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显微解剖
  • 4篇入路
  • 4篇手术
  • 3篇三脑室
  • 3篇胼胝
  • 3篇胼胝体
  • 3篇脑室
  • 2篇第三脑室
  • 2篇锁孔
  • 2篇锁孔入路
  • 2篇肿瘤
  • 2篇外侧入路
  • 2篇显微手术
  • 2篇颅底
  • 2篇脑室肿瘤
  • 2篇额外侧入路
  • 2篇侧入路
  • 1篇第三脑室肿瘤
  • 1篇三脑室肿瘤
  • 1篇神经内镜

机构

  • 5篇皖南医学院弋...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作者

  • 6篇刘庆良
  • 5篇刘宁
  • 5篇赵春生
  • 5篇周明卫
  • 4篇徐善水
  • 4篇江晓春
  • 4篇方兴根
  • 3篇马振宇
  • 2篇朱风仪
  • 2篇陈新成
  • 2篇朱凤仪
  • 2篇周强
  • 1篇陈新城
  • 1篇张亚卓
  • 1篇万伟庆
  • 1篇宋明
  • 1篇李德志
  • 1篇骆慧
  • 1篇王忠诚
  • 1篇陈新城

传媒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安徽省第九次...

年份

  • 2篇2007
  • 4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研究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提供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成人尸头,在5~25倍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测量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胼胝体的厚度、前联合后缘到室间孔后缘的距离、分离透明膈间腔、观察统计冠状缝前后的引流静脉。结果该入路可在直视下进入三脑室。(1)冠状缝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43.7mm,范围:40.1~45.9mm;(2)胼胝体厚度大约(5.1±1.6)mm,平均厚度:5.3mm;(3)前联合后缘至室间孔后缘的平均距离为10.2mm,范围:9.5~11.5mm;(4)三个标本没有分开透明膈间腔,在剩下的标本中,在高倍显微镜下用显微剥离子分开透明膈间腔;(5)冠状缝前5cm引流静脉很少,而冠状缝后引流到矢状窦的静脉却异常密集。结论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按生理间隙进入,直视下操作,对周围重要结构损伤很小,是手术切除三脑室肿瘤的最佳入路。
江晓春赵春生刘庆良马振宇周强朱凤仪周明卫陈新成徐善水方兴根刘宁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第三脑室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
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
目的: 研究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到三脑室的显微解剖,为临床提供切除三脑室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十二例成人尸头,在5-25倍显微镜下进行解剖,测量冠状缝与矢状缝交点到胼胝体表面的距离、胼胝体的厚度、前联合后缘到室间孔后缘...
江晓春方兴根刘宁赵春生刘庆良马振宇周强朱凤仪周明卫陈新成徐善水
关键词:显微解剖三脑室脑室肿瘤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颅眶交界区显微解剖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颅眶交界区域显微解剖。方法从不同的方向对26侧颅眶交界区进行显微镜下解剖研究,并留取图像资料。结果颅眶交界区的侧方暴露有利于眶-翼腭窝-颞下窝沟通肿瘤的切除,额底眶顶暴露适合于眶-蝶沟通肿瘤的切除,海绵窦和眼眶沟通肿瘤的暴露要兼顾额叶底面、中颅窝底前部和眶外侧壁暴露以颞侧上方入路为佳,内侧中线的暴露适合于鼻-眶沟通肿瘤的暴露。结论颅眶交界区与眼眶后部、海绵窦前部、蝶鞍区、鼻腔顶部筛窦、颞下窝和翼腭窝相关,不同特点肿瘤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向和手术入路暴露。
刘庆良王忠诚李德志万伟庆杨岸超Albert L. Rhoton
关键词:显微解剖
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与神经内镜解剖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对比研究前颅底的显微解剖与神经内镜解剖,为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经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对15具成人尸头进行显微解剖和神经内镜下解剖,比较两种解剖所暴露的范围。结果显微解剖在嗅沟、鞍区和外侧裂存在一定范围的视野盲区;内镜有充足的照明,可将手术视野放大,无视野盲区,清楚地显示周围的解剖结构,而且看得更远。但内镜的图像为二维图像,缺乏景深。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可以互补各自不足。结论额外侧锁孔入路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显微手术切除前颅底和鞍区的病变安全、微创。
江晓春朱风仪张亚卓刘庆良宋明赵春生周明卫陈新城方兴根徐善水刘宁
关键词:额外侧入路颅底显微解剖神经内镜
额外侧锁孔入路的显微解剖与神经内窥镜解剖
目的: 探讨前颅底的显微解剖与神经内窥镜解剖并进行比较,为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处理前颅底、鞍区病变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经额外侧锁孔手术入路对15具成人尸头进行神经内窥镜下解剖和显微解剖,比较两种解剖所暴露的范围。结果: ...
江晓眷徐善水刘宁朱风仪张亚卓刘庆良宋明赵春生周明卫陈新城方兴根
关键词:显微解剖额外侧入路前颅底鞍区病变显微手术
文献传递
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的方法,并对相应的显微解剖学基础加以讨论。方法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12例,其中突入第三脑室颅咽管瘤8例,丘脑内侧型胶质瘤2型,室管膜瘤1例,畸胎瘤1例。结论10例在手术显微镜下肿瘤全切,2例次全切除,全切除率83.3%,其中8例颅咽管瘤中7例全切,术后复查头颅MR未见肿瘤残留及复发。无死亡病例,近期并发症主要为多饮、多尿、电解质紊乱。经处理后1~2周消失。远期并发症为2例脑积水,其中1例半年后行脑室腹腔分流,2例硬膜下积液,3月后自行吸收。全组病例随访最短2个月,最长2年半,1例颅咽管瘤大部切除8月后复发,1例丘脑胶质瘤术后1年复发,其余10例中9例生活正常,1例生活自理。结论经胼胝体-穹窿间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第三脑室肿瘤系通过胚胎组织残留的组织间隙进入第三脑室,几乎不损伤正常脑组织,手术视野大,直视下操作,可切除第三脑室前、中、后各部位肿瘤,肿瘤全切除率高,并发症少。
赵春生朱风仪江晓春刘庆良马振宇周明卫骆慧刘宁
关键词:第三脑室胼胝体穹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