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舒阳
-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心理学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社区感:概念、意义、理论与新热点被引量:32
- 2015年
- 社区感包括地域、情感联系、社会互动等成分。Mc Millan和Chavis(1986)提出的四因素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社区感结构维度理论,包括成员资格、影响力、需求的整合与满足、共同的情感联结四个维度。社区感意义的研究关注两个因变量:心理健康和社区参与行为,需要模型和责任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予以解释。社区感研究的新热点(1)移民社区感和虚拟社区感;(2)培养社区感与社区人工环境建设;(3)培养社区感与尊重多样性。未来应进一步开展本土化和动态化的社区感研究;修订或开发新的社区感测量工具;加强社区感干预工作。
- 李须陈红李冰冰廖俊杨挺刘舒阳
- 关键词:社区感心理健康社区参与虚拟社区
- 幸福感的神经机制: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证据被引量:5
- 2017年
- 幸福感的研究先前主要集中在人格、文化等外显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研究开始关注个体内在生理机制,尤其是对个体中枢神经系统的探索。研究表明,个体幸福感主要和大脑额叶皮层、扣带回、杏仁核、脑岛、纹状体以及大脑灰质有关联。研究发现胸椎脊髓区域的活性和情绪相关,表明这一区域也可能和幸福感有关联。通过对比发现,幸福感的脑区和奖赏系统脑区高度重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有待进一步研究。不同幸福感的个体在基因研究中也显示出了差异。
- 陈红肖子伦李书慧刘舒阳
- 关键词:幸福感脑机制中枢神经系统
- 幸福感提升:跨文化研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被引量:5
- 2014年
- 幸福感提升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Lyubomirsky等人提出的持续幸福感模型,包含遗传设定点、生活环境和意向活动。意向活动是幸福感提升的理论出发点。以往研究表明,采取品味、感激、希望和亲社会行为等策略均可提升幸福感。同时,文化影响幸福感的构成。文化差异使得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幸福感提升有所区别。未来国内研究者可以从社会文化信念、情绪体验和表达着手,探索提升国民幸福感的策略。
- 刘舒阳陈红胡媛艳
- 关键词:幸福感文化差异生活满意度
- 高低幸福感人群的面部情绪敏感性差异研究
- 广义的幸福感的概念包括主观幸福感、客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认知和情绪两个结构。认知部分是生活满意度,情绪部分是情绪平衡,包含积极和消极情绪。幸福感对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一定影响。...
- 刘舒阳
- 关键词: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