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芳
- 作品数:3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储氢容量等容法系统误差的测量和修正方法
- 本发明涉及等容法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测量和修正方法。通过固定空样品室和蓄压室体积大小,在多个温度下样品室的等温吸氢过程测量,获得测试系统氢容量测量误差随压力变化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数值回归,获得系统氢容量测量误差随压力和温...
- 刘晓鹏裴增文蒋利军米菁李志念吕芳郝雷王树茂
- 一种Li-Mg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Li-Mg基复合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复合储氢材料通式为A<Sub>(100-x)</Sub>B<Sub>x</Sub>,A为LiNH<Sub>2</Sub>和MgH<Sub>2</Sub>按照摩尔比2∶1...
- 米菁刘晓鹏王树茂吕芳蒋利军李志念郝雷郭秀梅
- 文献传递
- 热处理制度对氧化锆纤维布组织的影响被引量:3
- 2008年
- 采用前驱体浸渍转化法制备氧化锆纤维布制品,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研究制备过程热处理制度对样品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锆纤维布制品具有与前驱体纤维布相同的物理形貌,其单根纤维光滑饱满,直径约为5~8μm;组成纤维布的主晶相为t-ZrO2,平均晶粒粒径约为15~30 nm;降低烧结温度、加快升温和冷却速率,均有利于细化晶粒,减少次物相m-ZrO2和c-ZrO2的产生,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品的致密度。
- 吕芳李华玲蒋利军王树茂刘晓鹏李志念
- 关键词:氧化锆纤维布电池隔膜
- 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真空管吸氢材料及其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真空管吸氢材料及其使用方法,其包括钛、钒铁合金和稀土金属,所述的稀土金属为单一的Y、La或Ce或Y、La和Ce按任意比例的混合物,它们的含量是:钛为30~79重量份,钒铁合金为20~69.5重量...
- 李志念王树茂刘晓鹏蒋利军郝雷吕芳李国斌
- 文献传递
- 储氢容量等容法系统误差的测量和修正方法
- 本发明涉及等容法测试系统的系统误差测量和修正方法。通过固定空样品室和蓄压室体积大小,在多个温度下样品室的等温吸氢过程测量,获得测试系统氢容量测量误差随压力变化关系曲线,并对其进行数值回归,获得系统氢容量测量误差随压力和温...
- 刘晓鹏裴增文蒋利军米菁李志念吕芳郝雷王树茂
- 文献传递
- 一种Li-Mg-B-N-H储氢材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纳米金属氧化物为催化剂的Li-Mg-B-N-H储氢材料。该储氢材料的成分为aLiBH<Sub>4</Sub>-bLiNH<Sub>2</Sub>-cMgH<Sub>2</Sub>-d(MO<Sub>n/2...
- 李志念张旭刚吕芳米菁刘晓鹏郝雷王树茂蒋利军
- 文献传递
- ZrCo合金储放氢同位素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研究了ZrCo合金吸收、释放和分离氢同位素的性能,相同温度下,合金吸氘量小于吸氢量,吸放氘平台压力明显高于吸放氢平台压力,说明合金具有良好的同位素效应。对合金吸氢/氘活化动力学曲线的研究表明,合金在首次吸氢/氘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同位素效应,但是随着合金的充分活化,这种同位素效应几乎消失。根据ZrCo合金吸放氢的同位素效应,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释放条件来实现其对氢同位素的分离。
- 郭秀梅王树茂刘晓鹏李志念吕芳郝雷米菁蒋利军
- 关键词:氢同位素
- 金属氢化物氢压缩机用AB_2型Ti-Mn基储氢合金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制备了AB2型Laves相Ti-Zr-Mn-Cr-V-Fe系列氢压缩材料,对于V-Fe、Mn/Cr比值和Zr含量对合金吸放氢平台特性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优化出具有优异综合储氢性能的氢压缩材料Ti0.9Zr0.1Mn1.4Cr0.35V0.2Fe0.05合金。该合金具有较低的吸放氢平台压力、较小的压力滞后和平坦的平台特性,其放氢反应的焓变也很大,是一种氢压缩比很高的合金材料,可以在油浴热源介质的作用下实现非常高的氢气增压。
- 郭秀梅王树茂刘晓鹏李志念吕芳郝蕾米菁蒋利军
- 关键词:储氢性能热力学性能
- 络合氢化物和储氢合金的复合储氢材料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络合氢化物和储氢合金的复合储氢材料。该复合储氢材料为粉末状,由M和N两种组元复合而成,其通式为(1-x)M+xN,其中x的质量份数为0.05~0.40,复合材料平均粒径<15μm。M为NaAlH<Sub>4...
- 刘晓鹏米菁蒋利军李志念王树茂郝雷吕芳李国斌
- 文献传递
- 载钯硅藻土复合材料吸/放氢循环性能和抗粉化性能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乙酰丙酮钯为前驱体通过浸渍-热分解法制备了钯含量为45.3%的载钯硅藻土(Pd/K)复合材料,并通过冷/热循环、PCT,XRD及SEM对其进行吸/放氢循环性能和抗粉化性能分析。循环性能分析表明:40℃时Pd/K材料在30 s内已基本吸氢饱和,最大吸氢量为0.689%(质量分数)。初始250~380μm的Pd/K复合材料在2000次40℃吸氢/180℃放氢的吸放氢循环过程中,吸氢平衡压、吸氢量及吸氢速率均没有明显的衰减;但是,2000次循环后,复合材料150μm以下的样品占17.6%。物相和微观形貌分析表明:Pd/K复合材料由Pd和SiO2组成;复合材料的表面钯含量较高,经过热处理,其表面钯长大,形成钯膜,但该钯膜存在较多裂纹,致使其在吸/放氢过程中容易从复合材料颗粒表面脱落;Pd/K复合材料粉化主要是由其表面富钯层的脱落引起的。
- 吉亚莉刘晓鹏吕芳米菁蒋利军王树茂
- 关键词:循环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