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扬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清末
  • 1篇东南沿海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态势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功能
  • 1篇社会阶层
  • 1篇社会群
  • 1篇社会群体
  • 1篇社会心理
  • 1篇寺庙
  • 1篇清末民初
  • 1篇区域史
  • 1篇区域史研究
  • 1篇辛亥革命
  • 1篇民初
  • 1篇阶层
  • 1篇会心

机构

  • 3篇吉林大学

作者

  • 3篇刘扬
  • 1篇赵英兰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社会...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史学月刊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试析辛亥革命以来国家对庙产问题的政策——以奉天省为例
2012年
清末庙产兴学的上谕,使千百年寺庙财产所有权开始动摇,为民国以来庙产问题的处理埋下隐患。辛亥革命后倡导的自由平等、私人财产等观念的深入人心,使庙产问题不断升级。初期的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针对庙产问题的法令,但前后抵牾较多,虽将庙产问题的解决纳入了法制轨道,针对庙产的所有权问题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事件并没有解决。基层的一些劣绅从中渔利,以奉天省为例,有关庙产问题争讼不断,庙产问题的解决始终处于悬置状态。
刘扬
关键词:清末辛亥革命
近代东北寺庙社会功能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从我国东南沿海直到内陆地区掀起了一股庙宇复兴的热潮,对此,学术界给予了极大关注,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历史学借助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史与区域史研究的视角,目前以华南、华北、
刘扬
关键词:社会功能寺庙区域史研究东南沿海
清末民初东北民间祈雨信仰与社会群体心理态势被引量:6
2011年
清末随着新政改革的兴起,帝王雩祀制度断裂、终止,而民间祈雨信仰仍在延续、活跃。清末民初东北社会各阶层的祈雨信仰与心理态势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东北社会下层民众是祈雨信仰的主体,其祈雨活动既是无力抗拒自然灾害的敬畏与恐惧心理的体现,又是应对自然灾害的一种自我生存保护手段。东北社会中层的乡绅视祈雨仪式为己任;商人则借助社区祈雨活动谋取地方公共事务权力;新知识精英借批判祈雨仪式传播改良社会主张。东北社会上层,名为"体恤民瘼"的官方参与祈雨,实为对民众的规训,借此缓解社会压力,维持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赵英兰刘扬
关键词:清末民初社会阶层社会心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