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沧
- 作品数:11 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国防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军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国企利益主体也应包括经营者──兼为郑卒同志补充
- 1998年
- 冯海沧
- 关键词:经营者国企改革经济利益社会成本
- 论国有股权的集中、分散与制衡——如何避免公司制改革成为国有资产的陷阱被引量:4
- 1998年
- 论国有股权的集中、分散与制衡——如何避免公司制改革成为国有资产的陷阱□冯海沧传统的国有企业改造为规范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成本和收益起着比较关键的作用,政府显然认为这一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成本,从...
- 冯海沧
- 关键词:国有股权国有资产公司制改革企业
- 规范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关系——兼为高鸿业教授擂鼓
- 1995年
- 高鸿业教授在《内部文稿》1995年第3期发表的《再论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文中提出,通过妥善解决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此思路简洁明确,避免了在产权问题上的纠缠不休,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笔者感到高文观点尚有欠缺和未充分论证之处。下面笔者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一、什么是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高文认为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利益分歧普遍存在,构成所代关系的主要内容。但我认为规范的所代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其主要内容和质的规定性是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利益统一,而不是其利益分歧。
- 冯海沧
- 关键词:代理人所有者规定性对立统一关系国有企业
- 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中的实用主义原则被引量:4
- 2004年
- 美国文化向来注重实际,讲究功利,渗透着浓厚的功利气息,根源于移民社会的拓殖年代和主要依靠贸易立国的民族传统。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也成为以后200多年美国对外交往的明显特征,指导着美国的国际危机管理。克林顿前总统在《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中提出:仅仅依靠营造行动,是不能出现我们所谋求的那种国际环境的。
- 冯海沧
- 关键词:国际危机管理伦理原则功利原则意识形态
-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历史回顾与现实启示——学习十六大“重要战略机遇期”论断的思考
- 2003年
- 十六大报告指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党中央对新世纪头二十年我国战略形势的判断,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依据,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科学认识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总结中华民族历史上面对战略机遇期的经验教训,对我们紧紧抓住现实机遇期具有重要启示。
- 冯海沧
- 关键词:十六大报告小康社会建设民族精神
- 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中的经济因素
- 2005年
- 经济因素对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目标、方式与手段有很强的影响与制约 ,总体上看 ,经济安全与繁荣是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目标 ,经济实力则决定了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方式 ,经济手段是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经济因素对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影响 ,可以更好地把握美国国际危机管理的规律 ,为世界和平和我国国家安全服务。
- 冯海沧
- 关键词:危机管理
- 论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国际战略的关系被引量:8
- 2005年
- 美国国际危机管理与国际战略具有密切联系。国际战略指导、制约国际危机管理,国际危机管理对国际战略进行调整与完善,并日益成为国际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有机结合与良性互动是美国国家利益得到最大限度实现的重要保证。
- 冯海沧
- 关键词:危机管理美国国家利益良性互动
- 高瞻远瞩 经纶千秋——周恩来可持续发展思想探析
- 1998年
- 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七十年代后期以来,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早在50年代初期,周恩来在领导、组织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逐步摸索、总结、提出了一系列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与主张,初步形成了早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周恩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显著的人民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即关心人民的生活需求、谋求广大人民的长远利益是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出发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为动力,保持经济、人口、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发展是其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周恩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展这一思想,对于落实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邱英汉冯海沧
- 关键词:周恩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
- 论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被引量:7
- 1998年
- 冯海沧
-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营者人力资本产权
- 激励约束机制与企业体制改革
- 1996年
- 在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着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鉴于所有者(国家)和代理人(厂长、经理或董事长)的经济目标难以一致,如何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强有力的监控系统,便成为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激励约束机制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必然产物,是所谓"委托—代理"关系的主要内容。
- 冯海沧
- 关键词:激励约束机制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改革所有者企业经营者资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