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雄辉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网络环境下“思想道德修养”课主题探索型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05年
-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课,在培养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基于此,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改中所采用的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教学模式,论述了这一模式的设计和实践、效果与体会,以期对“思想道德修养”课改提出可供借鉴的建议。
- 卓雄辉
- 关键词:网络资源思想道德教学模式
- 网络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课题被引量:2
- 2004年
- 卓雄辉
- 关键词:网络文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时代网络文明工作实效
- 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本文通过对广东高校网络德育现状的调研,结合传播学和德育学的视角,在调研广东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的现状基础上,分析目前网络德育传播者的特征,以促进高校网络德育的健康发展。
- 卓雄辉林微微
- 关键词:高校网络德育传播者
- 构建和谐校园的动力机制被引量:1
- 2009年
- 高校管理及党建工作的成效是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当前,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高校管理及党建工作也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及挑战。本期选编的4篇文章,作者均是高校管理及党务工作一线的工作者,他们分别从高校教师的业绩评价、暂缓就业党员的教育管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以及和谐校园的构建等方面探讨了高校管理及党建工作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希望能对改进新时期的高校管理及党建工作提供参考。
- 卓雄辉
- 关键词:构建和谐校园沟通机制民主群众权利
- 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的主客体关系及行为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0年
- 在网络环境下,德育传播中的主客体关系这一论题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以往有关德育主客体关系的各类观点,分析高校网络德育传播中的主客体关系及其特征,并根据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情况具体分析教育者和学生作为高校网络德育主客体的行为特征。
- 卓雄辉赖露媚
- 关键词:德育主客体
-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4
- 2004年
- 本文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生产力,必须树立效益第一的观念,并针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特点提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效益的几种有效途径。
- 卓雄辉
- 关键词:高校政治理论学习政工干部表率作用德育方法
- 论师德修养与高校和谐校园构建
- 2009年
- 加强师德修养对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师德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认知、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提高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高校教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师德修养,以敬业的精神教育人,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渊博的学识启迪人,以文明的言行引导人。
- 卓雄辉
- 关键词:师德修养和谐校园
- 高校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模式及优化策略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高校网络德育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结合传播学和德育的视角剖析了目前三种常见的高校网络德育传播模式,依据德育特点提出高校网络德育的信息传播优化模式,并以优化网络德育传播效果为立足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优化策略,以期促进网络德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 卓雄辉
- 关键词:网络德育
- 广东高校网络德育现状诊断及其传播发展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分析及调研访谈等方法,结合实例分析,对广东省六所高校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了新时期广东省高校的网络德育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适应广东省高校网络德育发展的传播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促进广东省高校网络德育的健康发展。
- 卓雄辉
- 关键词:高校网络德育
- 文化视角下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探索与建构被引量:3
- 2009年
- 网络德育是一种教育传播过程。本文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在揭示网络传播文化特性的基础上,阐明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文化实质,即一种影响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生命发展的各种文化因素的总和,并指出高校网络德育环境的五个层面:身心层面、物质层面、交往层面、符号层面和活动层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网络德育环境建构的核心在于实现学生"德育经验"的转化,具体途径有:组织多样化的网络德育活动,开发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工具,营造和谐的网络德育氛围。
- 卓雄辉
- 关键词:网络传播网络文化网络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