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混凝辅助电化学法处理橙黄G染料废水被引量:6
- 2013年
- 以石墨板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氧化法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比较了在NaCl、Na2SO4以及NaCl与FeSO4·7H2O组合的支持电解质体系中的处理效果,同时考察了电压、初始pH、电解质浓度、电极间距和电解时间等因素对废水中橙黄G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橙黄G的脱色主要是活性氯的氧化作用,橙黄G分子的矿化可能主要是电解过程中产生的·OH的作用,FeSO4·7H2O的加入增加了混凝作用,使得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最佳脱色条件下橙黄G脱色率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97.6%和56.3%,B/C(BOD/COD)由0.09提高至0.41,可生化性有较大改善,并且随着降解时间的增加,COD去除率逐渐升高。此结果表明,橙黄G废水COD的去除相对于脱色存在滞后性。
- 潘峰刘林王万峰尤奇中杨利敬
- 关键词:电化学橙黄G混凝活性氯
- 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残留特征
- 为了解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本研究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E-GC-ECD)法对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中六六六(HCH)进行了分析检测。选用DB-624石英毛细管柱,目标物分...
- 潘峰王利利尤奇中刘林王栋
- 文献传递
- 粉末碳负载纳米铁去除水中橙黄G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了液相还原法制备碳负载纳米铁。研究了不同处理条件下,粉末碳负载纳米铁对水体中偶氮染料橙黄G的去除特性;并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试验所采用的橙黄G浓度范围内,碳负载纳米铁对橙黄G的去除率明显高于纳米铁和粉末碳;且去除率随橙黄G初始浓度的增高、负载纳米铁投加量的增加、pH的降低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扫描电镜图谱表征分析发现,粉末碳负载纳米铁的高分散性及其表面微小原电池的形成是加速水中橙黄G去除的关键因素。
- 潘峰尤奇中王万峰刘林杨利敬
- 关键词:纳米铁橙黄G
- 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中六六六的残留特征被引量:16
- 2013年
- 为了解有机氯农药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土壤的污染状况,于2010年11月对原新乡市某林丹生产企业搬迁遗留场地进行了调研,采用索氏提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SE-GC-ECD)法对其污染土壤中六六六(HCH)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位中,六六六的4种异构体的检出率均为100%.0~20 cm表层土壤中六六六的浓度变化具有波动性,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4 3~19.560 8 mg·kg-1;前后院中心0~80 cm垂向土壤中六六六浓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总残留量(ΣHCH)范围在0.031 3~0.294 7 mg·kg-1.通过对污染物的组成分析发现,4种异构体的含量顺序符合β-HCH>δ-HCH>γ-HCH>α-HCH,β-HCH异构体的平均含量在50%左右,远远高于其它异构体的含量,表明该场地并没有新的六六六输入.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对污染场地土壤残留六六六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经过十几年的降解,大部分采样点位六六六的污染浓度(67.9%)低于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0.5 mg·kg-1,处于安全级别,厂区后院西部及东部靠近生产车间的土壤污染仍较为严重,超出土壤环境质量三级标准(1.0 mg·kg-1)1.5~20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 潘峰王利利赵浩尤奇中刘林
- 关键词:污染土壤
- 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处理橙黄G染料废水被引量:2
- 2014年
- 以石墨为阳极,研究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降解效果,考察了NaCl投加量、FeSO4·7H2O投加量、溶液初始pH以及铁碳投加量对废水中橙黄G脱色率及COD去除率的影响,同时对比了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与电化学混凝和内电解单独使用时对橙黄G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电化学混凝-内电解耦合法对橙黄G废水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均高于电化学混凝法和内电解法,其中COD去除率高于后两者之和,说明两者的耦合是协同作用。FeSO4·7H2O的加入在提高脱色效果的同时,也改善了混凝沉降的作用,有助于后续泥水分离过程的顺利进行。最佳运行条件下橙黄G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8.3%和66.7%。
- 潘峰刘林王万峰尤奇中杨利敬
- 关键词:内电解耦合技术橙黄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