方法;同时,从植被非生长季等不同时段遥感监测业务需求出发,研究了以2个月为时间尺度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定量化监测和估算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MODIS NDVI的指数函数模型是监测和估算西藏高原中部草地生长期地上生物量大小的最优模型,在所有模型中有最高的相关系数(0.778)和F检验值(127.557)。2.由于绿色植被所独有的光谱响应特征,无论是MODIS NDVI还是EVI,对植被生长期鲜草生物量估算的精度要好于总地上生物量。3.以2个月为时间尺度的监测结果来看,除1—2月草地总地上生物量和5—6月的鲜草生物量与MODIS NDVI之间分别表现为乘幂函数和线性关系外,其他都呈基于NDVI的指数函数关系,且相关系数都大于0.64,其中植被生长时期的相关系数要大于非生长季节;对于草地总地上生物量,最高的相关程度出现在8—9月,为0.749,最低出现在非生长季节1—2月,为0.644;对鲜草生物量估算,基于NDVI的相关系数都>0.73,最高的8—9月达0.826。
除多普布次仁德吉央宗姬秋梅唐洪
西藏高原夏季强降水过程分析被引量:11
2002年
本文选取 1 979年 7月 6~ 7日 ,西藏高原的一次强降水过程 ,在天气尺度上重点分析了这次过程的环流演变过程 ,同时对水汽条件、降水区域的稳定度及相关物理量作了计算和分析。认为这次降水是在西太副高相对稳定 ,伊朗高压快速东进 ,从而在高原形成高原切变线 ,配合孟加拉湾的水汽 ,高原的中性层结 。
唐洪
关键词:夏季强降水气象分析
西藏农牧区植被遥感监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卓嘎杨秀海唐洪胡军扎西顿珠扎西央宗边巴次仁普布次仁拉巴陈涛
青藏高原是全球海拔最高地区,也是中国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占据青藏高原主体的西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生态环境特点、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日益成为全球所关注的热点地区。由于近年来气候的不断变化,加之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
关键词:
关键词:西藏农牧区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