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干勋
- 作品数:38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后乳糜漏病例分析被引量:11
- 2015年
- 乳糜漏是甲状腺癌颈清扫术后的并发症之一,绝大部分文献报道的乳糜漏发生在侧颈清扫术后,仅行中央区清扫未行侧颈清扫发生的乳糜漏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我院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行中央区清扫后出现4例乳糜漏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发生原因及治疗措施.
- 吴干勋蔡丽胡俊兰王占龙葛俊恒赵岩石健赵瑞力
-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乳糜漏中央区病例分析术后颈清扫
- 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和生物学意义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检测lncRNA DNM3OS在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SCC)组织和LSCC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其对LSCC TU177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及侵袭的影响,并分析DNM3OS与EMT的关系。方法: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物标本库选取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LSCC患者手术切除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应用qPCR法检测DNM3OS在LSC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iRNA敲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应用MTS、克隆形成及Transwell小室等方法分别检测敲低DNM3OS表达对TU177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应用qPCR和WB法检测转染si-DNM3OS后对EMT标志物上皮钙黏素(E-cadherin)、神经钙黏素(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扭曲蛋白(twist)、锌指转录因子2(SNAI2)mRNA和蛋白的变化。结果:LSCC组织中DNM3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并与患者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生存期有关联(P<0.05或P<0.01)。DNM3OS在LSCC细胞株(Hep-2、AMC-HN-8、TU177、TU212及TU686)中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高表达(P<0.05或P<0.01),转染si-DNM3OS后TU177细胞中DNM3OS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DNM3OS表达敲低可抑制TU177细胞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P<0.05或P<0.01),可上调TU177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而下调N-cadherin、vimentin、twist和SNAI2的表达(均P<0.01)。结论:DNM3OS高表达与LSCC的恶性进展有关,其可能为预测LSCC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DNM3OS可能通过影响EMT进程促进LSCC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 王晶田赵岩刘胜辉石健吴干勋沈素朋
-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上皮-间质转化
- EphB2和EphrinB2及EphrinA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 2009年
- 目的探讨EphB2、EphrinB2和EphrinA1与喉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探讨喉癌的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喉癌组织、癌旁组织及喉部正常黏膜组织的EphB2和EphrinA1、EphrinB2蛋白表达的含量。基因蛋白以荧光指数(FI)>1.0为阳性表达,FI≤1.0为阴性表达。结果EphB2蛋白、EphrinB2蛋白、EphrinA1蛋白在喉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或<0.01)。在喉癌组织中,EphB2蛋白、EphrinB2蛋白、EphrinA1蛋白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临床Ⅲ、Ⅳ期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临床Ⅰ、Ⅱ期组(P<0.05或<0.01)。喉癌组织中EphB2蛋白与EphrinA1蛋白、EphrinB2蛋白有多元线性回归关系,且均为正相关(P<0.01)。结论EphB2蛋白和EphrinA1、EphrinB2蛋白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 赵岩胡俊兰栾建兵赵瑞力葛俊恒王占龙吴干勋
- 关键词:喉癌EPHB2EPHRINB2EPHRINA1流式细胞术
- 乳突切除配合耳甲腔成形在防止外耳道狭窄手术中应用的初步研究
- 目的外耳道狭窄是外耳道手术后较常见棘手的并发症,为解决这一难题,探讨乳突切除配合耳甲腔成形在外耳道手术中防止外耳道狭窄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总结25例临床资料(外耳道鳞状细胞癌5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腺样囊性癌5例...
- 王占龙吴干勋赵岩赵瑞力胡俊兰
- 关键词:外耳道狭窄手术治疗
- 文献传递
- hMLH1、hMSH2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 目的:人类错配修复基因(hMMR)是一组高度保守的看家基因,它编码的蛋白能够修复错配的DNA,从而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另外,错配修复系统还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细胞癌变。hMLH1和hMSH2是人类错配修复基因家族中...
- 赵瑞力胡俊兰刘胜辉葛俊恒王占龙赵岩吴干勋
- 关键词:喉癌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流式细胞术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后纵隔甲状腺肿物经颈部切口切除及手术适应症的探讨
- 目的:为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轻患者负担,使患者尽快康复,探讨经颈部切口切除后纵隔甲状腺肿物的可能性。
方法:胸内甲状腺肿常起源于颈部甲状腺一侧或两侧之下极或峡部,随着甲状腺肿块的生长。在吞咽、重力和胸腔负压作用...
- 王占龙吴干勋李如迅赵瑞力胡俊兰陈新贺明周维安
- 关键词:外科手术甲状腺肿物后纵隔颈部切口手术适应症
- 文献传递
- EphA2和EphrinA1、EphrinB1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目的喉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受体(erythropoietinproducing hepatocytereceptor,Eph受体)是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家族中最大的分支。Eph配体...
- 胡俊兰赵瑞力朱海燕吴干勋
- 关键词:喉癌EPHA2EPHRINA1流式细胞术
- 文献传递
- 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间隙的应用解剖学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上神经外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成人尸体32具(64侧),解剖观察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间隙的解剖学特点,观察该神经与间隙内其他解剖结构的关系。结果3侧喉上神经存在袢状结构;发现所有标本中均存在环甲肌支,71.8%(46侧)存在咽支;按Friedman分型方法进行分型:Ⅰ型占28.1%(18侧)、Ⅱ型占54.7%(35侧)、Ⅲ型占17.2%(11侧)。喉上神经外支入咽下缩肌点位置均位于胸骨甲状肌深面,斜线下方。喉上神经外支入咽下缩肌点至斜线的垂直距离为(3.60±0.30)mm,距胸骨甲状肌内侧缘的垂直距离(8.27±1.72)mm,距环状软骨中点的距离是(27.09±1.46)mm。结论甲状腺手术中,从环甲间隙入路多数情况下可以显露保护喉上神经外支环甲肌支;大于17.2%的情况下不能显露,但也不会损伤。
- 王占龙宋晓飞吴干勋赵岩石健刘胜辉李双成赵瑞力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
- Mohs外科技术联合皮瓣修复技术治疗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分析Mohs外科技术与皮瓣修复技术联合用于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100例。全部患者修复方式均采用皮瓣修复技术,对照组外科切除采用传统切除方式,研究组患者则采用Mohs外科技术,手术结束后随访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除情况,包括病理复检切缘残留肿瘤率、随访结束时复发率;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最长径、创面愈合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后短期切口裂开、继发畸形、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设计外观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术后颌面部外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病理检查切缘残留肿瘤率、随访结束时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创面最长径小于对照组(P<0.05),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切口裂开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继发畸形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皮瓣坏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外观满意率(82.00%)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hs外科技术与皮瓣修复术联合治疗头颈颌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较传统切除术患者术后创面小、切缘残留肿瘤情况少,复发率大大降低,继发畸形少,患者对外观满意度高,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均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蔡丽吴干勋王永强刘铁军
- 射频治疗鼻出血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被引量:3
- 2011年
- 射频治疗鼻出血已广泛应用,其以便捷、准确、低损伤、无痛苦及疗效确切而深受耳鼻咽喉科医生欢迎,其并发症也远较传统鼻腔填塞方法为少。现从5例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选取有典型意义的2例,
- 王庆来耿江桥赵岩武彦昭吴干勋王晶田
- 关键词:射频治疗鼻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