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何军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吸虫
  • 7篇吸虫
  • 6篇日本血吸虫
  • 6篇免疫
  • 5篇小鼠
  • 4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抗原
  • 2篇性细胞
  • 2篇血吸虫感染
  • 2篇日本血吸虫感...
  • 2篇树突
  • 2篇绦虫
  • 2篇逃避
  • 2篇重组抗原
  • 2篇吸虫感染
  • 2篇细粒棘球绦虫
  • 2篇细粒棘球蚴
  • 2篇小鼠免疫
  • 2篇免疫逃避

机构

  • 13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腾冲县疾病预...
  • 1篇江苏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青海省地方病...
  • 1篇腾冲县人民医...

作者

  • 17篇周何军
  • 10篇沈玉娟
  • 10篇曹建平
  • 7篇徐馀信
  • 6篇袁忠英
  • 5篇胡媛
  • 4篇王燕娟
  • 4篇王莹
  • 3篇吴忠道
  • 3篇张璟
  • 3篇孙希
  • 3篇卢潍媛
  • 2篇宋建成
  • 2篇陈勤
  • 2篇李佩
  • 2篇吕志跃
  • 2篇伍卫平
  • 2篇刘述先
  • 2篇张双民
  • 2篇潘伟

传媒

  • 5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肿瘤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重组抗原蛋白、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细粒棘球蚴病的重组抗原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重组抗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RT-PCR扩增EgENO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中构...
曹建平王莹沈玉娟袁忠英周何军徐馀信张璟王燕娟伍卫平
文献传递
大劣按蚊唾腺特异性抗原SG6编码基因的鉴定及表达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鉴定分析大劣按蚊唾腺特异性抗原SG6蛋白编码基因特征。方法从全基因组水平对大劣按蚊SG6基因进行鉴定,应用PCR和RT-PCR鉴定编码蛋白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分子特征。采用RTIzol法提取大劣按蚊组织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其组织体异性表达特征。获取近缘按蚊物种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进化分析。结果SG6基因CDS编码区域全长324 bp,翻译长度107个氨基酸。编码的SG6属于亲水性的非稳定蛋白,且包含一个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二级结构包含α-螺旋(39.3%),延伸链(6.5%),β-折叠(10.3%)和无规则卷曲(43.9%),I-TASSER多线程程序LOMETS显示最优模型为5yfpC。系统发育进化分析发现大劣按蚊SG6与法老按蚊(Anopheles farauti)SG6亲缘关系较近。组织表达分析显示,该基因在大劣按蚊胸部特异性表达。结论我国主要传疟媒介大劣按蚊唾液腺中含有编码SG6蛋白基因,具有特定的表达特征,可作为潜在的评价人蚊接触的流行病学工具。
冯欣宇周何军周何军李美
关键词:疟疾按蚊唾腺
日本血吸虫HGPRT重组抗原与不同佐剂联合应用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日本血吸虫(大陆株)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重组抗原(reSjc HGPRT)与ISA206或弗氏佐剂联合免疫对小鼠诱导抗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reSjc HGPRT加ISA206佐剂免疫组、reSjc HGPRT加弗氏佐剂组、ISA206佐剂对照组、弗氏佐剂对照组和感染对照组。20μg重组抗原和ISA206或弗氏佐剂乳化后小鼠项背部多点皮下注射,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佐剂对照组小鼠仅注射ISA206或弗氏佐剂和生理盐水,感染对照组不注射任何重组抗原或生理盐水。于末次免疫后3周,每只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30±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6周后剖杀小鼠,门脉灌注收集成虫,计数成虫数、雌雄合抱数和小鼠肝组织虫卵数。在免疫前、攻击感染前和小鼠剖杀前分别采血并分离血清,用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G抗体。结果:重组抗原加ISA206佐剂或弗氏佐剂免疫组均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IgG抗体应答,与感染对照组和弗氏佐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小鼠产生的减虫率、减雌雄合抱率和肝组织减卵率分别为53.7%、59.3%、44.9%和43.3%、44.1%、33.0%,与感染对照组和2种佐剂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SjcHGPRT与ISA206或弗氏佐剂联合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抗血吸虫感染保护作用。
胡媛沈玉娟曹建平徐馀信卢潍媛周何军张璟李小红权红刘述先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佐剂免疫保护性
云南腾冲县输入性内脏利什曼病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男,53岁,农民,云南腾冲县新华乡人。于2013年4月15日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乏力、出汗,汗出后症状无缓解,伴全身酸痛。曾在当地村卫生所按感冒治疗(用药情况不详)5 d,未见好转,体温最高达40.0℃,发热无规律。4月23日至腾冲县人民医院就诊,以"发热原因待查"收治入院,入院检查:体温38.1℃,体重63.5 kg,肝脾未触及。血常规示:白细胞3.3×10^9/L,中性粒细胞67.3%,淋巴细胞30.2%,嗜酸粒细胞0.4%,红细胞3.5×10^12/L,血红蛋白116 g/L,血涂片镜检未见疟原虫,抗伤寒沙门菌O抗体1∶160,抗伤寒沙门菌H抗体1∶320。给予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替硝唑等药物抗感染治疗10 d,未见明显好转,入院期间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达39.0℃,建议转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5月3日自行出院。
王加志李晓梅周何军尹雪梅宋建成王继琼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输入性抗感染治疗伤寒沙门菌反复发热入院检查
