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从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三倍体毛白杨
  • 3篇渗透率
  • 3篇气流法
  • 3篇咪唑啉
  • 3篇咪唑啉季铵盐
  • 3篇毛白杨
  • 3篇缓蚀
  • 3篇缓蚀剂
  • 3篇白杨
  • 3篇A3钢
  • 2篇盐酸
  • 2篇咪唑啉缓蚀剂
  • 1篇得率
  • 1篇纸浆
  • 1篇纸浆得率
  • 1篇制浆
  • 1篇数学模型
  • 1篇热稳定
  • 1篇热稳定剂
  • 1篇稳定剂

机构

  • 7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吴从华
  • 6篇郭睿
  • 3篇左笑
  • 3篇李歌
  • 2篇张春生
  • 1篇赵亮
  • 1篇吴桂霞

传媒

  • 2篇应用化工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表面技术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氯离子与咪唑啉复配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利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后,在50℃、5%的盐酸介质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与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相比,其缓蚀效率提高了0.7%左右。
郭睿吴从华左笑李歌
关键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A3钢
无机复配体咪唑啉缓蚀剂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出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50℃、5%的盐酸介质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的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较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率提高了0.7%左右。
郭睿吴从华吴桂霞左笑李歌
关键词:咪唑啉季铵盐A3钢盐酸
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数学模型的研究
2006年
根据木材并联毛细管模型的假设和Poiseaiue方程建立了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模型,按照气流量、测试样两端的压强降以及毛细管的压强降的关系测定出三倍体毛白杨的渗透率,最终首次计算出三倍体毛白杨在高1.5m、离树心半径2.2cm处的平均渗透率为6.58×10-9m2,为今后测定渗透率的分布奠定了基础。
吴从华郭睿张春生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气流法渗透率数学模型
一种复合型咪唑啉缓蚀剂被引量:12
2006年
以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后,在50℃、5%的盐酸溶液中用静态失重法对咪唑啉季铵盐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阴离子进行研究,得到了一个与咪唑啉季铵盐有最佳复配效果的复配体,咪唑啉季铵盐与I-复配比为1∶1(质量比)时,缓蚀剂的缓蚀效果最佳。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温度下对复合型缓蚀剂的缓蚀效率进行了测量。这种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达到99%以上,比单独用咪唑啉季铵盐缓蚀效率提高了0.7%。
郭睿吴从华左笑李歌
关键词: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A3钢盐酸
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的测定以及对纸浆得率影响的研究
以草为主的原料结构已经成我国造纸行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发展木材造纸已成为各方的共识。培育适宜纸浆基地林的树种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三倍体毛白杨的“速生、质优、成熟期短”的特性满足基地林树种的基本要求,作为优良的纸浆造纸...
吴从华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气流法硫酸盐法制浆纸浆得率
文献传递
热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3
2005年
对新型热稳定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合成条件进行了研究。根据直接法合成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反应机理,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并对实验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当碘丁烷13g,Sn粉3g,四丁基溴化铵0.7g时,反应温度为125~140℃,反应时间为4h,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产量为12.8g,产率为98.8%。分别加入了20mL水和20mL甲烷进行萃取分离后使二月桂酸二正丁基锡最终产率可达到80%以上。
郭睿吴从华赵亮
关键词:热稳定剂
三倍体毛白杨渗透率在径向的分布被引量:2
2007年
依据木材并联毛细管模型的假设和Darcy渗透定律,通过气流法对普通气干处理的三倍体毛白杨的心材和边材流体渗透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三倍体毛白杨的边材总体平均渗透性比心材渗透性高,心材为140.802 cm/s,边材为221.829 cm/s,后者为前者的1.58倍。制作了三倍体毛白杨在径向的渗透率分布图,分布图显示,渗透率在径向的分布中呈很好的递增趋势。渗透率差异性是由于木材中导管中存在侵填体所造成的,只是所选试样树龄偏小,造成差异性不大。
郭睿吴从华张春生
关键词:三倍体毛白杨气流法渗透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