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冰

作品数:48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8篇儿童
  • 12篇中耳
  • 8篇前庭
  • 7篇患儿
  • 6篇胆脂瘤
  • 6篇脂瘤
  • 6篇中耳胆脂瘤
  • 6篇前庭功能
  • 6篇耳胆脂瘤
  • 5篇眩晕
  • 5篇中耳炎
  • 5篇耳炎
  • 4篇支气管
  • 3篇腰椎
  • 3篇腰椎穿刺
  • 3篇婴儿
  • 3篇预后
  • 3篇支气管异物
  • 3篇上呼吸道
  • 3篇手术

机构

  • 4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市儿科研...

作者

  • 48篇刘冰
  • 35篇张杰
  • 26篇陈敏
  • 17篇杨扬
  • 16篇刘薇
  • 16篇郝津生
  • 10篇张亚梅
  • 8篇刘钢
  • 8篇马宁
  • 7篇刘世琳
  • 7篇张莉
  • 5篇刘海红
  • 5篇李蓓
  • 4篇姜苏敏
  • 4篇刘卫一
  • 3篇陈天明
  • 3篇周怡
  • 3篇肖潇
  • 3篇胡惠丽
  • 3篇赵靖

传媒

  • 9篇中华耳科学杂...
  • 8篇临床耳鼻咽喉...
  • 5篇中国耳鼻咽喉...
  • 3篇山东大学耳鼻...
  • 3篇中国循证儿科...
  • 2篇听力学及言语...
  • 2篇2012年全...
  • 1篇首都医药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9篇2020
  • 3篇2019
  • 7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7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诊断性腰椎穿刺术后管理循证实践指南解读被引量:5
2020年
腰椎穿刺(腰穿)是儿科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的诊疗操作,对于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重要。按操作目的分为诊断性腰穿、治疗性腰穿及检查性腰穿(以椎管造影检查为目的)。其中以获取脑脊液进行各种病原学、细胞学、生化、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为目的诊断性操作[1]最为常用,对于诊断及鉴别脑炎、脑膜炎、脑血管病变、脑肿瘤、脱髓鞘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也可用于测定颅内压力。治疗性腰穿包括脑脊液引流降低颅内压、麻醉药物注射、鞘内注射抗生素治疗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鞘内注射化疗药物防止肿瘤扩散至神经系统或者治疗神经系统转移瘤[2]等,儿童治疗性和检查性腰穿临床应用相对较少。诊断性腰穿术后较少出现致命性损害,但腰穿术后头痛(PLPH)、腰痛、出血、感觉迟钝及小脑疝形成等各种并发症均有报道[1,3]。如何规范腰穿术后管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尚无相关指南。
刘钢刘冰
关键词:腰椎穿刺颅内压力循证实践肿瘤扩散脑疝形成儿童治疗
儿科厌氧菌培养瓶应用价值探讨
刘冰董方刘钢
儿童先天性中耳胆脂瘤的临床治疗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提供早期诊断方法并探讨规范诊治方案。方法:收集2009-2015年在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94例中耳胆脂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Levenson标准,94例患儿中14例诊断为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根据病程时间(≤3个月或>3个月),分成A、B 2组。对主诉、发现方式、听力学情况、颞骨CT及手术治疗等进行记录分析。结果:(1)14例先天性中耳胆脂瘤患儿年龄是3.33~10.17岁,中位年龄为7.20岁。(2)听力下降(13/14,92.86%))是最常见的主诉。发现方式有:听力筛查加颞骨CT(11/14,78.57%),鼓膜切开术中发现(2/14,14.28%)以及耳镜检查(1/14,7.14%)。(3)A组6例,B组8例,根据Potsic's分级标准,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4)A和B 2组术前气骨导差分别为(38.10±7.43)dB和(42.09±9.96)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7)。(5)14例患儿手术前后气骨导差分别为(36.26±5.56)dB和(21.70±3.80)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完壁式乳突切除术加鼓室成形术(11/14,78.57%)是最常用的手术方法。结论:病程越短,中耳胆脂瘤分级越低,提示早期发现的重要性。但先天性胆脂瘤隐匿性较强,病程即使在3个月内,胆脂瘤同样会对患儿听力及中耳结构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害。早期筛查方案可推荐听力筛查辅助颞骨CT检查,以利早期干预治疗。
郝津生陈敏刘冰杨扬刘薇张杰
关键词:听力下降儿童
儿科患儿双份血培养实践与效果评价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评价儿科患者双份血培养对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1 985例住院患儿血培养采集方式、采样前抗生素应用与血培养阳性情况,按照血培养采集方式分3个阶段,血培养单瓶阶段:患儿单送1瓶需氧瓶血培养;血培养双瓶过渡阶段:自相同的皮肤穿刺点抽取2份血液标本同时送检进行需氧瓶培养;双份血培养阶段:自不同的皮肤穿刺点各抽取1份血液标本同时送检进行需氧瓶培养,抽取2份血培养的间隔时间应尽量〈5 min。3个阶段的阳性率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3个阶段阳性率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所有检验分析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个阶段血培养采集之前80%以上患儿都用过抗生素。真阳性率方面,各阶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43,P〉0.05),各阶段真阳性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假阳性菌株常见的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假阳性率方面,血培养单瓶阶段高于双份血培养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1,P〈0.05)。结论对于儿童(不包括新生儿)双份血培养可以降低血培养假阳性率,起到鉴别血培养污染的作用。
刘冰迟巍董方聂晓璐彭晓霞刘钢
关键词:儿科阳性率
