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 作品数:18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外侧检测机器人
- 一种永磁吸附式管道外侧检测机器人,它涉及一种管道检测机器人。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管外爬行机器人不能在狭小环境内的复杂管道爬行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基座、两个旋转电机、两个永磁吸附单元和两个变径机构;两个旋转电机前后...
- 何富君蒋雯钰邹帅刘凯严海锋夏胜南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
-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快递箱。所述包括底板、盖板以及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与底板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下端设有子扣,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配合使用的母扣,所述盖板上设一次性卡扣的锁孔;所述第...
- 何富君刘凯林明昕王思宇徐兴蕤吴亚轩
- 文献传递
- 致密油藏不同沉积岩人工裂缝导流能力实验被引量:2
- 2021年
- 人工压裂是致密油藏增产提液的重要手段,准确评价人工裂缝导流能力是进一步开展产能预测的基础。常规室内实验采用均匀铺砂方式无法准确模拟实际储层人工裂缝从井底到远端支撑剂浓度逐渐降低的分布特征,通过开展5种类型沉积岩岩板(滩坝砂、砂砾岩、浊积岩和2种露头岩心)多段非均匀铺砂导流能力测试实验,测试了主裂缝非均匀铺砂模式下的导流能力,并从岩石成分和粒度组成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沉积岩导流能力产生差异的原因。实验结果表明,非均匀铺砂方式相比于均匀铺砂平均导流能力低4.7~8.5个百分点;当闭合应力为60 MPa时,滩坝砂储层导流能力损失最小,浊积岩储层居中,砂砾岩储层损失最大,导流能力损失率为38.9%~53.7%;其原因是不同沉积岩的抗压能力不同,导致支撑剂嵌入深度不同,从而引起导流能力差异,这为不同类型致密储层保持合理地层压力提供了依据。
- 孙业恒殷代印刘凯
- 关键词:致密油藏人工压裂导流能力岩性分析
- 杏六区东部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 杏六区东部示范区目前已到达高含水后期,综合含水率90%以上,有必要在控制含水率上升的同时,有效地挖潜剩余油。本课题建立了杏六区东部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并完成了分层储量、各井网累产油、累产液和含水率的拟合。对示范区共划...
- 刘凯
- 关键词:剩余油措施效果评价
- 文献传递
- 一种烹饪机器人内部调料加注机构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烹饪机器人内部调料加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外筒、内筒、主管道和压缩机,传动主轴上分别套接有第一轴套、轴承座前盖和轴承座后盖,第一轴套贴合在轴承座前盖和齿轮之间,且轴承座后盖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外筒的一侧...
- 何富君李洪杰江喜刘凯施林夕陈少志
- 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
- 一种可调节送丝力的金属丝输送装置,以解决送丝过程中送丝辊与金属丝接触不良及不同位置送丝辊的下压力不能调节的问题。压力调节装置的上方连接壳体,压力调节装置的下方与被动送丝辊轴相连,被动送丝辊通过键连接在被动送丝辊轴上,主动...
- 何富君严海锋游建盟刘凯屈如意蒋雯钰邹帅夏胜南
- 定子移动式双转子永磁缓速器
- 一种定子移动式双转子永磁缓速器,主要解决现有缓速器尺寸大、温升大以及无法精确控制变矩的问题。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包括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以及分别与所述两个转子配合使用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所述转子的外圆周上均布有永磁体...
- 刘凯张瑞杰程数驰何富君任俞洁姚杰王帅
- 文献传递
- 分析与计算地层渗透性漏失漏层深度和压力的新方法被引量:9
- 2013年
- 漏失对油气钻井及固井施工危害极大。针对利用现场常规数据无法用现有模型进行地层漏失信息计算的问题,以追溯漏失过程为出发点,利用非牛顿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原理,研究了渗透性漏失漏层深度及压力计算模型的建立及计算问题。分析了漏失发生时间与钻井液漏失总量及钻头进尺的关系,建立了漏层深度与液体漏失总量的函数关系;依据渗透性漏失机理,建立了漏失压力、漏失流量及漏层厚度间的函数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与分析漏层深度与压力的计算模型和方法,并对特定油田区块的漏失问题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该方法为准确确定地层漏失信息,合理选择与设计钻井液体系、水泥浆体系、钻井与固井施工参数提供基础。
- 张景富岳宏野张德兵侯瑞雪刘凯
- 关键词:钻井液漏失
- 疫苗贴纸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疫苗贴纸,包括一片状的主体,所述主体竖直设置,整体为长方形,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背面从上到下竖直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医用消毒剂,第二凹槽内设有棉签,...
- 张瑞杰何富君刘凯顾曦慧孙艳吉高敏王大维张佳贺王珈琦高龙吕文毛国安吴振铭乔贝王显赫
- 文献传递
- 软件实现模糊评判法对特高含水期油田开发效果评价被引量:8
- 2016年
- 针对目前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多项评价指标相互独立、关联性差的特点,编制软件实现各项评价指标及分级标准临界值的动态输入,后台利用模糊评判法将油藏开发状况因素中的一些定性描述定量化,最终以数值的形式判断开发效果并呈现在人机交互界面.将以杏一~三区西部乙块地质特征和油田开发实际数据资料为基础验证软件运行结果,评价符合开发实际.使用此软件评价方便简单,结果全面可靠,同时由于数据录入的动态性,可应用于同类型的其他油藏.
- 殷代印刘凯张承丽
- 关键词:特高含水期灰色关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