日本血吸虫SjCa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学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表达和纯化日本血吸虫钙结合蛋白(SjCa8),研究其免疫学特征。方法重组质粒pET32a (+)-SjCa8经诱导表达后,获取纯化蛋白SjCa8,利用ELISA、Western-blot和动物保护性实验检测SjCa8的免疫学特征。结果成功获取了纯化蛋白SjCa8,该蛋白能免疫识别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和血吸虫病患者血清。SjCa8免疫Balb/c小鼠可获得较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诱导宿主产生35.31%的减虫率和35.68%的减卵率。结论纯化蛋白SjCa8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具有作为血吸虫病免疫诊断和疫苗候选分子的研究价值。
吕志跃杨琳琳胡旭初周何军王丽张双民孙希胡斐郑焕欣曹爱莲余新炳吴忠道
关键词:钙结合蛋白免疫学试验
小鼠髓源性DC诱导方法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作为机体免疫的启动者和调控者,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作为研究人DC的良好体外模型,其体外诱导技术一直受到重视和关注,近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常用的体外诱导小鼠髓源性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和影响因素的研究作一综述。
周何军吴忠道
关键词:髓源性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小鼠
髓源抑制性细胞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脾脏及外周血富集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分析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体内髓源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suppressorcells,MDSC)的富集情况.初步探索其在抗血吸虫感染免疫中的作用。方法日本血吸虫尾蚴用腹部贴片法感染C57BL/6小鼠(20条/鼠)24只。感染后1、2、6和8周采集小鼠(各6只)外周血,感染6、8周组小鼠脱颈处死后取脾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各时段同时设健康对照组(各6只)。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组织和外周血中的Gr-1+细胞、CD11b+细胞及MDSC比例。通过CD4+T细胞增殖抑制试验验证感染小鼠Gr-1+粒细胞的功能。结果感染后6周和8周组小鼠外周血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分别约占总单核细胞(MNC)的38.2%~57.8%和47.1%~77.6%,28.9%~44.6%和40-4%~72.9%,36.0%-48.1%和40-3%-68.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5.1%~20.4%,8.4%~17-3%,9.8%~22.6%)、感染后1周(16.2%~19.8%,13.0%~16.8%,17.6%~19.4%)及2周组(19.8%-29.5%,17.2%~22.2%和20.9%-33.3%)(P〈0.01)。而感染后1周、2周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组织与外周血中的MDSC、Gr—1+细胞、CD11b+细胞变化趋势一致。此外,从感染小鼠脾组织分离到的Gr-1+细胞显著抑制刀豆球蛋白诱导的健康小鼠的CD4+T细胞增殖能力。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可诱导小鼠体内MDSC富集,且感染Gr.1+细胞可抑制正常CD4+T细胞增殖。
潘伟沈玉娟刘华胡媛姜岩岩周何军徐馀信袁忠英王燕娟曹建平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免疫逃避流式细胞术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09年
血吸虫免疫逃避机制是血吸虫抵抗宿主而得以存活的重要因素,目前较肯定的机制主要是抗原改变和免疫调节。抗原改变主要是血吸虫抗原的变异、模拟和伪装,使宿主的免疫监视功能敏感度下降;免疫调节主要是血吸虫通过合成神经分子、蛋白酶、细胞因子及其他小分子物质,阻断宿主补体的激活,抑制宿主的免疫细胞功能,从而下调宿主的免疫功能,这两种机制均有利于血吸虫在宿主体内的存活。
曹建平胡媛沈玉娟周何军陈勤刘述先
关键词:血吸虫免疫逃避免疫调节
光动力法制备DC胶质瘤疫苗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2007年
目的:研究光动力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处理后,用酸洗法获取C6胶质瘤细胞的抗原肽,制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在体外杀伤C6细胞的活性,以及PDT对C6胶质瘤细胞免疫原性的直接影响。方法:自大鼠骨髓分离DC前体细胞于体外诱导、扩增获得成熟DC。C6细胞经PDT处理后,对尚贴壁的细胞以酸洗法获取其表面抗原,从上清液中提取全细胞抗原,未作PDT处理的C6细胞以酸洗或冻融法提取抗原。分别以这4种抗原致敏DC,制成DC疫苗接种SD大鼠后,取脾作CTL的体外杀伤活性测定。结果:用PDT处理后酸洗法获得的抗原刺激DC成熟的能力最强,它制备的DC疫苗诱导的CTL的体外杀伤率最高,为(95.5±1.6)%,而光照后上清组为(90.2±2.4)%,酸洗组为(73.3±2.7)%,冻融组为(63.6±4.9)%,PBS对照组为0。结论:PDT能直接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用酸洗法获取PDT处理后的肿瘤细胞的抗原肽制备DC疫苗是一种有前景的新方法。
袁士翔李方成周何军孙希阴慧娟
关键词:光化学疗法癌症疫苗树突细胞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牛源隐孢子虫的研究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牛源隐孢子虫。方法提取牛粪中隐孢子虫卵囊DNA。根据隐孢子虫18S rRNA序列及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的原理,设计4条隐孢子虫特异引物,利用LAMP检测牛粪中隐孢子虫卵囊DNA和蓝氏贾第鞭毛虫DNA,以正常牛粪DNA为阴性对照。LAMP产物经SYBR Green I显色及电泳后观察结果,绿色判为阳性,棕色判为阴性,对LAMP产物进行电泳分析,观察其特征条带的情况。结果隐孢子虫卵囊DNA检测管经显色后呈绿色,阴性对照及蓝氏贾第鞭毛虫DNA呈棕色。隐孢子虫LAMP产物经电泳后呈LAMP特征性梯状条带,阴性对照及蓝氏贾第鞭毛虫DNA无扩增产物。结论LAMP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可用于检测牛粪中的隐孢子虫。
袁忠英沈玉娟曹建平周何军卢潍媛陈勤倪奕昌汤林华
关键词:RRNA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