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晓涛

作品数:2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历史地理
  • 8篇经济管理
  • 8篇社会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土司
  • 5篇清代
  • 5篇明代
  • 4篇信仰
  • 4篇社会
  • 3篇地方社会
  • 3篇正统
  • 3篇身份
  • 3篇拜上帝会
  • 2篇地方历史
  • 2篇身份认同
  • 2篇太平天国
  • 2篇土著
  • 2篇族群
  • 2篇文化
  • 2篇赋役
  • 2篇城隍
  • 2篇城隍信仰
  • 1篇档案
  • 1篇地缘

机构

  • 19篇广西民族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作者

  • 23篇唐晓涛
  • 1篇赖明宗

传媒

  • 3篇广西民族研究
  • 3篇民族研究
  • 3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清史研究
  • 2篇广西民族师范...
  • 1篇近代史研究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广西地方志
  • 1篇黔南民族师范...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贺州学院学报
  • 1篇原生态民族文...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王神形象的变化及其正统化过程
2011年
广西象州大樟乡甘王庙因被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徒砸毁而闻名。考察甘王神自宋代以来神明形象的变化以及大樟乡甘王庙成为"祖庙"的过程,揭示神明正统化背后所涵含的华南民族逐步纳入王朝体系的象征性意义,有助于人们对太平天国发生的深层历史根源的把握。
唐晓涛赖明宗
关键词:正统化拜上帝会
清中后期村落联盟的形成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以“拜上帝会”基地广西浔州府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以太平天国拜上帝会基地广西浔州府为例,探讨清代中后期民间的祭祀性地缘组织——村落联盟之形成及其对地方社会的意义。本文指出,明清时期的浔州府地区在地方社会秩序形成过程中,发展出以社、庙祭祀为中心的超宗族、超村落的地缘组织即村落联盟。村落联盟在清中后期成为地方进行乡村整合的重要形式,更随着朝廷制度的变化,借用国家行政法规术语来使自身的存在合法化,成为地方最主要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深刻影响着地方社会的历史进程,在浔州府地区,它成为拜上帝会建立的重要背景,在华南其他地方,其对地方社会的影响也值得进一步深究。
唐晓涛
关键词:清代拜上帝会
明代桂西土司的“城头/村”组织及赋役征发被引量:8
2012年
明代桂西土司地区的赋税之征有别于流官区,嘉靖以前,并无确切证据表明土司辖区如流官区般推行了里甲制。同时,桂西土司的内部组织结构亦有别于内地,其以"城头/村"作为基层单位,土官土目直接管领部民,部民亦兵亦民,当国家征调时,土官土目按"田"派兵,部民自备粮饷出征。朝廷对部民土兵无直接管理权,不过,却通过掌握土官官职的授予而有效地控制了土官,土官也愿意让渡兵力获取朝廷支持而稳固其统治。
唐晓涛
关键词:明代土司赋役
清代桂东南地区宗族的形成过程——以广西北流隆盛《蒙氏族谱》为中心的考察
2018年
宗族作为民间社会组织在地方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明清华南地区的宗族是研究地方历史的重要环节。本文拟通过对历经5次重修、体例完整、内容丰富的广西北流隆盛镇《蒙氏族谱》的系统阐述,梳理桂东南地区宗族组织萌芽和衍变的历史过程,以加深对宗族作为民间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的理解,并为更深入地研究明清桂东南地方社会的历史演变轨迹奠定基础。
唐晓涛徐惊鸿
关键词:清代宗族民间社会组织
明代以来广西府江流域的民族迁徙与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被引量:1
2023年
明代桂西俍兵东迁流官区屯驻并在地化是民族迁徙与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案例,其在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表现:明代东迁的俍兵维护地方秩序、参与地方开发;清朝以后,通过宗族建设、联姻、科考,俍兵俍人进一步融入民、僮人群中;清中后期,当地形成的共有地域文化传统调整着人群关系,同时客民也影响了当地人群的祖源地构想;民国时期,多民族的交融更为明显,各民族团结抗日表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进一步增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多民族交融互动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过程不但是国家制度和官方力量自上而下影响的结果,更是俍瑶僮等族群自下而上主动选择、有意靠近的结果。
唐晓涛王丹
关键词:民族迁徙民族交融
论清代都柳江流域木材贸易的兴起、影响与发展阶段被引量:1
2021年
清代都柳江的疏浚是在王朝国家开辟“新疆”的背景下进行的,乾隆以后,木材贸易随着江河的疏通而渐起。便利的航运条件、土著人群与外来移民关系的改变、丰富的林木资源带动了木材的开采和运销。清代都柳江流域木材贸易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木材市场得以建构和走向成熟,林地林木流转促使了产权观念在地方社会的普及,土著人群转变了生计方式和产生了以木材为核心的商业观念,其日常经济生活亦得到改变。
陈念念唐晓涛
关键词:清代木材贸易
狼兵的“消失”——大藤峡地区武靖州被裁撤后“狼”的身份变化被引量:12
2007年
学界对于狼兵制度如何被废除及狼兵的去向等问题未见有专文进行过讨论,本文以明朝嘉靖、万历年间,“乱”平息后大藤峡地区的武靖土州改为武靖镇为切入点,考察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演变中“狼兵”如何改变身份,最终淡出文献的记载而“消失”的历史过程。
唐晓涛
关键词:族群
礼仪与社会秩序
唐晓涛
关键词:历史事件礼仪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武靖州的设立、迁址及其废置缘由考析被引量:3
2011年
武靖州的设立、迁址和最终被裁撤的历史过程及政治经济背景,是明中期广西边疆地区局势变化,朝廷对华南地区的经营策略,以及官府和地方将领对狼兵的定位及使用策略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反映了明代国家军政秩序在华南地区推广和变化。
唐晓涛
关键词:明朝土司
清代桂西白山土司的赋役制度考察——以《白山司志》为中心
2022年
一条鞭法改革后,明清时期的流官区主要依赖赋役全书登记的田亩户丁数,直接将钱粮徭役折银,向编民个体征派。清代白山司所见,国家赋役征派的主体是司官而非土民,而在土司内部,土司对土民的赋役征派仍主要依赖“城头-村”的基层组织,桂西土司区田地分类、田赋征收及劳役征派等仍保留原有的社会传统。不过,随着国家管治的深入,清代白山司赋役制度呈现出适应性调整,司官向国家承担的田赋与劳役部分,其田地丈量、粮赋征收与劳役征派均可见其深受一条鞭法的影响,尤其是粮田、垦田名义下越来越多土民进入国家赋役体系,劳役征派也实现了由役民向纳银的过渡。白山司个案呈现了国家制度与土司地方传统并存运行的转折中的形态,而土司逐步纳入国家体制的过程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历程中的重要一环。
李鸣唐晓涛
关键词:清代赋役制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