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媛媛

作品数:27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学位论文
  • 6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3篇电子电信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形变
  • 11篇地表形变
  • 9篇INSAR
  • 5篇地面沉降
  • 5篇形变监测
  • 5篇SAR数据
  • 4篇地表形变监测
  • 3篇地下水
  • 3篇地下水开采
  • 3篇铀尾矿
  • 3篇时间序列
  • 3篇最小二乘
  • 3篇干涉图
  • 3篇INSAR技...
  • 3篇TIN
  • 2篇点目标
  • 2篇短基线
  • 2篇多项式
  • 2篇多项式拟合
  • 2篇压缩量

机构

  • 27篇长安大学
  • 3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测绘科学...
  • 1篇教育部
  • 1篇国家测绘地理...

作者

  • 27篇刘媛媛
  • 14篇赵超英
  • 8篇杨成生
  • 6篇张勤
  • 4篇王霞迎
  • 2篇高柏
  • 2篇周维博
  • 2篇高雅萍
  • 2篇谷守周
  • 2篇张静
  • 2篇刘媛媛
  • 1篇卢全中
  • 1篇朱武
  • 1篇李忠生
  • 1篇魏强林
  • 1篇郭亚丹
  • 1篇曾华
  • 1篇张春艳
  • 1篇敖萌

传媒

  • 4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国土资源遥感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2013中国...
  • 1篇第四届全国地...
  • 1篇第五届中国智...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力源反演的构造断裂与地面沉降形变分解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力源反演的构造断裂与地面沉降形变分解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区的SAR影像进行时序干涉处理,获取对应的年平均形变速率或形变时间序列;然后选取受地面沉降、构造断裂综合影响的形变区进行反演模型相关参数设置;进而...
赵超英刘媛媛杨成生张静
基于多源SAR数据的时间序列InSAR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D-InSAR)利用SAR影像所携带的相位信息来获取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该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等特点,该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地面沉降等地表形变的监测中。随...
刘媛媛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地表形变监测时间序列
文献传递
PS-InSAR技术用于太原市地面沉降形变分析被引量:20
2014年
利用2008年8月~2010年9月间存档的20景ENVISAT ASAR数据,采用PS-InSAR技术进行太原市地面沉降监测。通过二维线性相位回归分析得到太原市2008~2010年的垂直形变速率以及形变时间序列,与同期水准监测结果比较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刘媛媛张勤赵超英杨成生
关键词:地面沉降PS-INSAR
基于SBAS时序分析的大同地面沉降与地下水活动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大同盆地是汾渭盆地北端一个地面沉降较严重的区域,地下水开采是该区域地面沉降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地下水活动与地面沉降在空间和时间的相关性却鲜有研究。为了掌握该地区地下水活动与地面沉降的内在联系,该文基于Envisat ASAR数据,利用短基线集(small baseline subset,SBAS)-In SAR技术对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形变特征进行监测;同时利用地下水位监测数据,研究地面沉降中心与地下水位漏斗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定量分析2处地下水位波动与地表形变的关系。研究表明,地下水开采是大同盆地水源地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但并非所有的地下水位漏斗都存在地面沉降。该研究成果对指导该地区地下水开采及控制地面沉降有一定参考价值。
杨成生刘媛媛敖萌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开采
“主动式”停车诱导信息系统协商框架研究
针对当前停车诱导系统存在的诱导效率和整体效能低下等问题,本文在充分考虑停车诱导系统各功能实体主动性和自立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主动式”停车诱导模式,在对其定义的同时建立了“主动式”停车诱导系统的协商框架,...
LIU Yuan-yuan刘媛媛
关键词:智能交通
某铀尾矿库周边土-水系统中核素铀的迁移行为及其影响机制研究
刘媛媛
基于多源SAR数据的InSAR地表形变监测(摘要)被引量:1
2014年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因其具有高分辨率、高精度等特点,已广泛用于地震、火山、地面沉降等地表形变的监测中。然而,InSAR技术仅能获取雷达视线方向的一维形变信息,仅依靠单一轨道的SAR数据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监测区的地表形变特征,这一缺陷大大限制了InSAR技术在地表形变监测中的推广应用。〈br〉 随着Envisat ASAR、ALOS PALSAR、Radarsat-2、COSMO-SkyMed和TerraSAR-X等雷达卫星数据的不断获取,在同一地区能够获取SAR卫星不同视线方向上的形变监测结果,为更好地揭示研究区域的地表变化历史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源。因此,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传感器、多分辨率SAR影像的地表形变监测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或奇异值分解方法反演获取地面沉降结果。该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形变监测的精度,而且能够获取比单一SAR传感器更为密集的时间序列监测结果,提高时间域的分辨率。
刘媛媛张勤赵超英杨成生
关键词:INSAR技术形变监测地表形变SAR数据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ENVISAT
一种基于干涉图闭合环的InSAR解缠误差探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干涉图闭合环的InSAR解缠误差探测方法,获取研究区域的SLC影像,进行多视、滤波、干涉、去平、去除地形相位、解缠操作,获取解缠的InSAR差分干涉图;选择目标干涉对,探测能与目标干涉对组成闭合环的其...
王霞迎高雅萍赵超英刘媛媛
PS基线网络用于线性工程形变监测与分析
2017年
针对SAR干涉点目标分析技术在区域地表形变监测中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气延迟效应的问题,采用邻域差分的思想来减弱差分干涉相位中的自相关影响。采用附加距离限制的Delaunay三角网进行PS基线网络的布设,可以有效剔除距离较长的基线边和低质量的PS点目标,并利用邻接矩阵对PS基线网络中的重复边进行检测与删除,以提高程序的计算效率。首先利用模拟数据对程序的有效性与正确性进行验证,然后以大同-西安客运专线太谷-祁县段为研究对象,选取2015-07~2016-02的8景TerraSAR数据进行实例分析,获取的高铁沿线形变与已有地裂缝调查资料和野外实地考察资料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证明了PS基线网络在线性工程形变监测应用中的可行性。
刘媛媛赵超英张勤朱武
关键词:邻接矩阵
利用Sentinel-1A数据监测大西安2015—2017年地面沉降被引量:24
2018年
大西安地区包括西安市辖区及周边市县,是我国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集中发育的地区之一.采用短基线集InSAR技术对覆盖该地区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29景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了大西安地区该期间的地面沉降分布特征,分析了地面沉降与地裂缝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2015—2017年间最大沉降速率达到30 mm/a以上的区域主要包括西安市辖区、户县、临潼区、蓝田县;(2)西安市的沉降灾害最为严重,包含5个典型的沉降区域,最大沉降中心位于西安市西郊的鱼化寨,沉降速率达到136 mm/a,其次长安县航天产业园是新发现的沉降区域,其形变速率为-36 mm/a;(3)西安市的地面沉降受地下水开采影响,而其空间分布受构造断裂及地裂缝控制.
彭米米赵超英张勤刘媛媛卢全中李忠生
关键词:地面沉降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