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东
- 作品数:33 被引量:144H指数:8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覆膜支架在周围动脉血管损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血管损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共收集20例患者资料,开放性损伤13例,闭合性损伤7例。其中,尖锐物穿通伤8例,顿挫伤导致动脉闭塞5例,创伤后假性动脉瘤形成3例,医源性动脉损伤4例。动脉管壁损伤较轻者直接使用覆膜支架进行腔内隔绝治疗;针对管壁破损严重、断裂或血管内膜严重挫伤闭塞者则多采用顺、逆行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开通血管后成功实施腔内重建。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无肢体丧失和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随访3~24个月,平均12.8个月。上肢动脉损伤者术后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患肢血循环良好,患侧与健侧上肢血压差小于10%,下肢血管损伤患者患侧ABI由术前平均0.37±0.16提高至术后0.96±0.08。仅2例患者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发现支架两端存在轻度狭窄。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周围动脉损伤,安全、微创、并发症少、效果满意,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
- 成军赵渝张矛黄文刘杨东任为
- 关键词:血管腔内治疗覆膜支架
- 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血液透析患者均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分别于PTA术前、术后测量其狭窄处内径、峰值流速及肱动脉血流量;术后行CTA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18例患者超声共发现25处外周血管狭窄。PTA术前狭窄处内径、峰值流速及肱动脉流量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CTA显示2例患者各遗留1处中心静脉狭窄。结论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操作简便,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 彭鑫涂波刘杨东黄晓玲
- 关键词:超声引导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动静脉内瘘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感染12例临床总结被引量:6
- 2019年
- 血液透析通路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最重要的生命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vascular graft,AVG)是血液透析通路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难以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时,KDOQI指南将其作为推荐通路选择[1]。膨体聚四氟乙烯是目前最主要的人工血管材料。由于其材料的惰性使得感染难以自限。因此,感染是人工血管内瘘最严重的并发症[2]。现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近2年人工血管感染的诊治情况进行总结报道,供临床参考。
- 董俊秀傅麒宁刘杨东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人工血管感染血液透析通路膨体聚四氟乙烯血管材料
- 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预防兔颈动静脉内瘘静脉内膜增生
- 2020年
- 目的研究血卟啉单甲醚光动力疗法(hematoporphyrin monomethyl ether,HMME-PDT)对兔颈动静脉内瘘静脉内膜增生(venous neointimal hyperplasia,VNH)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颈总动脉-颈静脉端侧吻合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模型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8只:对照组、单纯光敏剂组、单纯光照组、光动力治疗组。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吻合口通畅情况及血流频谱,术后30 d截取AVF吻合口静脉端血管组织,利用HE染色、Masson染色观测各组静脉内中膜厚度及管腔面积;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α-SMA、Caspase3的表达分布;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CNA、α-SMA、Caspase3、Caspase9、Bax、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HE染色显示光动力治疗组血管静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减小,Masson染色显示光动力治疗组管腔面积较其余3组明显增大(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统计结果表明光动力治疗组PCNA、α-SMA表达较其余3组明显降低(P<0.05),Caspase3表达较其余3组明显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光动力治疗组PCNA、Bcl-2、ɑ-SMA表达以及Bcl-2/Bax指数较其余3组明显增降低(P<0.05),Caspase3、Caspase9、Bax表达较其余3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HMME-PDT能够明显减轻兔AVF内中膜增生。HMME-PDT通过Bcl-2/Bax凋亡途径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抑制其增殖,从而达到抑制动静脉内瘘静脉内膜增生的效果。
- 田科郭鹏傅麒宁李冰玉刘杨东
-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内膜增生光动力疗法血卟啉单甲醚凋亡
-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及防治被引量:11
- 2015年
-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患者赖以生存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障透析治疗能够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是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透析通路的首选,但部分患者由于自身血管条件差,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患者透析时间延长,人口老龄化,
- 胡良柱傅麒宁刘杨东
- 关键词: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肢体肿胀人工血管慢性肾功能不全人口老龄化
- 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为研究Cilostazol对犬股动脉人工血管移植吻合处内膜增生的作用,用直径3 mm、长2 cm的Gore-TexR重建犬股动脉.实验分Cilostazol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犬,Cilostazol组从术前1天开始口服Cilostazol,50 mg/(kg.d),直到取材;术后2,6,12,20,24周取材,每组各时相点2只(4条血管),观察移植物通畅率,进行常规组织学检查,测量吻合处内膜厚度,电镜观察吻合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①Cilostazol组于术后6,12,20周各有1条血管闭塞,24周有2条血管闭塞,对照组术后2,6,12周各有2条血管闭塞,20,24周各有3条血管闭塞;Cilostazol组通畅率为75%,对照组为4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术后2周时吻合处内膜无明显增厚,材料面开始有内皮细胞覆盖,术后6周材料面被内皮完全覆盖,吻合处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随时间的延长,内膜逐渐增厚;Cilostazol组内膜增生较对照组轻,对照组术后6,12,20,24周邻接动脉内膜厚度分别是Cilostazol组的1.4,1.6,2.0,1.6倍,材料面新内膜厚度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认为Cilostazol可以抑制人工血管犬股动脉重建后吻合处内膜的增生,从而防止再狭窄,提高通畅率.
