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赫

作品数:26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9篇盆地
  • 16篇凹陷
  • 9篇油气
  • 9篇乌尔逊
  • 9篇海拉尔盆地
  • 9篇贝尔凹陷
  • 7篇油气藏
  • 7篇气藏
  • 6篇岩性
  • 6篇南屯组
  • 4篇断陷
  • 4篇岩性油气藏
  • 4篇砂体
  • 4篇成藏
  • 4篇储层
  • 3篇地质
  • 3篇油藏
  • 2篇断陷盆地
  • 2篇岩石
  • 2篇油气成藏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有限...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26篇刘赫
  • 14篇李军辉
  • 8篇吴海波
  • 7篇朱德丰
  • 6篇吴根耀
  • 5篇张革
  • 5篇李春柏
  • 5篇孙效东
  • 5篇李强
  • 4篇王金奎
  • 3篇刘绍军
  • 3篇蒙启安
  • 3篇李红英
  • 2篇辛广柱
  • 2篇曹瑞成
  • 2篇孙静
  • 2篇彭建亮
  • 2篇高庚
  • 1篇刘一丹
  • 1篇邵红君

传媒

  • 7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地质科学
  • 2篇沉积学报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地球科学期刊...
  • 1篇地球科学前沿...
  • 1篇第五届全国沉...
  • 1篇第十三届全国...
  • 1篇第八届中国含...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层序构成样式及油气成藏模式被引量:7
2015年
明确不同构造背景下所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可以使油气藏的预测变得更加有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和地震等资料,依据各层序界面的相关特征,将乌尔逊—贝尔凹陷下白垩统划分为3个二级层序和5个三级层序。依据构造背景分析,在研究区划分出断控陡坡带、缓坡断阶带和洼槽带3种不同类型的构造单元。基于不同的构造单元,相应建立了断控陡坡型、缓坡断阶型和洼槽型3种层序构成样式。不同构造单元发育的层序构成样式各异,沉积体系域构成模式不同,其油气成藏模式也有所差异。断控陡坡带主要发育断层-岩性和断鼻型油气藏,缓坡断阶带主要发育断层-岩性和地层超覆型油气藏,洼槽带主要发育透镜体型油气藏,此外,洼槽边缘带常发育断层-岩性油气藏。
吴海波李军辉刘赫
关键词: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藏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岩性油气藏富集规律
<正>岩性-地层油气藏具有隐蔽性强、勘探难度大和不易识别发现的特点,对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是目前世界范围面临的研究难题。近年来,随着油气勘探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对地下地质情况认识的不断深入,岩性油气藏不断被发现并日益受到石...
李军辉吴海波刘赫
文献传递
乌尔逊—贝尔凹陷岩性-地层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被引量:14
2015年
乌尔逊—贝尔凹陷是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的主区域,其剩余资源潜力较大。根据岩性-地层油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有利勘探区带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发育3套主力烃源岩、6种沉积体系,发育4类储层及多个高孔隙带,经历5期构造运动,形成6次沉积间断,在垂向上形成3套生储盖组合,为岩性-地层油藏的形成提供有利的地质条件。按照圈闭成因及其几何形态,将其发育的岩性-地层油藏划分为岩性油藏、地层油藏和复合油藏3种类型油藏。油气主要沿不整合面及不同级次湖泛面上下分布,平面上围绕生油洼槽分布,不同的构造带上岩性-地层油藏类型特征不同。经钻探新发现3个整装规模储量的岩性-地层油藏,勘探效益显著。
吴海波李军辉刘赫
地质因素和资料因素对地震属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7年
为了研究影响地震属性的因素,应用岩石建模软件模拟岩石的矿物组分、孔隙度、所含流体性质以及饱和度等变化,对其纵横波速度、各种弹性模量的变化情况通过正演的手段得到了解。从实际资料出发,分析了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各种处理项目以及参数对地震属性的影响。
辛广柱刘赫彭建亮邵红君
关键词:岩石物理参数地震属性储层预测
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南屯组构造坡折带类型及其对砂体和油气的控制被引量:10
2013年
呼和湖凹陷为"东断西超"的箕状断陷,断陷期广泛发育的构造坡折带对砂体及油气的富集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对其研究将对该区的下步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断裂发育特征及平面、剖面组合样式,在该凹陷识别出多种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主要包括平行断阶状、帚状、叉状、断接型等断裂体系,造就湖盆复杂多变的构造古地貌及断裂坡折体系,严格控制着凹陷内砂体分散体系的沉积和堆积模式。按照所发育的断裂坡折带分布位置,分别阐述了断控陡坡型坡折带、缓坡断阶型坡折带、洼槽边缘型坡折带三种构造坡折带对沉积充填及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结合勘探实践探讨了同沉积断裂坡折带控制的砂体与油气藏富集的关系,指出洼槽边缘断裂坡折带是最为有利的勘探部位。
