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飞

作品数:45 被引量:34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3篇鱼类
  • 10篇长江
  • 7篇长江上游
  • 6篇特有鱼类
  • 6篇群落
  • 6篇繁殖
  • 5篇鱼类群落
  • 5篇鱼类资源
  • 5篇类群
  • 4篇生态修复
  • 4篇江段
  • 3篇年龄
  • 3篇栖息
  • 3篇栖息地
  • 3篇长江流域
  • 2篇单细胞
  • 2篇单细胞悬液
  • 2篇多样性
  • 2篇悬液
  • 2篇鱼类多样性

机构

  • 45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长江三峡...
  • 2篇中国三峡建设...
  • 1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南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湖南省水产科...
  • 1篇湖北省水产科...

作者

  • 45篇刘飞
  • 17篇刘焕章
  • 15篇王剑伟
  • 9篇林鹏程
  • 8篇高欣
  • 5篇黎明政
  • 4篇吴金明
  • 3篇王俊
  • 3篇曹文宣
  • 3篇张富斌
  • 2篇唐琼英
  • 2篇王威
  • 2篇但胜国
  • 2篇王芊芊
  • 2篇刘春池
  • 2篇颜毅华
  • 2篇张富铁
  • 2篇赵媛莉
  • 1篇俞丹
  • 1篇吴金明

