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克礼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急性
  • 2篇血清
  • 2篇临床疗效
  • 2篇临床疗效观察
  • 2篇脑出血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出血
  • 1篇蛋白
  • 1篇毒性
  • 1篇醒脑
  • 1篇醒脑静
  • 1篇血清脑源性神...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机构

  • 8篇内江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吴克礼
  • 3篇周立
  • 2篇张惠群
  • 2篇杜林
  • 1篇周立
  • 1篇曾勇
  • 1篇余秀
  • 1篇卢红
  • 1篇廖雪梅
  • 1篇李亮

传媒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白求恩军医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23
2017年
目的探讨尼麦角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212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107例和对照组患者10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尼麦角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尼麦角林安慰剂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行MMSE,ADL评分,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BDNF,NGF和NSE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12周后MMSE和ADL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治疗12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6%(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麦角林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可调控血清BDNF,NGF和NSE水平。
周立杜林吴克礼范星
关键词:脑卒中尼麦角林
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内科检查托举装置,包括脚座,所述脚座的正面设置有紧固装置,所述脚座的顶部与伸缩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壳内腔的底部与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三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
周立吴克礼兰清莲奉天王平张惠群卢红
文献传递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2007年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微创技术治疗方法.方法 46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单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5例(32.6%),单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21例(45.7%),行YL-1型针颅内血肿清除术加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术10例(21.7%).结果 本组46例,死亡8例,存活38例,存活率82.6%,随访2~6个月,以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能力(Ⅰ级)9例(23.7%),轻残(Ⅱ~Ⅲ级)23例(60.5%),重残(Ⅳ~Ⅴ级)6例(15.8%).结论 合理选择使用YL-1型针穿刺血肿和锥颅穿刺侧脑室引流这一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
杜林曾勇周立余秀廖雪梅吴克礼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积血微创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纳洛酮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纳洛酮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纳洛酮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纳洛酮组意识障碍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好,起效快,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一种较佳药物。
吴克礼
关键词:纳洛酮急性脑出血神经功能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尿激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尿激酶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尿激酶组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57%,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尿激酶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减少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较好,是目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较佳药物。
吴克礼
关键词:尿激酶溶栓急性脑梗死
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的影响。方法将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2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胞二磷胆碱治疗,实验组给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2组血清和肽素水平、N末端脑钠素原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N末端脑钠素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可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和肽素及N末端脑钠素原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李亮吴克礼肖兴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神经节苷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一种神经内科的触觉检查器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的触觉检查器,包括支撑筒和记录笔,所述支撑筒一侧设置有环形卡块,所述支撑筒顶部和底部表面中心位置均开设有穿针孔,所述支撑筒内壁两侧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之间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贯穿卡固有...
周立吴克礼江河谢巍薇张惠群黄婉琳
文献传递
醒脑静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方法分析6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比较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73.5%,高于对照组的35.3%(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病毒性脑炎疗效好、见效快,且安全可靠,是目前治疗病毒性脑炎的较佳药物。
吴克礼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醒脑静疗效观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