吴海波李军辉刘赫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呼和湖凹陷断裂坡折带充填特征
陆相断陷湖盆斜坡区类型划分及油气富集规律——以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为例被引量:10
2019年
经过50多年的勘探开发,乌尔逊—贝尔凹陷己进入高勘探阶段,寻找大规模构造油气藏越来越难,赋存在斜坡区的构造—岩性油气藏逐渐成为勘探的重点。本次研究在凹陷整体研究解剖的基础上,探讨了大型斜坡区的地质分异特征,根据斜坡产状、构造活动强度、供源强度、同沉积断裂组合样式将乌尔逊—贝尔凹陷斜坡区划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强供源高坡度顺向断阶型、强供源中坡度复合断阶型、强供源中坡度反向断阶型、弱供源低坡度顺向断阶型、弱供源低坡度反向断阶型和弱供源中坡度顺向断阶型,不同类型的斜坡具有不同的控砂机制和成藏特征。物源供应强度和斜坡倾角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类型,同沉积断裂与沟谷的组合方式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展布特征;断裂—砂体—烃源岩的时空配置决定着主要发育的油藏类型。经勘探实践,在乌尔逊—贝尔凹陷贝西南、乌东南和乌北斜坡均获重大发现,证实了斜坡区是陆相断陷湖盆内油气预探与规模增储的主要突破方向。
蒙启安吴海波李军辉刘赫李跃邹越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陆相断陷湖盆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塔南凹陷铜钵庙组储层的主要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铜钵庙组是塔南凹陷下白垩统的第一套储层,岩性主要为砂质砾岩、凝灰岩和砂岩。本文介绍了铜钵庙组I油组(砂层)和II油组(砂层)的储层岩性、碎屑组份和填隙物,指出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粒内溶孔。储层物性以特低孔隙、超低渗为主,低孔、特低渗次之。研究表明,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是岩相(扇三角洲内前缘亚相的砂岩储层物性最好)、埋深及粘土矿物含量。此外,与孔一渗有关的胶结物主要形成于成岩作用的后生期。储层喉道以较细喉为多见,次为细喉和微细喉,孔隙则以特小孔道为多见,也见小孔道和中孔道。综合分析表明,铜钵庙组储层在近物源处厚度较大,沿北东向控盆(陷)断裂条带状展布的砂岩储层物性较好。
刘赫李春柏李强吴根耀张革孙效东
关键词:岩石学物性特征
海拉尔盆地贝中地区南屯组物源分析
2009年
物源分析技术主要包括碎屑成分对比技术、重矿物分析技术、沉积相分析技术、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石英阴极发光分析技术等。研究区范围相对不大,但是构造相对复杂,受多方向物源供给的影响较大,因此,在确定贝中地区南屯组沉积时的物源区母岩性质和物源方向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加以综合判别,其中以碎屑物成分和轻、重矿物组合和砂岩百分含量变化为主要手段,得出研究区存在2个物源方向:一是正东和北偏东方向的主物源方向,物源来自于东部布勒洪布斯隆起带;二是西南方向和西北方向的次要物源方向,物源来自于西部苏德尔特隆起带。
孙静李红英刘赫
关键词:物源分析南屯组重矿物组合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被引量:25
2014年
海拉尔塔木察格盆地中部断陷带油气藏具有很大的资源潜力和储量规模,在白垩系均有广泛的分布,具备良好的油气地质背景和成藏条件,是未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其形成条件及富集规律不明。笔者在大量统计分析和地质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中部断陷带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指出油气藏形成的地质背景:该区经历了5期构造运动,其中3期改造强烈,形成3期叠合盆地,奠定了富油洼槽和油气规模富集的构造格局;不同演化时期发育的沉积体系类型不同,断裂坡折带和构造转换带控制扇体的展布,为油气规模富集提供了有利的储集空间;高含火山碎屑物质受有机酸溶蚀形成次生孔隙,为深部油气成藏提供了有效储层空间。系统分析得出油气藏形成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复式箕状断陷凹中隆起带和大型缓坡断阶带是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烃源灶控制了油气藏的分布范围,已发现油藏主要分布在生烃洼槽内或周边;扇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及水下扇中扇相带是最有利的含油相带,是油气富集高产的重要因素。
蒙启安刘一丹吴海波李军辉刘赫
关键词:油气藏
海拉尔盆地贝中次凹油藏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贝中次凹位于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部,主要含油层为南屯组,其次为布达特群和铜钵庙组,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带。构造上东西向受边界断裂控制形成不对称双断式结构,有利相带为浅湖一半深湖背景下的扇三角洲前缘及辫状三角洲前缘沉积。由于不同构造部位、不同时期受构造和储层控制程度不同,因此可以形成不同的油藏类型。贝中次凹油藏主要受构造和沉积相带双重控制,具有分带性,分析认为油藏类型主要有3种:西部构造带的岩性-构造层状油藏;中部低凸起构造带为复式油气聚集带,主要为南屯组的岩性-构造层状油藏、构造~岩性油藏和布达特群潜山构造油藏;东部构造带主要为构造-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
陈晓红李红英刘赫孙静
关键词:构造带沉积相带构造油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