传媒

  • 12篇水生生物学报
  • 6篇淡水渔业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大自然
  • 2篇水产学报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 2篇四川动物
  • 2篇中国海洋湖沼...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电波科学学报
  • 1篇水生态学杂志
  • 1篇电力科技与环...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昌华吸鳅的微卫星引物筛选及赤水河四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高通量测序法对西昌华吸鳅(Sinogastromyzon sichangensis)基因组进行随机测序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微卫星位点,设计可用于PCR扩增的引物,筛选出29对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平均等位基因数为14.5,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620和0.882,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859。选取其中多态性较高的20对引物在赤水河及其支流的4个地理种群中进行扩增,分析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分化情况。结果表明,赤水镇种群观测杂合度最高(0.669),茅台镇种群观测杂合度最低(0.520);习水河多态信息含量最高(0.868),茅台镇种群多态信息含量最低(0.841)。赤水河干流的几个种群未出现显著分化,而习水河种群与其他3个种群的遗传分化程度较高。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群体间遗传变异仅占3.33%,群体内遗传变异占96.67%。种群遗传结构分析表明,赤水河干流整体遗传背景趋于一致,而习水河种群则单独聚为一个亚类群。研究为西昌华吸鳅的资源保护和种群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张智俞丹刘飞刘焕章
关键词:微卫星引物筛选遗传分化
赤水河河源段云南光唇鱼的生物学研究
2025年
基于2023年3月—2024年2月在赤水河河源段的逐月采样,对云南光唇鱼Acrossocheilus yunnanensis的年龄、生长、繁殖和摄食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水河河源段云南光唇鱼样本由4个龄组组成,雌雄比1∶0.66。体重(W)和体长(L)关系为:W=3.505×10^(−6) L^(3.304),经统计检验,b>3,呈正异速生长。用von Bertalanffy方程对其生长进行了拟合,其参数为:L_(∞)=283.561 mm,k=0.336,t_(0)=−0.632。其体长生长速度和加速度不具拐点,生长速度随年龄增加而持续下降;体重的生长速度具拐点,拐点年龄为2.92龄。雌、雄鱼的初次性成熟体长分别为178.96 mm、143.97 mm,对应年龄分别为2.24龄、1.53龄。赤水河的云南光唇鱼为分批产卵类型,繁殖期为4—9月,产卵高峰在5月,个体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的平均值分别为6624粒/尾和47粒/g。摄食率和摄食强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受水深、浊度和水温等影响,呈现出春秋季高于夏冬季的特点。云南光唇鱼与环境相适应的大卵粒、分批产卵和较长的繁殖期等生活史特征可能是其在赤水河河源段成为优势物种的生物学基础,限制捕捞和保护近岸微生境是该物种保护的关键。
王钦曾旭茂夏治俊王硕吴梦寒邹鑫华刘飞王剑伟
关键词:年龄繁殖摄食
近十年来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年际变化特征被引量:25
2020年
赤水河是目前长江上游为数不多的仍然保持着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同时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2007—2016年连续十年的渔获物监测数据,对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调查期间,赤水镇、赤水市和合江县3个调查江段共采集到鱼类7目20科84属133种,其中包括长江鲟Acipenser dabryanus和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36种仅分布于长江上游地区的特有鱼类。鱼类物种数量呈现出随河流梯度向下游延伸而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赤水镇江段采集鱼类47种,赤水市江段采集鱼类90种,合江县江段采集鱼类120种。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赤水河不同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均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年际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大中型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持续降低,其中赤水镇江段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和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的相对丰度由2007—2011的12.19%和14.26%降低至2012—2016年的0.66%和3.25%;赤水市江段中华倒刺鲃的相对丰度由2007—2008年的8.21%下降至2009—2013年的4.31%和2014—2016年的3.47%。此外,部分特有鱼类在渔获物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合江县江段张氏䱗Hemiculter tchang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8.41%下降至2008-2012年的7.98%和2013—2016年的1.51%;圆口铜鱼Coreius guichenoti的相对丰度由2007年的2.08%下降至2008—2012年的0.10%,2013—2016年则完全从渔获物中消失。造成赤水河鱼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包括流域内高强度的商业捕捞和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而且还与整个长江上游的水域生态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为切实保护好赤水河鱼类资源,建议加强渔政管理,实施生态修复,同时加强科研监测。
刘飞刘定明袁大春张富斌王雪张智秦强王剑伟王剑伟
关键词:鱼类群落年际变化