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前庭功能评价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对半规管功能的影响及SOM儿童的前庭功能。方法选取分泌性中耳炎患儿24例(中耳炎组),中位年龄8岁5个月,病程3~18个月,正常儿童12例(对照组),中位年龄8岁4个月,两组分别进行纯音测听及声导抗、前庭功能检查(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自发性眼震、冷热气试验),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中耳炎组患儿均为传导性听力损失,其中,轻度听力损失11例,中度听力损失13例,正常对照组纯音听阈及声导抗均正常;两组扫视试验、平稳跟踪试验、视动性眼震试验、凝视试验、自发性眼震结果均正常,冷热气试验结果示中耳炎组半规管轻瘫8例(33.33%,8/24),正常对照组0例,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耳炎组中,半规管功能正常与否患者在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与不伴眩晕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半规管功能受影响,且与性别、年龄、听力损失程度、伴或不伴眩晕无明显关系。
刘冰张杰陈敏崔春梅张莉姜苏敏
关键词:分泌性中耳炎前庭功能儿童
食管异物出血的治疗(附二例病例报告)
本文结合2例临床病例,探讨了儿童食管异物出血的临床特征、诊断技术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概述。
刘冰
关键词:病例分析
文献传递
高刺激率ABR与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高刺激率听性脑干诱发电位(ABR)在诊断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Vertigo of children,BPV)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BPV诊断标准,选取BPV的儿童60例和非BPV对照组20例。BPV组根据眩晕病程进展分为2周内眩晕发作组和无眩晕发作组。所有入组病例行听力学检查,对纯音测听听阈阈值、声导抗、高刺激率ABR进行比较,分析BPV及对照组之间听力学特征差异。结果(1)BPV组60例患儿及对照组20例儿童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结果全部正常,听力无显著性差异。(2)BPV组中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41.7%(25/60),正常对照组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0%(0/20),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BPV组中:2周内眩晕发作组和无眩晕发作组,分别进行高刺激率ABR检查:2周内眩晕发作组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63.6%(21/33),而2周内无眩晕发作者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14.8%(4/27),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高刺激率ABR与儿童BPV、尤其是发作期的BPV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张莉刘冰刘海红郑军陈敏姜苏敏张杰
关键词:儿童
儿童Turner综合征听力学特点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中国Turner综合征患儿听力学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Turner综合征的18例女性患儿,对其进行耳科学检查及听力学检查(纯音测听、声导抗及声反射阈)。结果18例患儿最小年龄5.5岁,最大16岁,中位数12.50岁。听力正常9耳,占25.00%;传导性耳聋15耳,41.67%,感音神经性聋12耳,占33.33%,其中全频感音神经性聋2耳,中频"U"型感音神经性聋6耳,高频听力下降4耳。对单体型/等臂型与嵌顿型不同核型间就听力损失表型进行χ2检验,P=0.98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导PTA及4k Hz骨导阈值与年龄进行一元线性相关分析,r值分别为0.564及0.606,相应P值均为0.000<0.01,统计学上具有极其显著差异。结论 TS综合征患儿染色体核型与听力损失表型间无相关联系。骨导PTA及4k Hz骨导阈值与年龄变化线性相关,即随着年龄增长骨导PTA及4k Hz骨导阈值均升高。故随着年龄增长,TS患者相对出现感音神经性聋的风险加大,且听力损失程度增加,建议TS患者长期随访,定期检查听力,及时给予相关治疗。
郝津生苏畅闫洁刘冰姜苏敏张莉李靖李颖刘海红张杰
关键词:TURNER综合征耳聋听力学
儿童中耳胆脂瘤JOS分期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杨扬肖潇陈敏郝津生刘冰刘薇张杰
儿童前庭神经炎的前庭功能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前庭神经炎患儿的前庭功能特点和前庭神经受累情况及其相关病因学特性和预后。方法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儿童医院25例诊断为前庭神经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14岁,中位年龄9.8岁。总结患儿的临床表现、听力学和前庭功能检查结果特点,通过病原学检查分析其发病前相关风险因素及预后。结果25例患儿均有旋转性眩晕症状,其中伴恶心、呕吐17例(68%,17/25),伴平衡障碍19例(76%,19/25)。20例患儿行病原学检测,12例阳性(60%,12/20),其中流感病毒B型6例、单纯疱疹病毒4例、巨细胞病毒1例、柯萨奇病毒1例。听力学检查:25例患儿纯音测听或游戏测听听阈均正常。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眼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oVEMP)、颈性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cVEMP)异常者分别为22例(88%,22/25)、12例(48%,12/25)和5例(20%,5/25),其中冷热试验+oVEMP+cVEMP均异常者4例(16%,4/25),冷热试验+oVEMP异常者7例(28%,7/25),仅冷热试验异常者11例(44%,11/25),仅oVEMP异常者1例(4%,1/25),仅cVEMP异常者1例(4%,1/25)。治疗后随访:1个月内眩晕、平衡障碍等症状及前庭功能检查完全恢复者21例,2个月内恢复者3例(年龄8~14岁),6个月恢复者1例(年龄13.9岁)。结论儿童前庭神经炎的临床症状以旋转性眩晕为主,多伴有呕吐和平衡障碍;其发病可能与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患儿听力正常,前庭检查中冷热试验、oVEMP的异常率较高,推测病变主要累及前庭上神经。小龄患儿前庭功能恢复快,大龄患儿前庭功能恢复较慢。
刘冰刘冰张莉李蓓陈敏张莉刘海红姜苏敏
关键词:前庭功能检查前庭神经炎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病原学检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