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6H指数: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冠状面矫正程度与术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目的 通过回顾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评价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冠状面矫正程度与术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102例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在我院接受后路侧凸矫正术.
- 海涌孟祥龙刘玉增刘铁
- 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6月采用PKP治疗高龄胸腰椎OVCF 58例共65个椎体,男18例(18个椎体),女40例(47个椎体),平均年龄78.1岁(75~87岁)。致伤原因均为低能量型损伤;患者腰背部持续疼痛,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学表现为伤椎椎体后壁完整,非爆裂性骨折。伤椎部位T6~L4,其中58个椎体为T10~L2。术前和术后2 d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再骨折和相邻椎体骨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8月。术前和术后2 d VAS评分分别为8.21±0.72和2.94±0.83,ODI分别为(81.02±7.24)%和(27.35±6.11)%,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70.75±5.31)%和(82.14±4.90)%,伤椎中部相对高度分别为(71.72±4.54)%和(84.46±4.51)%;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为(80.83±5.14)%,伤椎中部相对高度为(82.65±6.20)%,与术后2 d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5例共5个椎体,随访期间发生伤椎再骨折3例3个椎体、相邻椎体骨折4例4个椎体。结论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OVCF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 袁帅苏庆军刘铁原威陈光海涌
- 关键词:胸椎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
-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对腰椎矢状面影响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DR)对于腰椎矢状面序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对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脊柱外科因椎间盘退变性疾病行腰椎ADR的32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手术时平均年龄为45.6岁(35—60岁);手术节段:L3-42例,L4-515例,L5/S15例,L3-4+L4-5,3例,L4~5 +L5/S17例;随访时间15~63个月(平均32.0个月)。测量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前凸角(LL)、病变节段前凸角(SL)、骶骨倾斜角(SS)。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测量参数分别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双节段组与单节段组LL的统计学差异;使用偏相关分别对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各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术后1个月时LL较术前平均减少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LL较术后1个月平均增加6.8°(P〈0.05),较术前亦明显增加(P〈0.05);自术前至末次随访时SL呈递增趋势(P〈0.05);SS亦呈递增趋势,但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双节段组与单节段组LL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LL与SL均无相关性(P〉0.05),LL与SS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腰椎ADR有助于维持、改善腰椎近中期矢状面序列。单、双节段ADR对LL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LL始终与SS呈正相关,未发现LL与SL存在明显相关性。
- 孙文志鲁世保海涌王庆一康南藏磊王宇刘铁梁得华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切除术矢状面
- 单侧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采用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8例共65个椎体,男性1...
- 苏庆军袁帅刘铁原威陈光李哲海涌
- 关键词:椎体压缩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高龄骨质疏松
-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最佳置入位置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 评价置入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不同位置后的腰椎即刻生物力学稳定性,确定其最佳置入位置.方法 采用6具新鲜成人尸体腰椎标本(L1~L5),将标本两端固定在生物力学测试系统上.选取L3~4节段为手术节段,L3、L4椎体各置入1枚钢体,附带4个标记点用以记录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分别对腰椎标本完整组(保留腰椎韧带及关节突关节)、部分失稳组(切除L3 ~4节段棘间韧带、黄韧带,切开双侧小关节囊,切除L3双侧下关节突50%的内侧骨性结构)、10 mm组(Coflex的U形顶端与硬脊膜之间距离为10 mm)、5 mm组(距离为5 mm)、0 mm组(距离为0 mm)分别加载8N·m的纯力矩进行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生物力学测试,重复加载3次,于第3次加载时记录手术节段的运动范围.对5组标本在6个方向的手术节段运动范围分别行单个重复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对比采用LSD检验.结果 5组标本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侧旋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472、18.301、7.700、12.473、16.809、6.624,均P<0.01).10 mm组较完整组在6个方向的运动范围显著增加(t=3.80、3.82、4.49、5.60、4.96、2.98,均P<0.01),较失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 mm组和0 mm组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旋4个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部分失稳组显著减少(5 mm组:t =3.19、6.34、5.26、3.43,均P<0.01;0 mm组:t=4.21、6.68、5.81、3.72,均P<0.01);在左右侧弯2个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完整组显著增加(5 mm组:t=3.71和5.22,P<0.01;0 mm组:t=3.44和4.95,P<0.01),较部分失稳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的U形顶端与硬脊膜的距离≤5 mm时,其能在前屈、后伸、左右侧旋4个方向将部分失稳标本恢复到完整标本状态,�
