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文韬

作品数:4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专利
  • 10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动脉
  • 10篇瓣膜
  • 9篇血管
  • 8篇血管支架
  • 6篇可降解
  • 6篇加载
  • 6篇封堵
  • 5篇心室
  • 5篇心脏
  • 5篇心脏瓣膜
  • 5篇粒子图像测速
  • 5篇脉动流
  • 5篇瓣叶
  • 5篇测试设备
  • 4篇动脉瓣
  • 4篇室间隔
  • 4篇室间隔缺损
  • 4篇室间隔缺损封...
  • 4篇腔体
  • 4篇缺损

机构

  • 4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四川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2篇樊瑜波
  • 42篇冯文韬
  • 31篇王丽珍
  • 22篇姚杰
  • 21篇杨贤达
  • 6篇丁希丽
  • 5篇王亚伟
  • 4篇刘洋
  • 3篇储照伟
  • 3篇郭萌
  • 3篇李舟
  • 2篇蒋文涛
  • 2篇孙安强
  • 2篇张海波
  • 2篇李晋川
  • 2篇邓小燕
  • 2篇陈君楷
  • 2篇王莹
  • 2篇田山
  • 1篇王雪

传媒

  • 8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力学学报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6篇2024
  • 6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4篇2020
  • 9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介入型主动脉瓣粒子图像测速的组合式固定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介入型主动脉瓣粒子图像测速的组合式固定装置,涉及入型主动脉瓣体外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领域;所述的组合式固定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的进口管和出口管均包括进口端,管体和出口端;进口管的管体末...
樊瑜波杨贤达冯文韬王丽珍冯成龙姚杰
文献传递
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疲劳测试装置
本发明公开一种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疲劳测试装置,包括左心室模拟腔,室间隔模拟片与右心室模拟槽。左心室模拟腔置于右心室模槽内,且侧壁开口安装室间隔模拟片。室间隔模拟片中心开孔,用来安装封堵器。上述左心室模拟腔顶部设计有压力输...
樊瑜波冯文韬杨贤达王丽珍姚杰冯成龙
文献传递
一种血管支架的复合加载装置、疲劳测试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支架的复合加载装置、疲劳测试设备及方法,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血管支架的复合加载装置包括:内皮层,呈圆柱形;所述内皮层的内部具有第一腔体;血管壁层,呈圆柱形;所述血管壁层套设在所述内皮层的外表面;所述内皮...
樊瑜波冯文韬王丽珍姚杰丁希丽杨贤达唐笑兰欧阳鑫
一种用于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疲劳测试的压力输送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疲劳测试的压力输送系统,包括水泵、储液槽、阻力阀、连接管路与缸体,用于为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疲劳测试设备提供高频周期性类正弦波状压力。其中,缸体和储液槽与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疲劳测试设备相连;...
樊瑜波冯文韬杨贤达王丽珍姚杰冯成龙
一种负泊松比可降解血管支架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泊松比可降解血管支架结构,以弥补现有技术对于可降解血管支架设计上的不足,属于医疗器械领域。该血管支架结构由内凹六边形基础结构单元沿支架环向和轴向排列构成,其材料为可降解材料。所述血管支架结构是基于可降解...
樊瑜波王丽珍高元明王亚伟冯文韬
文献传递
一种具有可调节固定结构的粒子图像测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可调节固定结构的粒子图像测速装置,涉及心血管支架类医疗器械体外粒子图像测速技术领域;包括进口管,出口管,水槽和螺纹螺栓;所述的水槽后面板上设有开口,出口管分成两段,分别粘合固定在后面板的内外侧壁。同时...
樊瑜波杨贤达冯文韬王丽珍冯成龙姚杰
文献传递
一种血管支架疲劳测试的近生理脉动流加载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血管支架疲劳测试的近生理脉动流加载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血管支架疲劳测试的近生理脉动流加载装置包括:模拟血管,具有用于放置待测支架的检测段;所述模拟血管内适于流通有模拟液;加载装置,内部具有多段模拟...
樊瑜波冯文韬王丽珍姚杰王亚伟杨贤达欧阳鑫唐笑兰
文献传递
体外溶血实验回路储血装置的血流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
2024年
目的心血管医疗器械的研制过程中,评测器械对血液的损伤情况尤其重要。现有体外溶血实验的储血装置存在空气血液接触界面,同时流动停滞区域大,可能会产生额外损伤的溶血结果。为降低体外溶血实验中储血装置造成的血液损伤影响,本研究设计出一种新型构型的储血血袋。方法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软件建立5种容积相同,具有不同几何特征的充盈状态血袋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仿真,计算分析各个血袋模型内流体速度场、流线、流体涡旋和流动停滞等情况,选取最优构型;最后制作最优构型血袋实物,通过体外粒子测速成像(PIV)实验得到实际流速等数据,进一步验证血袋内血流动力学结果。结果血流动力学计算结果显示,所有血袋最大速度均为1 m/s,但30°菱形血袋和45°菱形血袋流场的涡流区域明显减少,同时血流停滞面积也有效减小,由80%降低至约20%,有效降低了储血装置对血液的损伤,PIV实验结果与此形成较好对照。结论本研究设计出的储血血袋具有血液流动均匀、流动滞留区小、血液与空气隔绝等特点,可有效提高体外溶血实验的准确性。
李舟唐笑兰许政樊瑜波冯文韬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最优构型软件仿真
中空封闭型微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微针的操作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空封闭型微针,所述中空封闭型微针包括以下部件:微针主体,内部成型有用于容纳药物的腔体;所述微针主体的前端呈尖端状;所述微针主体的外径在由前端向尾端方向上先逐渐增大,再逐渐减小;在所述微针主体的外表面上设...
王丽珍杜鑫王莹冯文韬姚杰樊瑜波
文献传递
基于离体猪心的具有二尖瓣解剖结构和动力学响应的体外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研制适用于介入式二尖瓣的体外模拟实验系统,能够较真实地模拟二尖瓣位置复杂的生物力学环境,为研发二尖瓣介入器械提供关键性实验和性能评测技术平台。方法本研究根据体循环等效物理模型连接猪心-主动脉的顺应性腔-阻尼器-储液腔搭建体循环的流体通路,并利用往复泵以猪心外部加压的方式驱动心室壁运动模拟心脏的舒张和收缩。其中,离体猪心的制备须结扎新鲜猪心左右两侧冠脉,并用特制的连接装置连接左室流出道和左心房;此外,由于离体猪心的个体差异需要根据每个猪心的心室壁阻尼调整往复泵的驱动曲线。结果根据体循环等效物理模型,主动脉顺应性腔体积分别为350 m L,左心房储液腔体积2500 m L。由离体猪心搭建的具有二尖瓣解剖结构和动力学响应的体循环流体通路再现了左心的生理血流动力学,即主动脉压力为120/80 mm Hg,心输出量为1~5 L/min,并允许实时观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开闭状态,并能支撑介入器械的实时操作。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的开闭结果与生理一致,高速视频记录了瓣膜从完全打开到完全关闭的全部过程。结论该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再现左心生理血流动力学的体外模拟,可以对介入式二尖瓣进行介入过程体外模拟实验和血流动力学体外检测实验。
唐笑兰冯文韬李舟武靖博左辉樊瑜波
关键词:左室流出道心室壁心输出量视频记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