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焕加

作品数:40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建筑科学
  • 8篇艺术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8篇建筑
  • 12篇中国建筑
  • 5篇建筑艺术
  • 5篇城市
  • 4篇建筑创作
  • 4篇建筑史
  • 4篇传统建筑
  • 3篇当代中国建筑
  • 3篇社会文化心理
  • 3篇建筑文化
  • 3篇风貌
  • 3篇城市风
  • 3篇城市风貌
  • 2篇心理
  • 2篇扬弃
  • 2篇社会
  • 2篇文化
  • 2篇现代建筑
  • 2篇建筑风格
  • 2篇建筑设计

机构

  • 37篇清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北京市建筑设...

作者

  • 37篇吴焕加
  • 1篇王瑞珠
  • 1篇郭黛姮
  • 1篇马国馨
  • 1篇左川
  • 1篇蔡君馥
  • 1篇黎志涛
  • 1篇楼庆西
  • 1篇张锦秋

传媒

  • 8篇建筑学报
  • 7篇世界建筑
  • 4篇建筑创作
  • 4篇北京规划建设
  • 3篇科学中国人
  • 2篇南方建筑
  • 2篇建筑史学刊
  • 1篇知识就是力量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江西建设
  • 1篇建筑师
  • 1篇百年建筑
  • 1篇北京城市学院...
  • 1篇2009世界...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9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建筑:传统与新统被引量:1
2000年
20世纪,中国建筑实现了重大的有历史意义的转就与转型。中国的建筑历史进入新的阶段。
吴焕加
关键词:中国建筑建筑
建筑形象那些事
2021年
本文从建筑学学科特殊性出发,讨论了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问题。基于相关建筑理论文献的梳理,以及清末民初时期中国知识界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思想,结合近现代建筑创作的实际案例,将近代思想家梁启超"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观点,引入建筑学领域及建筑学理论范畴。并建议用"形象与要素"概念替代现今通行的"内容与形式"概念。
吴焕加
关键词:建筑学
新中国的建筑
2001年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了独特而辉煌的建筑文化。中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居住建筑,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巨大的建设任务摆在面前。这时的建筑业实际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吴焕加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建筑设计新中国
世界建筑历史的宏伟篇章──回顾20世纪的建筑被引量:2
1999年
本文回顾20世纪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就其根源、现代建筑师、推陈出新及风格多样化作了评述。
吴焕加
关键词:建筑史建筑师推陈出新建筑风格
建筑创作与接受理论
2009年
文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先前,文学理论界有一派注重研究作品里的人物和事件,另一派认为作品最重要的是文学性,即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相同的是两派都着重于作家和作品文本的研究。
吴焕加
关键词:建筑创作受理文学
山高水长——重温梁思成先生之哲匠精神被引量:1
2021年
2021年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创办人梁思成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缅怀梁先生,重温梁思成先生在开创中国建筑学研究、建筑学科发展及建筑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弘扬清华建筑哲匠精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对老一辈建筑系校友代表分别进行了访谈,以口述回忆的形式表达对梁思成先生的深切敬意。文中以SATU代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张利张昕蔡君馥吴焕加楼庆西郭黛姮张锦秋张锦秋黎志涛王瑞珠黎志涛左川
关键词:建筑学家建筑学科创办人建筑系
城与人——关于北京城
2008年
通过对历史文化古都——北京城几百年来的历史发展及旧城重建过程的详尽描述,阐述了历史城市的保护与建设的矛盾问题,提出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扬弃观点。
吴焕加
关键词:北京城扬弃
是谁留恋传统建筑?被引量:1
2000年
吴焕加
关键词:传统建筑建筑体系古典建筑
解读莫伯治被引量:1
2002年
The author deliberates Mr. Mo Bozhis architectural practice for over 40 years from the beginning of his success design of Beiyuan Restaurant in Guangzhou in 1958,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1. Reflects the modernity, nationality and region features for the new architecture. 2. Respects and follows architectural principle of modernism. 3. Respect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gardening art. Follows a sublate attitude, with gardens and grass. 4. Non complete westernized theory. Non pure Chinese culture theory. Non conservationism of culture. 5. Integrates the talents of the scholar, artist, engineer and architect. 6. Explores commonly recognized aesthetics standard of architecture. 7. Follows the road of comprehensive originality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8. Realized what Lu Xun, great Chinese scholar, said, " He is not lag behind the world trend internationally, and his works are full of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吴焕加
关键词:建筑评论莫伯治建筑创作传统庭园
也说北京四合院
2004年
吴焕加
关键词:四合院怀旧情绪城市建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