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江菊
- 作品数:24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 浅析空白刑法中的补充规范及其溯及力
- 2006年
- 刑法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刑法规范,空白刑法中的补充规范对构成要件起补充说明作用,在地位上应属于刑法的间接规范;补充规范的变更引起刑法的变更,两者具有同步性;由补充规范的变更引起的溯及力问题,应坚持从旧兼从轻原则。
- 冯江菊
- 关键词:空白刑法从旧兼从轻
-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案例教学法在刑法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刑事案例的选取应从针对性、典型性、新颖性、适宜性、启发性五个特征进行把握;在运用刑事案例教学时,应将课堂传授与多样实践相结合,以课堂传授为主。
- 冯江菊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刑法教学
- 国际刑事法院被害人保障机制及其借鉴被引量:6
- 2008年
-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正式生效宣告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常设性的国际刑事法院的诞生。《规约》及其附件对被害人权益的保护给予了充分的保护,包括被害人诉讼参与权、知情权、人身权和隐私权获得保护的权利及获得赔偿的权利等,具有全面性、充分性及保障性的特点。考察国际刑事法院对被害人权益的保障措施,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被害人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冯江菊
- 关键词:《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被害人
- 重塑权威:构建公众参与型刑事司法的基础解读
- 2013年
- 近年来,我国司法信用缺失、司法公信力不足的事实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从羁押期间的"躲猫猫"事件,到对判决的民意指责,再到判决的执行难,申诉、上访问题突出,都充分表明了司法信用的危机。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利于推动司法民主、促进司法公正和提升司法公信力。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司法有明确的宪法依据、暗合的历史传统、迫切的现实需求和积极的政策支撑。
- 冯江菊
- 关键词:刑事司法公众参与
- 论共同犯罪案件中死刑限制的根据被引量:2
- 2010年
- 对共同犯罪的严惩使得对其适用死刑又存在过度报应的情况。无论是从报应论出发还是功利论出发,都为限制共同犯罪案件中的死刑适用提供了理论根据;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和严重的死刑适用状况则为共同犯罪案件中的死刑限制提供了政策根据和现实根据。
- 冯江菊
- 关键词:共同犯罪死刑限制
- 司法大众化的解读与提倡——人民司法的本意回归被引量:2
- 2009年
- 一段时期以来,司法职业化成为司法改革的主流话语,代表着司法改革的方向。在司法职业化的语境下,司法大众化似乎已不合时宜。然而,近年来司法改革实效却不尽人意,司法离人民群众渐行渐远。因此,当前应着力加强司法大众化理念贯彻。司法大众化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司法大众化与司法精英化并不矛盾。要想使司法大众化理念落到实处,就必须构建一种合理的、人民能够有效参与的长效机制。
- 冯江菊
- 关键词:司法大众化纠纷解决
- 个人信用征信与保护的冲突与平衡被引量:3
- 2010年
- 个人征信行业和制度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市场交易安全的保障,其本质要求个人信用信息的开放和共享,而个人信用信息的私密性的特征决定了个人信用征信机制的构建与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冲突不可避免。可以说,个人信用隐私权的适度限制与个人征信信息的适当公开,二者的平衡与协调是个人征信体系建立成败的关键问题。在个人信用信息的征集、管理及使用过程中,都应注重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平衡。
- 冯江菊
- 关键词:个人信用征信
- 新媒体背景下新闻热点案件的法学课堂嵌入问题探究
- 2015年
- 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促生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也是网络舆论的重要推动者。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法学教育不能与社会脱节,新闻案件适时嵌入法学课堂教学,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引导青年的理性参与,既能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又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冯江菊
- 关键词:新闻热点法学教育社会参与
- 论刑法中的对合犯罪被引量:3
- 2006年
- 对合犯在大陆刑法中属于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但在将此概念引入我国刑法理论时,却与我国的共犯理论产生了冲突。因此,有必要跳出我国刑法中的共犯理论体系,将包括对合犯在内的具有对合关系的一类特殊的犯罪即对合犯罪单独归类进行探讨。在犯罪构成上,对合犯罪具有犯罪客体同一性、客观对合性、主体依存性及主观对应性等特征。对合行为在我国刑法中主要表现为买卖行为、渎职、失职行为与一定违法行为间的对合行为及其他对合行为。对于对舍犯罪的处罚主要有对合双方行为都是犯罪和仅对合一方行为构成犯罪两种模式。
- 冯江菊
- 关键词:共犯对合犯刑法
- 公众的司法参与权研究——以刑事司法为话语领域
- 2013年
- 公众刑事司法参与权,是指公众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刑事司法活动,以影响和制约刑事检察活动和刑事审判活动,监督刑事司法权力行使,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权利。在我国,公众参与刑事诉讼主要包括四种情况,即作为当事人的参与、作为司法辅助者的参与、作为司法决策者的参与和作为检察监督者的参与。基于现有公众参与刑事司法的困境,应加强司法信息公开、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规范人民监督员制度及健全司法反馈机制。
- 冯江菊
- 关键词:刑事司法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