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望山
- 作品数:1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30~50m全力跑训练方法探究被引量:1
- 2006年
- 针对运动训练实践中,对50—50m全力跑所起作用的5种看法,从枝术上,生理、生化上进行分析,论述它是训练人体加速跑能力的方法。
- 郭玮玲张海涛吕望山
- 对相同运动量的两种大强度、短距离间歇跑的能量代谢特点的观察
- 1987年
- 间歇跑是许多运动项目的选手经常采用的主要训练手段,因此有关间歇跑的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渐多。本文有别于其他在实验室条件进行的研究,在运动场上进行与平时实际训练相一致的实验。文章分析了10×30米和5×60米两种间歇跑的运动强度,以及运动前后的心率、血糖及血乳酸、尿—17酮和尿蛋白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间歇跑虽然运动量、强度和总时间都一样,但由于每次的跑距和间歇时间不一,所以仍存在较大的能量代谢差异。
- 吕望山郭伟玲
- 关键词:代谢特点间歇跑超微量运动量血乳酸值
- 运动性乳酸产生机理的新探析
- 1997年
- 对不同的人体在进行不同性质的运动中和运动后的心率,血乳酸,肘静脉氧分压和PH值进行了测试,以探讨运动性乳酸产生的机理。多次实验证实:运动性乳酸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至少在我们的测试条件下,不是由于缺氧而导致运动性乳酸的产生。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运动性乳酸的产生应主要从运动肌群对能量的需求速率及不需氧的糖酵解供能系统的快速供能特点去考虑。
- 吕望山董岚袁公亮
- 关键词:血乳酸氧分压
- 身体训练与专项技术训练
- 1999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竞技运动成绩也有了惊人的提高,体坛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有的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形势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练员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才能适应形势。 1 进一步加强力量训练 1.1提高对“力量”重要性的认识。 任何技术动作的速度都必须以肌力为基础。
- 肖光辉吕望山
- 关键词:身体训练运动员教练员专项技术训练
- 运动员头发中微量元素测定被引量:3
- 1985年
- 微量元素对生命现象有着巨大的影响,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衰老直至死亡的各个阶段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某些元素在体内的缺乏或过量均可引起机体生理功能及代谢的异常。有人认为微量元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特别是在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期,表现得更为显著。头发是人体代谢系统的组成部分。微量元素一旦沉积在头发中就不易再被吸收。因此,受内外环境影响而造成体内积累的微量元素可在头发中有所反映。此外,从实验采样考虑,头发容易获得,采样无痛苦,
- 李荣良周秀金吕望山汪震林李荣杰李正银
- 关键词:微量元素含量头发大运动量训练代谢系统微量元素测定
- 对长跑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的认识
- 1999年
- 现今的运动训练虽然已从自然阶段、新技术阶段、大运动量阶段进入多学科的综合训练阶段,但大运动量训练对长跑运动而言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训练原则,大也要讲科学。 一、运用脉搏测试进行监控 在进行大运动量训练中,比较难以掌握的是,既要大到机体的机能与代谢产生较深刻的变化,又要使机体经过中、小运动量的调整自然达到恢复,这就需要科学地监控。
- 刘君吕望山
- 关键词:大运动量训练长跑运动员竞技运动无氧阈
- 不同运动负荷对血液有形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
- 1987年
- 机体中的血液有形成分,因运动强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故此,国内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亦各异。本研究为了验证血液有形成分是机体在逐级增加体力负荷时,即从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过渡发生变化的这一论点,对12名受试者在不同运动负荷后血液有形成分变化的规律及特点进行了观察,最后得出血红蛋白量、白细胞数值与分类等变化的研究结果。
- 袁公亮吕望山程毓闾董岚梁天恩陈效范
- 关键词:受试者血液有形成分血红蛋白类安静状态白细胞数
- 次极限强度运动中乳酸的产生与清除被引量:1
- 1982年
- 前言乳酸(LA)是糖酵介的尾产物,它与运动的关系,一向是有关学者非常重视的有意义的课题。早在1930年左右所提出的一些见解,至今仍成为现代理论与实践的依据。一般认为,激烈运动中有显著堆积的 LA,将促使疲劳的发展,因而 LA
- 吕望山
- 关键词:苹果酸脱氢酶股静脉清除率电刺激
- “强身祛疲丸”研究第一阶段试验报告
- 1984年
- 研究目的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长期从事训练和比赛,机体承担着艰苦的、强大的生理负荷,往往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发生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引起机体健康水平、体质、机能能力和运动技术水平、运动成绩的下降,有的甚至退出运动队,这是十分令人痛心的。“强身祛疲丸”就是针对过度疲劳和过度训练,这个运动医学的老大难问题,进行研制的。
- 周春徐光辉吕望山周素宝郑金安王人卫
- 关键词:优秀运动员服药生理负荷气体代谢血乳酸
- 速耐训练能否改变血液缓冲能力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通过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时血乳酸、血液PH和其他酸碱状态指标的测定,以三种方式计算了受试者的血液缓冲能力。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训练水平受试者之间或六个月中长跑专项训练前后血液缓冲能力并没有显著变化,提示速耐训练可能并不能改善血液缓冲能力。经过训练后受试者提高了延缓乳酸堆积的能力,可能与乳酸生成量的减少或清除量的增加有关,而不是血液缓冲乳酸能力的改变。
- 袁公亮吕望山程毓闾董岚梁天恩
- 关键词:受试者血乳酸浓度递增负荷运动中长跑不同训练水平生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