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赐惠
- 作品数:20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伴心肌酶谱增高的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4~2008年58例糖尿病患者入院后作心肌酶学动态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单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单纯DKA)组、高血糖高渗状态(HHS)组、对照组,三组进行生化指标比较。结果38例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的心肌酶学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发生急性并发症时心肌酶谱会有不同程度增高,而HHS时增高更显著。
- 陈敏龚峥刘赐惠
- 关键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心肌酶谱
- 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 2021年
- 目的:评价对于因危重症诱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急诊使用胺碘酮的不良反应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因危重症诱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给予回顾性研究,将单用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的20例病患设为参照组,将采用胺碘酮的20例患者归入研究组。将窦性心律转复率、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指标纳入组间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90%vs 60%),窦性心律转复率高于参照组(95%vs 70%),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在左室射血分数、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E/A)、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上较为接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室射血分数、E/A高于参照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急诊抢救中使用胺碘酮,不仅可以为因危重症诱发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提供显著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性,还能改善患者心功能。
- 陈炳星刘赐惠
- 关键词:胺碘酮急诊危重症快速心律失常疗效
- 甘精胰岛素控制内科危重症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陈敏刘赐惠陈锋
- 关键词:危重症甘精胰岛素应激性高血糖
- 规范化抢救床单元模式在急诊抢救室中的应用探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在急诊危重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抢救床单元模式的效果。方法于我院急诊科应用规范化抢救床单元模式前后各随机抽取32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前,32例)和观察组(实施后32例),对比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14例(43.75%),病死率18例(56.25%),观察组抢救成功21例(65.63%),病死率11例(34.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分诊时间(2.89±1.14)min,抢救时间(68.54±10.64)min,等候时间(8.92±1.64)min。观察组分诊时间(1.12±0.54)min,抢救时间(52.45±8.73)min,等候时间(2.34±1.10)min。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家属满意度31例(96.88%),观察组家属满意度24例(75.0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诊科室急救危重病患者时,应用规范化抢救床单元模式可有效提高成功抢救的概率,进而有效降低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显著缩短急救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陈炳星刘赐惠
- 关键词:急诊科危重病患者
- B超诊断急腹症889例分析
- 1992年
- 急诊病人中,急腹症极为常见。要做到不误诊、漏诊较为困难。本文分析1990年7月-1991年7月我院急诊科B超室接诊的急腹症患者889例,其中,男408例,女481例,年龄5岁~84岁,B超检查均在就诊后1小时内进行。本组病例经手术及病理检套、X线,CT,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观察证实者849例,确诊符合率95.5%。
- 石松菁刘赐惠林才经游兰姬
- 关键词:急腹症B超
- 小剂量肝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
- 我们对22例顽固性冠心病心绞痛.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滴小剂量肝素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为95.4%,心电图缺血、心功能明显改善,血粘度及血脂下降,无出现严重并发症,不需要实验室监测。顽固性心绞痛是指积极内科治疗...
- 刘赐惠石松菁刘鸿闽
- 文献传递
- 5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分析
- 本文报道我院1995.1.1-12.20期间58例一氧化碳中毒病例的诊治结果。其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5-66岁。轻度中毒15例,中度中毒20例,重度中毒23 例。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通过鼻导管、高频通气或高压氧舱给氧...
- 石松菁刘赐惠郭海华
- 文献传递
- 机械通气和异丙酚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重度急性左心衰竭临床观察(附53例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急性心梗后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联合镇静剂异丙酚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53例入选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方式、病情好转率与病死率,并对联合异丙酚静脉持续微量泵入治疗(Ⅰ组)和未联合异丙酚静脉泵入治疗(Ⅱ组)的两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h和24h两组PH值、P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FiO2(氧分压/吸入氧浓度)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病情好转率分别为71.4%(15/21)和53.1%(1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和Ⅱ组病情好转时间分别为(17±7)h和(25±1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分别为28.6%(6/21)和31.2%(10/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给予机械通气并联合异丙酚静脉持续微量泵入治疗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重度急性左心衰竭和呼吸衰竭的病情、降低死亡率是非常重要的。
- 陈敏李敏刘赐惠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重度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异丙酚
- 小剂量肝素治疗顽固性心绞痛22例
- 1998年
- 刘赐惠石松菁
- 关键词:心绞痛顽固性肝素
- 全文增补中
- 特利加压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例被引量:2
- 2014年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晚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其主要的死亡原因。以往应用止血药、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气囊压迫、内镜下治疗等措施,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止血。近年来,我科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特利加压素(三甘氨酰基赖氨酸加压素)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报告如下。
- 刘赐惠陈宏毅李敏
-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特利加压素内科综合治疗晚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