- 祖丹海涌鲁世保杨晋才刘玉增刘铁孟祥龙周立金逄川
- 关键词:腰椎内固定器假体植入生物力学
-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骨科实习临床考核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医学生骨科实习临床考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学生经过对标准化病人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资料判读、病历书写、口试以及骨科基本操作共6个项目组成的OSCE考核,对2009级及2010级共127名实习的医学生进行临床考核,并对学生考核情况进行问卷反馈。结果 2009级及2010级学生总得分及各分站得分均取得满意结果,其中影像学资料判读得分比值最高,口试得分比值最低。65.9%的学生认为口试难度最大,48.8%的学生认为影像学资料判读难度最小,问卷结果与学生实际得分情况相符,学生对OSCE考核总满意度为91.1%。结论 OSCE适用于医学生骨科实习的临床考核,满意度高,值得广泛应用。
- 孟祥龙海涌刘铁王云生
- 关键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骨科标准化病人医学教育
- 选择性胸弯融合中不同矫形系统对矢状面平衡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后路选择性胸弯融合中不同矫形系统对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随访2年以上的双弯型AIS患者共42例,北京协和医院(PUMC)分型Ⅱb1型(Lenke1、2型),按内固定系统分为hybrid组(钩钉混合组)、全钉组,测量术前、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脊柱矢状面参数,包括:胸弯冠状面Cobb角,腰弯冠状面Cobb角,胸后凸角度,腰前凸角度,近端交界角(PJM),远端交界角,胸腰段交界角及C7铅垂线偏离S1后上缘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主弯矫形率分别为(60.4±19.3)%与(67.5±14.5)%,腰弯也获得比较满意的自发性矫正,矫形率分别为(62.1±21.8)%与(61.2±25.7)%。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中总体矢状面平衡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后凸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不同内固定系统对胸后凸矫形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对于总体躯干衡及其他矢状面参数的影响不大。钩钉混合组与全钉组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矢状面及冠状面矫形。
- 刘铁苏庆军藏磊海涌
-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融合术矫形外科手术
- 腰椎后路融合术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内固定对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被引量:24
- 2020年
- 目的:比较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CBT)与椎弓根螺钉(PS)进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术后邻近节段的影像学变化,评价两种内固定方式对邻近节段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北京朝阳医院分别采用CBT内固定与PS内固定进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融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病例资料。测量两组患者术前及随访时手术融合头侧邻近节段(CAS)椎间隙高度(ISH)、椎间孔高度(FH)、宽度(FW),术前及末次随访MRI扫描椎间盘退变分级。临床症状变化采用患者术前及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同时诊断两组影像学邻近节段退变(R-ASD)与症状性邻近节段退变(S-ASD)患者。术前、术后及随访数据比较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共计69例患者纳入研究,CBT组33例(男/女:15/18),年龄(65±11)岁,PS组36例(男/女:17/19),年龄(64±10)岁。末次随访时,CBT组邻近节段的IS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组邻近节段ISH较手术前显著减小(t=6.78,P<0.05)。CBT组邻近节段ISH、FH和FW的丢失程度显著小于PS组(均P<0.05)。随访期间,CBT组共发现4例(12.1%)R-ASD,无S-ASD,而PS组出现12例(33.3%)R-ASD,显著高于CBT组(χ^2=4.35,P=0.04)。MRI显示,PS组末次随访时邻近节段椎间盘显著退变程度大于CBT组(Z=-2.14,P=0.03)。结论:相比于传统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技术,单节段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技术在短期内可以有效地减少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 丁红涛海涌刘玉增关立刘铁潘爱星韩渤
- 关键词:椎管狭窄椎弓根螺钉腰椎融合术邻近节段退变
- 成人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态分析
- 目的测量成人下腰椎(L3-S1)终板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并探讨其对腰椎人工间盘及椎间融合器形态设计和改良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80位成年人腹部CT进行三维重建,在正中矢状面上测量L3下至S1上终板矢状面凹陷角(Sagitta...
- 孙文志鲁世保海涌藏磊康南孟祥龙王宇刘铁
- 关键词: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态学
- 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中皮质骨螺钉的导航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脊柱微创手术中皮质骨螺钉的导航装置,包括棘突夹、定位方管、克氏针、导航控制装置、螺钉套筒和弧形量角器,克氏针穿设于所述定位方管内,且克氏针的底部穿至棘突夹内,导航控制装置可滑动设置于定位方管上,螺钉套...
- 刘玉增张希诺海涌关立刘铁陈彪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