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晓霞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相互作用
  • 3篇酵母
  • 3篇酵母双杂交
  • 3篇基因
  • 3篇NEMO
  • 3篇MIP
  • 2篇蛋白
  • 2篇抑癌
  • 2篇胚胎
  • 2篇胚胎学
  • 2篇转录
  • 2篇组织学与胚胎...
  • 2篇羟甲基
  • 2篇羟甲基化
  • 2篇甲基
  • 2篇教学
  • 2篇NFΚB
  • 2篇CDNA文库
  • 1篇蛋白相互作用
  • 1篇新基因

机构

  • 9篇广东医学院
  • 5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1篇叶晓霞
  • 7篇陈东
  • 6篇霍克克
  • 2篇蔡春
  • 2篇石彦
  • 2篇黄琼林
  • 2篇吴民华
  • 2篇吕红
  • 1篇梁艳清
  • 1篇黎莉
  • 1篇郭洪胜
  • 1篇施慧莉
  • 1篇万兵兵

传媒

  • 1篇吉林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华西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与泛素结合酶UBE2Ⅰ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筛选并确定人羧基末端结合蛋白CtBP2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用酵母双杂交技术,以人CtBP2为诱饵蛋白筛选人肝cDNA文库,获得与之相互作用的候选蛋白,采用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确认相互作用的特异性,最后利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技术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确认CtBP2与其相互作用蛋白的亚细胞共定位情况。结果酵母双杂交筛选获得了41个与Bd-CtBP2相互作用的阳性克隆,编码10个不同的蛋白,其中有4个克隆编码泛素结合酶UBE2Ⅰ的不同片段。从人肝cDNA文库中扩增获得UBE2Ⅰ的全长编码序列,酵母共转化和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证实CtBP2与UBE2Ⅰ能够特异性结合。亚细胞定位研究表明GFP-CtBP2弥散分布于细胞核,DsRed-UBE2Ⅰ不均匀分布于细胞核,有部分点状聚集。两者共转染时能够呈点状共定位于细胞核。结论人CtBP2能够在细胞核内与UBE2Ⅰ特异性相互作用,是UBE2Ⅰ的靶蛋白。
叶晓霞石彦霍克克陈东吴民华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
ω-3PUFAs抑癌过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分析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进程,胞嘧啶(cytosine,Cyt)在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下生成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C),5mC在TET 羟化酶的作用下氧化成5...
黄琼林李兆锦李健叶晓霞蔡春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的探讨被引量:3
2011年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形态学基础课程,它研究人体的微细结构和功能,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内容是:学生主要通过观察切片标本、模型及实物标本,以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同时锻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学生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的普遍反映是概念繁多、结构抽象、内容相对枯燥乏味。对此,
吴民华陈东叶晓霞郭洪胜
关键词:组织学胚胎学实验教学师生互动
人类新基因pp5644的功能研究以及酵母双杂交载体的改造与文库构建
本论文分为两个部分:与肝癌相关的人类新基因pp5644的生物学功能研究以及酵母双杂交系统载体质粒的改造与文库构建。 在论文的第一部分,我们对人类新基因pp5644及其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pp564...
叶晓霞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转录调控文库构建
文献传递
利用毕博平台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的探索和体会被引量:3
2009年
在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时代背景下,许多高校开始建立基于Blackboard教学平台的毕博网络课程。结合组织胚胎学课程特点,我们就如何建立和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该平台进行《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为今后提高网络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提供了经验。
叶晓霞陈东
关键词:组织学与胚胎学网络教学
肿瘤相关基因MIP在HeLa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其变化
2011年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基因MIP的亚细胞定位情况,以及MIP与其相互作用蛋白FASP1、MafF共转染HeLa细胞后亚细胞定位的变化和共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在线蛋白质结构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软件,对MIP可能的蛋白结构和亚细胞定位进行分析预测;结合分析结果,采用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技术,观察比较MIP融合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N端或C端时在HeLa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情况。pDsRed-FASP1、pDsRed-MafF分别单独转染,或者与MIP-GFP共同转染HeLa细胞,观察红色、绿色荧光蛋白的分布,分析比较各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变化及共定位情况。结果单独转染时,MIP主要呈不均匀点状分布于细胞质;GFP融合于MIP蛋白的N端或者C端,其亚细胞定位略有变化,MIP-GFP的不均匀分布更加典型,在胞质中呈点状聚集。DsRed-FASP1单独转染时弥散分布于细胞质;与MIP-GFP共同转染后,MIP与FASP1在细胞内的分布没有大的改变,两者能够共定位于细胞质。DsRed-MafF单独转染时弥散分布于细胞核;而与MafF-GFP共同转染时,两者的亚细胞定位均发生显著改变,此时两者能够共定位于细胞核内核仁区。结论 MIP能够与FASP1、MafF在细胞内不同部位相互作用。MIP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定位变化,提示MIP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信号分子,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发挥多重作用。
叶晓霞霍克克陈东
关键词:MIP基因亚细胞定位
肝核转录因子FOXA3相互作用蛋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FOXA3基因是肝核转录因子(HepatocyteNuclearFactor,HNF)基因家族中含有FoxheadBox结构域的3个成员之一,在维持血糖平衡以及调控发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FOXA3-AD酵母双杂交载体筛选人肝cDNA-BD酵母双杂交文库,并通过共转化进行验证,获得了两个与FOXA3相互作用的蛋白:C3和TMEM4.这些相互作用蛋白的发现为深入了解FOXA3蛋白参与糖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线索.
万兵兵叶晓霞石彦黎莉施慧莉霍克克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
ω-3 PUFAs抑癌过程的基因组DNA甲基化及羟甲基化分析
<正>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进程,胞嘧啶(cytosine,Cyt)在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下生成5-甲基胞嘧啶(5-methylcytosine,5m C),5m C在TET羟化酶的作用下...
黄琼林李兆锦李健叶晓霞蔡春
文献传递
MIP与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正>人类基因MIP是一个2000年克隆得到的抑癌基因。已有研究表明它可以与FASPl、MafF等多个蛋白相互作用,具有参与信号传导、调节基因转录等功能。有关MIP抑制某些肿瘤细胞生长的确切机制目前还不明确。本研究首先以...
叶晓霞陈东霍克克吕红
文献传递
MIP与NFκB关键调节因子NEMO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2009年
叶晓霞陈东霍克克吕红
关键词:蛋白相互作用MIPCDNA文库人类基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