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晓明

作品数:15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江苏省肿瘤医院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细胞
  • 4篇腺癌
  • 4篇活性
  • 3篇端粒
  • 3篇端粒酶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2篇蛋白
  • 2篇端粒酶活性
  • 2篇多西紫杉醇
  • 2篇人乳
  • 2篇食管
  • 2篇食管癌
  • 2篇肿瘤
  • 2篇转录
  • 2篇紫杉
  • 2篇紫杉醇
  • 2篇近距

机构

  • 14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 1篇加拿大多伦多...
  • 1篇南京市江宁医...
  • 1篇江苏省沭阳县...

作者

  • 15篇周晓明
  • 8篇何晓松
  • 7篇戴美红
  • 6篇俞军
  • 5篇张镇君
  • 3篇俞乔
  • 2篇王静
  • 2篇陆谔梅
  • 2篇周淼
  • 1篇何流
  • 1篇蒋谦
  • 1篇梅泽如
  • 1篇吴建峰
  • 1篇周建农
  • 1篇王卫萍
  • 1篇王咏梅
  • 1篇周业庭
  • 1篇钱普东
  • 1篇陈亚莉
  • 1篇钱志英

传媒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抗癌协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 3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外周血经梯度离心分离单个核细胞,其中可含有循环癌细胞,再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PCR-ELISA)方法检测120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120例大肠癌患者中65例端粒酶活性明显升高,阳性率为54.12%,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大肠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但与淋巴结的转移明显相关。结论外周血循环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水平与大肠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何晓松周晓明戴美红俞军周建农
关键词:大肠癌端粒酶活性循环癌细胞PCR-ELISA
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2003年
目的 评估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抗原联合检测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诊疗价值。方法 对 65例乳腺癌患者和 15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 ,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应用TRAP -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同时对其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 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抗原的表达均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其中 ,外周血端粒酶活性的表达还与癌组织的浸润相关 (P <0 0 1)。结论 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和组织多肽抗原的表达预示着乳腺癌具有较强的转移能力 ,联合检测其活性的表达对患者预后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俞军俞乔戴美红何晓松周晓明
关键词:乳腺癌端粒酶抗原恶性肿瘤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用TRAP PCR ELISA法检测6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端粒酶的活性,按照肿瘤大小、分级程度、浸润情况、淋巴结有无转移来分析端粒酶与乳腺癌患者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外周血中检测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40.00%,低于相应的乳腺癌组织阳性率(61.54%),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端粒酶相对活性的升高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浸润呈正相关。结论: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可能优于检测肿瘤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可以对肿瘤患者的病情进行实时监控,指导临床化疗。
俞乔俞军赵祥生何晓松戴美红周晓明
关键词:乳腺癌端粒酶外周血TRAP
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mRNA、CYFRA21-1、TPS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评价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基因标记物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和细胞角蛋白片段21-1(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联合测定的临床价值。方法取48例食管癌患者术前外周血标本,应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nested-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K19 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CYFRA21-1和TPS水平。结果食管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和血清CYFRA21-1和TPS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1%、83.3%和66.7%。联合检测CK19 mRNA、CYFRA21-1和TPS在食管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发现其与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在食管癌患者的随访中开展外周血中CK19 mRNA和血清CYFRA21-1和TPS的联合检测可提高食管癌微转移的检出率,以及时监控患者的病情。