- 刘杨东时德彭真年廖晓刚
- 关键词:人工血管组织形态学西洛他唑内膜增生
- 超声联合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超声辐照联合局部应用反义c-myc寡核苷酸对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以期寻找防治内膜增生的新方法。方法将24只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超声辐照组、反义核苷酸组、超声辐照加反义核苷酸组,每组6只,建立兔自体颈内静脉移植替代颈总动脉模型。超声辐照组术后当天至第7天使用超声(2.190 W/cm2,0.8 MHz)辐照移植血管段,反义核苷酸组局部转染反义c-myc寡核苷酸。观察移植静脉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反转录PCR(RT-PCR)检测移植血管段c-myc基因的表达。结果术后第4周超声辐照组、反义核苷酸组、超声辐照加反义核苷酸组内膜厚度、PCNA阳性细胞数、c-myc基因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超声辐照和局部转染反义c-myc可以降低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和减轻内膜增生,可作为静脉移植后再狭窄的防治方法。
- 刘杨东赵渝时德彭真年廖晓刚
- 关键词:增生
- 两种前臂环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式的比较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比较分析前臂环形跨关节与不跨关节两种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前臂环形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资料,比较两种构建方式在通畅率、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结果:纳入85例患者,跨关节人工血管内瘘56例;不跨关节29例。跨关节组术前透析龄明显更长(46.04±37.79月vs 2.99±3.91月,P<0.05),1年一期通畅率(47.62%vs 58.62%)、二期通畅率(98.18%vs 100%)与不跨关节组无统计学差异,但年均腔内介入干预次数更多(0.71次vs 0.45次,P<0.05)。结论:肘部没有其他静脉可选患者,前臂环形跨关节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也是一种可行的内瘘构建方式。
- 董俊秀柯栋胡良柱赵霞刘杨东傅麒宁
- 关键词:血液透析通畅率
- 中心静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
- 本文简述了中心静脉狭窄的诊断和处理,结果表明:CVS发病人数不断增多,透析病患CVS多与CVC有关,CVS病变顽固,PTA后易回缩,无或轻度症状者不处理,Stent是PTA治疗的补救手段,SG的短期效果好,远期需要进一步...
- 刘杨东
- 关键词:中心静脉狭窄病理机制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血透通路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调查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对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透通路)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2019年3-12月该院金山医院普通外科住院的532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患者对血透通路知识的知晓情况及相关知识获取途径,并比较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差异。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498份(93.61%)。MHD患者对血透通路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58.77±18.54)%,40岁以下、大专及以上学历、干部人群、城市、透析龄大于5年的患者有更高的知晓率(P<0.05)。患者相关知识来源主要为医护人员(58.43%,291/498),其次为患者间交流(44.38%,221/498);患者对知识期望的来源方式前3位是健康知识讲座(44.18%),电话/微信/短信随访(24.10%),公众号平台推送(21.49%);最想了解的问题为延长血透通路使用时间的方法(60.24%),动静脉内瘘发生狭窄/血栓的原因(19.68%),保护血管通路的方法(10.04%)等。结论MHD患者血透通路相关知识总体较缺乏,医务工作者需要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制订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案,加强宣传教育。
- 陈柳因胡元川傅麒宁刘杨东
- 关键词:肾透析血管通路知识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