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溯章
- 作品数:15 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下台阶”治疗方案中“桥梁”作用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下台阶"治疗方案中"桥梁"作用。方法 67例活动期 RA 病例分别采用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小剂量强的松+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和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
-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 文献传递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的安全性影响。方法:9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病程均衡后分为基础治疗组、激素组及中药组各30例,分别采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小剂量泼尼松+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中药+非类固醇抗炎药+改变病情药疗8周,评价各组安全性。结果:不良反应的累计积分3组中药组(4.33±2.41)<基础治疗组(8.97±5.12)<激素组(12.67±7.19),3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中药安全性
-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对免疫功能、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例按性别、年龄、DAS28积分均衡后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1组(30例)、观察2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1组采用健脾祛湿、益气养血药膳联合西药治疗;观察2组采用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3个月后评价治疗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40.0%,观察1组73.3%,观察2组76.7%,观察1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2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膳健脾祛湿、益气养血,可以提高疗效和长期中药治疗的依从性;中药祛风除湿、活血强筋、温阳养阴能改善α1球蛋白、γ球蛋白百分率、CRP、IgG、辅助性T淋巴细胞百分率、辅助性T淋巴细胞/抑制性T淋巴细胞比值、CD4绝对计数指标并提高疗效。
- 盛正和刘溯章曾健朱媛月刘芙蓉翁映虹樊兰艳张剑飞韦少雪
-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类风湿关节炎
- 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增效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观察在滋阴润燥、益气活血基础上增加温阳中药治疗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的疗效,借助现代医学理论和检查结果分析中医治疗作用机制。方法:62例干燥综合征并干眼症病例按性别、年龄、OSDI积分均衡后分为温阳中药组(21例)、滋阴中药组(21例)、西药组(20例),分别采用阴阳双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硫酸羟氯喹片+泼尼松片治疗3个月。评价疗效和中医治疗机制。结果:总有效率温阳中药组85.7%(21/18例),滋阴中药组81.0%(21/17例),西药组55.0%(20/11例),组间比较温阳中药组与滋阴中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温阳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滋阴中药组与西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滋阴润燥、益气活血中药较单用西药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大部分主、客观指标;中药滋阴润燥、益气活血治法的基础上加以温阳,所有的主、客观指标以及有效率显著提升,呈现了温阳药的增效作用。
- 盛正和翁映虹刘溯章朱媛月樊兰艳刘毅斌陈柳芳马翔
- 关键词:中药干燥综合征干眼症
- 祛风除湿、活血养阴中药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下台阶治疗方案中“桥梁”作用的临床研究
- 盛正和刘毅斌黄艳霞陈柳芳刘溯章赵志雄陈大宇
- 类风湿关节炎现阶段西药治疗原则主要是急性活动期小剂量泼尼松控制滑膜炎、非甾体类消炎药对症止痛,过渡到长期使用改变病情药抑制骨关节破坏,小剂量泼尼松控制滑膜炎作用被称为“桥梁”作用。西药特别是泼尼松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表...
- 关键词: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治疗
- 中药内服外洗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银屑病20例疗效观察
- 2008年
- 银屑病属中医“干癣”、“风癣”、“松皮癣”、“白庀”、“白壳疮”等。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或斑块,皮损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瘙痒难忍,且有秋冬加重夏减轻的特点。迄今对其发病原因及其发病机制尚处在不完全确定阶段,诸如环境因素、创伤因素、感染因素、应急和情感压力因素、解剖部位、药物影响、不良习惯与嗜好等,诱发因素的多样性均可致银屑病的发生;遗传因素、内分泌障碍、代谢障碍、免疫功能紊乱等。银屑病是困扰全球的医学难题,治疗上难点多,仍属于难治性疾病,但也并非不治之症,中西医治疗方法数十种,大都能收到不同程度的效果。近年来,笔者用中药内服外洗配合穴位埋线治疗银屑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刘溯章
- 关键词:银屑病中药穴位埋线
- 中药及药膳辅助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中药及药膳辅助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风湿科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辅助组(30例)、药膳辅助组(30例)、单纯西药组(30例),分别给予中药+西药、药膳+西药、单纯西药治疗12周。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疾病活动分数(DAS)、营养学指标。结果治疗12周,中药辅助组以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中药辅助组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DAS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中药辅助组及药膳辅助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均显著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药膳辅助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均显著减小;中药辅助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药膳辅助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及药膳辅助西药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疗效,明显降低疾病活动分数,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 盛正和韦少雪刘溯章曾健朱媛月刘芙蓉翁映虹樊兰艳张剑飞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中药药膳营养状况疗效
- 疏肝益肾化瘀方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24例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观察疏肝益肾、活血化瘀类中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采用疏肝益肾化瘀方(醋柴胡、枳壳、青皮、香附、佛手、田七、何首乌、枸杞子、麦冬等)治疗本病24例,并设对照组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18.l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26.4d。2组间比较总有效率、疼痛平均消失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肝益肾,活血化瘀的功效。
- 刘毅斌陈柳芳盛正和黄艳霞刘溯章张晟朱媛月
- 华蟾素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腹水17例
- 2007年
- 刘毅斌黄艳霞盛正和陈柳芳刘溯章
- 关键词:华蟾素腔内注射癌性胸腹水
- 补血益气、凉血解毒中药治疗狼疮性面部蝶形红斑的临床观察
- 2011年
- 目的:研究补血益气、凉血解毒中药治疗狼疮性面部蝶形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伴面部蝶形红斑的病例按病情、性别、年龄均衡后分为西药组(23例)、中药组(27例),分别采用硫酸羟氯喹+泼尼松、中药+硫酸羟氯喹+泼尼松治疗3月,分别于治疗1、2、3月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中药组治疗第1、2、3月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分别是81.5%、85.2%、85.2%。西药组治疗1个月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57.5%;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65.2%;治疗3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血沉、补体C3、补体C4、泼尼松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78.3%。两组组间比较:中药组和西药组比较,治疗1个月后皮损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972,P=0.160;治疗2月后皮损积分、狼疮活动指数、补体C3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1.653,P=0.199;治疗3个月后所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效率X2=0.279,P=0.597。
- 盛正和陈柳芳刘毅斌黄艳霞刘溯章朱媛月蒋颖恒张剑飞樊兰艳
- 关键词:蝶形红斑狼疮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