基于立体方向图和十字跟踪扫描法校准天线指向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 MUSER)天线高指向精度动态跟踪要求,同时为降低非理想因素对复杂系统天线指向测量影响,提出校准天线指向的组合方法.先用网格法测量天线的双圆极化多频率通道立体方向图定性评估系统测量链路状态,后对太阳运行轨道进行十字跟踪扫描测量天线指向偏差,再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获得天线指向模型的8个参数.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的2台20 m地平式天线将在MUSER系统观测和校准中起重要作用.对20 m天线跟踪指向进行了校准,指向偏差均方根从12'改善到4.4',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类似复杂系统的相关工作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耿立红刘东浩陈志军王威颜毅华刘飞苏仓
关键词:校准天线指向
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根据2012年2月—2013年1月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逐月渔获物调查数据,对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调查期间共采集鱼类41种,隶属于3目7科38属。唇(Hemibarbus labeo)、蛇(Saurogobio dabryi)、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银(Squalidus argentatus)、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粗唇(Leiocassis crassilabris)、吻(Rhinogobio typus)和鳜(Siniperca chuatsi)为该江段的重要优势种,它们的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均在2%以上。聚类分析和排序分析显示,赤水市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显著,在50%的相似性水平上,鱼类群落可以划分为两个群组,其中群组Ⅰ包括4个冬季月份(2012年2月、3月、12月和2013年1月),而群组Ⅱ包括其它8个非冬季月份。对于群落季节差异贡献率较大的种类依次为唇、瓦氏黄颡鱼、蛇、大鳍鳠、鲤(Cyprinus carpio)、中华倒刺鲃、鲫(Carassius auratus)、粗唇、银、吻、鳜、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切尾拟鲿(Pseudobagrus truncates),其中唇、蛇、鲤、鲫、吻和草鱼在冬季月份的相对丰度明显高于非冬季月份,而瓦氏黄颡鱼、大鳍鳠、中华倒刺鲃、粗唇、银、鳜和切尾拟鲿的相对丰度以非冬季月份为高。典型对应分析(CCA)显示,水温和溶氧量是影响该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
刘飞娄必云刘焕章王剑伟
关键词:鱼类群落
长江上游圆筒吻鮈年龄与生长的研究被引量:16
2012年
于2008—2010年在长江上游四川合江和重庆木洞江段共采集圆筒吻鮈样本511尾,研究了其年龄与生长特征,并提出了合理的鱼类资源保护对策。结果表明,所采集的圆筒吻鮈分6个年龄组,2—4龄居多,占95.7%;体长与鳞径为直线正相关,雌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表达式为L=51.28 R+37.45(r=0.85,n=397);各龄组、雌雄群体的实测体长均值和退算体长均值无明显差异(t=0.751,P>0.05);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雌雄群体间无显著差异,表达式为W=8×10 6L3.099(r=0.97,n=397),其生长属等速增长类型;生长规律可以用von Bertalanffy方程表示,分别为:Lt=348.78[1 e 0.18(t+1.15)],Wt=603.17[1 e 0.18(t+1.15)]3.099;生长拐点处的年龄为5.12,此时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36.23 mm和180.33 g;圆筒吻鮈个体出现小型化现象;根据研究,长江上游圆筒吻鮈处于不合理的开发状态,应限制捕捞、加强保护。
王美荣杨少荣刘飞黎明政但胜国刘焕章
关键词:长江上游年龄
长江流域的外来鱼类及其危害被引量:7
2014年
近年来,外来鱼类频频出现于长江流域,引发了公众对外来鱼类入侵的关注。什么是外来鱼类入侵?外来鱼类入侵又将带来哪些危害?长江流域的外来鱼类入侵现状如何?本文将在此一一叙述,希望能让大家对外来入侵鱼类有清楚的认识,并对长江鱼类资源的现状有更全面的了解。
刘飞
关键词:鱼类资源长江流域入侵现状外来入侵
金沙江下游鱼类栖息地评估和保护优先级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为了给受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影响的鱼类筛选合适的支流进行栖息地保护,对金沙江下游12条支流进行了鱼类栖息地评估和保护优先级的研究。通过河段分类-河段样方调查-河流整体评估的路线评估了支流栖息地质量;通过2次流动调查,结合历史资料获取了各支流的特有鱼类种数;最后,结合栖息地评估结果、各支流的特有鱼类种数、年径流量和水电开发强度,运用分层排序法,得出了各支流的保护优先级,由高到低依次为:牛栏江>西溪河>黑水河>普渡河>龙川江>鲹鱼河>西宁河>美姑河>以礼河>普隆河>勐果河>小江。建议将乌东德库区的龙川江和鲹鱼河、白鹤滩库区的黑水河和普渡河、溪洛渡库区的牛栏江和西溪河,以及向家坝库区的西宁河作为金沙江下游鱼类优先保护支流。
张雄刘飞林鹏程王剑伟曹文宣
关键词:金沙江下游特有鱼类栖息地
高体近红鲌的生长与繁殖被引量:18
2011年
高体近红鲌为长江上游的特有鱼类,以2008年5—11月从赤水河赤水市江段采集的540尾高体近红鲌标本为材料,对其生长与繁殖特性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高体近红鲌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龄特征显著。种群由1—4龄共4个年龄组组成,其中以2龄个体为主。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00—160 mm;体重分布主要集中在20.0—50.0 g。总性比为♀∶♂=1.30∶1。体长与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基本符合匀速生长类型,体长和体重Von Bertalanffy方程分别为Lt=217.38(1-e-0.2867(t+0.757))和Wt=118.15[1-e-0.2867(t+0.757)]2.8103;生长拐点为2.85龄,拐点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Lt=140.09 mm,Wt=34.37 g。雌雄初次性成熟年龄均为1龄;繁殖高峰期为6—7月。Ⅳ期雌鱼的绝对繁殖力为950—8655粒,平均值(3087.90±1602.15)粒;体长相对繁殖力FL为10.00—56.20粒/cm,平均值(24.26±10.16)粒/cm;体重相对怀卵量FW为66.08—197.67粒/g,平均值(116.49±32.05)粒/g;卵径频率分布显示高体近红鲌为一次产卵类型。
刘飞吴金明王剑伟
关键词:特有鱼类繁殖
应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评价赤水河鱼类群落的状况
本文基于2007-2012年赤水河合江县、赤水市和赤水镇三个江段的渔获物调查数据,应用数量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对赤水河鱼类群落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调查期间共出现鱼类131种,其中长江上游特有鱼类39种。相似性分...
刘飞曹文宣王剑伟
关键词:鱼类群落群落结构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