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敏
- 作品数:15 被引量:241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临床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共69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随机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23例)、常规治疗联合断路的小脑顶核电刺激(假治疗组,23例)及常规治疗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治疗组,23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时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睡眠质量,并记录小脑顶核电刺激不良反应。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其中治疗4周时治疗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假治疗组(P=0.000,0.000);与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4周时PSQI评分均降低(P=0.000)。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良好,可以作为辅助康复治疗方法之一。
- 刘四维关敏李宝金李程高强
- 关键词:卒中睡眠障碍小脑深部脑刺激法
- 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被引量:40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运动再学习训练对脑卒中急性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方法共64例脑卒中急性期(病程≤14 d)偏瘫患者随机接受脑卒中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32例)以及在此基础上联合运动再学习训练(观察组,32例),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价量表(FMA-Balance)、改良Rivermead移动指数(MRMI)和改良Barthel指数(m BI)评价训练前后运动功能。结果 6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康复训练,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仅少数患者训练后偶有轻度疲劳感,休息后缓解。与训练前相比,训练后两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00)、MRMI评分(P=0.000)和m BI评分(P=0.000)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训练后观察组患者FMA-Balance评分(P=0.031)、MRMI评分(P=0.013)和m BI评分(P=0.049)亦增加。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运动再学习训练有助于运动功能的康复。
- 关敏刘四维李宝金李程屈云
- 关键词:卒中偏瘫康复
- 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功能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通过调查在五一二汶川地震中受伤的脑外伤伤员,以了解地震后脑外伤患者的功能状况特点。方法调查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外科及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共计38例,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患者脑损伤严重程度;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定认知功能;使用改良Ashworth法评定肌张力;采用Bobath三级平衡分级评定平衡功能;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调查数据分析后发现,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平均年龄为46岁,男女比例为1.9:1;轻度脑损伤27例(占71.1%),中度脑损伤4例(占10.5%),重度与极重度脑损伤共7例(占18.4%)。对非昏迷地震伤员进一步调查后发现,偏瘫等运动控制障碍者有7例(占22.6%),失语5例(占16.2%),认知功能障碍20例(占64.5%),关节活动度下降13例(占34.2%),肌张力障碍11例(占28.9%),肌力下降14例(占45.2%),坐位平衡功能障碍12例(占50%),立位平衡功能障碍21例(占87.5%),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障碍34例(占89.5%)。结论地震后脑外伤伤员功能障碍有其特殊性,有必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地震后脑外伤康复治疗体系,从而根据地震伤员特点给予科学的康复管理及治疗。
- 高强贾程森关敏何成奇
- 关键词:地震脑外伤伤员
- 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0
- 2009年
- 目的:评价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37篇中文文献共3 697名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穴位刺激疗法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为1.38,95%CI(1.28,1.49),Z=8.38,P<0.01];治愈率也优于对照组[RR为2.56,95%CI(2.15,3.04),Z=10.70,P<0.01]。结论: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 何竟郑敏何成奇蓝群屈云高强王玲杨永红关敏
- 关键词:中风后遗症穴位疗法吞咽障碍循证医学
- 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个体化的桥式运动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0例发病2-12周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运动治疗组(A组)和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8周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B组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个体化桥式运动强化训练较常规运动治疗能更显著地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高强关敏奚颖魏清川何成奇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桥式运动康复
- 任务导向性序列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障碍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索验证任务导向性序列训练(task-oriented circuit therapy,TOC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康复训练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配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项目,对照组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一对一的指导模式,而试验组在训练过程中采用TOCT模式。干预周期总共4周,并在干预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分别在干预前、训练4周结束时(干预后)及随访时对患者步行能力采用脑卒中运动评定量表(Motor Assessment Scale,MAS)和功能性步行能力评分(Functional Ambulation Category Scale,FAC)进行评估。干预前和随访时采用SF-36健康调查简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卒中部位、步行能力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在步行能力相关评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提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MAS:Z=-3.220,P=0.001;Z=-4.703,P<0.001。FAC:Z=-2.447,P=0.014;Z=-3.249,P=0.001)。两组患者SF-36评分于3个月随访时较干预前均存在一定的提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Z=-6.674,P<0.001)。干预与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与康复训练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论 TOCT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训练的效果显著,在提升患者步行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方面较常规康复训练模式更具优势。
- 关敏程舒海刘四维马惠高强
- 关键词:脑卒中
- 运动治疗及针刺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与平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0
- 2010年
- 目的:观察运动治疗及针刺对急性期(发病<7d)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对83例发病7d内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为4组:运动治疗加针刺组(A组)、单纯运动治疗组(B组)、单纯针刺组(C组)和药物治疗组(D组)。分别于入组时、治疗第8次后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第8次后,A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C、D组,B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C、D组,C组各项评分明显优于D组(P<0.05),A、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运动治疗及针刺治疗相结合能显著地改善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
- 高强关敏何成奇吴志刚
-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运动疗法针刺康复
- 电动起立床强化训练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电动起立床强化训练对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12月58例视神经脊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电动起立床强化训练,30 min/次,1次/d;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治疗8周后采用徒手肌力检查、Berg平衡量表、改良Bathel指数评定两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试验组各考核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康复训练相比较,电动起立床强化训练可显著提高视神经脊髓炎患者下肢的肌力、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关敏刘四维何成奇
- 关键词:视神经脊髓炎康复治疗
- 小组循环训练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脑卒中是一类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典型的神经系统疾病,是我国成人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常见疾病[1],也是导致成年人长期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超过200万,每年死于脑卒中者约150万。在所有脑卒中存活的患者当中有,70%~80%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和谐[3-4]。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5-6],运动疗法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7]。
- 刘四维杨美关敏高强
- 关键词:脑卒中任务导向性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任务导向性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康复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7
- 2020年
-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目前中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200万,其中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后较长时间内,因脑卒中所导致的偏身运动功能障碍,需要依赖他人协助才能完成各种日常生活活动[1]。针对脑卒中所导致的偏瘫,国内外康复治疗从业者提出了为数众多的治疗方法,其中任务导向性训练(task-oriented training, TOT)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报道,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相对于其他治疗方法,TOT对脑卒中后偏瘫的恢复训练更具疗效[1—3]。
- 刘四维关敏高强
- 关键词:脑卒中后偏瘫运动功能障碍任务导向性训练神经系统疾病日常生活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