俞军周晓明何晓松戴美红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 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及其调控基因c-myc表达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对人胃癌细胞BGC-823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表达、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及其转录调控基因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加药多西紫杉醇24、48和72h后收集细胞,MTT比色法测定IC50值;分别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和RT-PCR法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 mRNA的表达;Luciferase法检测hTERT启动子活性;Western blot技术检测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多西紫杉醇可以明显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端粒酶活性和hTERT mRNA的表达,呈一定的时效、量效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抑制了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表达,同时对启动子转录活性调控蛋白c-myc表达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结论:hTERT mRNA的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和演进有关,癌基因c-myc可能通过参与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表达调控而调控hTERT mRNA表达。多西紫杉醇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可能与其抑制BGC-823细胞hTERT启动子转录活性和c-myc蛋白表达相关。
蒋谦陈环球周晓明何晓松戴美红俞军
关键词:基因,C-MYC
多西紫杉醇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docetaxcel)诱导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分析多西紫杉醇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光镜、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周期动力学和凋亡诱导率的影响;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bc1-2的表达变化。结果多西紫杉醇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并可导致其形态学的改变;随着加药时间的增长,G2/M期细胞增多,G2/M期细胞和S期细胞的比值也随剂量呈递增关系;加药(IC50)48h后早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同时可上调bax和下调bc1-2的蛋白表达量。结论多西紫杉醇可明显抑制MCF-7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bax和抑制bc1-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俞乔高佳希何晓松周晓明戴美红俞军
关键词:多西紫杉醇人乳腺癌MCF-7细胞细胞凋亡
一种在近距离放疗中确定膀胱参考点的方法
1996年
一种在近距离放疗中确定膀胱参考点的方法周晓明,王静,张镇君1985年,国际放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38号报告对妇科肿瘤腔内放疗中有关治疗剂量计算中“危险器官”(Organsatrisk)的剂量参考作了明确的规定。其中膀胱参考点的确定方法及定义...
周晓明王静张镇君
关键词:近距离放疗参考点膀胱近距离放射治疗双腔导尿管放大率
福尔马林局部湿敷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被引量:8
1999年
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放射治疗特别是妇科肿瘤体外照射结合腔内治疗后的主要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一般为64%~216%[1,2]。目前对其治疗的简易有效的方法尚不多。我们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6月间,采用4%福尔马林局部湿敷治疗顽固性放射性直...
陆谔梅周晓明张镇君
关键词:福尔马林局部湿敷放射性直肠炎
胸部放疗时应用药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胸部放疗的同时应用药物干预下调TGF-β1的初步结果,旨在由此减轻放射性肺损伤。方法19例食管癌术后患者进入观察,9例常规放疗的同时予药物(A组),10例患者单纯放疗(B组)。放疗前、结束时均对比观测血,TGF-β1、CD11b/CD14及肺功能。结果A组外周血TGF-β1疗终/疗初值≤1者7例(7/9)较B组1例(1/10)有显著差异(P<0.01)。而CD11b/CD14、肺功能比较均无显著意义。结论在放疗的同时应用罗红霉素、还原性谷胱甘肽、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下调TGF-β1,并可期望减少放射性肺损伤。
钱普东吴建峰梅泽如何晓松周晓明
关键词:胸部放疗药物转化生长因子-Β1食管癌放射性肺损伤
埃博拉病毒感染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2016年
埃博拉病毒(EBOV)以C型凝集素作为黏附分子,通过与整合素的结合激活整合素信号通路,刺激巨胞饮小体形成与病毒内化。巨胞饮小体在胞内运输途中从早期核内体募集Toll样受体(TLR)4并带进溶酶体。溶酶体中的组织蛋白酶B和L(Cat B/L)剪切EBOV糖蛋白(GP),Toll样因子受体4(TLR4)作为EBOV的膜内复合受体,与剪切后的GP结合并使其发生构象变化,构象变化后的GP随之与Niemann Pick C1(NPCI)蛋白结合使得病毒与膜融合,EBOV从而逃逸出溶酶体并开始其复制周期。在EBOV感染中,TLR4介导和/或调节几乎所有的免疫失调和病理变化,如细胞因子的高水平表达、促/抗炎因子的表达失衡、1型干扰素调节异常、淋巴细胞大量凋亡及免疫细胞的失能。因此,CRX.526作为偏向作用于TLR4 TRIF信号通路的TLR4拮抗剂,纤连蛋白作为整合素和TLR4的配体,均有可能成为治疗EBOV感染的有效药物。
周淼周晓明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整合素纤连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