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厚杰
- 作品数:21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武汉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甲状腺良性病变超声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癌18例原因分析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超声检查误诊为甲状腺癌的原因,提高超声检查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误诊为甲状腺癌的18例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占我院同期收治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129例)的13.95%。主要表现为颈局部压痛8例,体检发现颈部淋巴结增大4例,呼吸不畅、吞咽困难及左颈肿物各3例。入院后均经甲状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单发及多发各9例;病灶直径2.0~5.0 cm,少部分结节纵横比>1;边界光滑、清晰,无钙化,内部呈低回声,有或无血流信号。超声检查均误诊为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为甲状腺囊肿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桥本甲状腺炎2例。结论当甲状腺病变良恶性表现相互叠加并存时,超声较难明确诊断,确诊需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
- 李新华倪厚杰
- 关键词:甲状腺肿甲状腺结节误诊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
- 血管内治疗对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高信号血管征筛选的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成像高信号血管征(HVS)筛选的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AIS患者74例,均为发病>24~72 h、MRI示存在HVS、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且伴有小核心梗死体积。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标准药物组(48例)和联合治疗(血管内治疗联合标准药物)组(2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发病至完成MRI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静脉溶栓比例、进展型卒中比例及临床预后。对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分析。良好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血流重建成功定义为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2 b^3级。结果(1)联合治疗组发病至完成MRI时间短于标准药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6.4,41.3)h比30.0(11.3,59.8)h,P<0.05];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年龄、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SPECTS、NIHSS评分、静脉溶栓、进展性卒中、TOAST分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联合治疗组患者中,心源性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比例分别为11.5%(3/26)和88.5%(23/26);卒中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中位时间为38(11,58)h,且分布于48 h内的比例为73.1%(19/26);血流重建成功(m TICI分级2b^3级)率为92.3%(24/26)。(3)联合治疗组无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5%(3/26),出院时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死亡者。联合治疗组良好预后率高于标准药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5%(23/26)比54.2%(26/48),P<0.
- 刘文华梅俊华潘晓峰郭章宝段振晖倪厚杰唐坤朱明辉万小林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
- 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患者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后死亡的预测因素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性卒中(vertebrobasilar occlusive stroke,VBOS)患者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endovascular mechanical thrombectomy,EMT)后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接受EMT治疗的急性VBOS患者,收集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根据术后90 d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对两组人口统计学和临床资料比较,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EMT术后9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47例患者,中位年龄62岁,男性34例(72.3%),中位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16分,42例(89.4%)血管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2b/3级),12例(25.5%)在术后90 d内死亡。单变量分析显示,死亡组基线NIHSS评分[26(21~28)分对12(5~23)分;Z=-3.165,P=0.00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61%±11.82%对72.20%±12.09%;t=-2.137,P=0.033)、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10.54±7.17对4.98±3.57;t=-2.393,P=0.017)以及SICH发生率(25.0%对2.9%;χ^2=5.627,P=0.018)显著高于生存组,而淋巴细胞百分比(12.00%±9.04%对20.67%±10.39%;t=-2.429,P=0.015)显著低于生存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基线NIHSS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OR)1.24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46~1.318;P=0.038]、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OR 1.278,95%CI 1.002~1.630;P=0.049)以及发生有症状颅内出血(OR 5.088,95%CI 1.065~38.718;P=0.046)为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基线NIHSS评分、高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以及发生有症状颅内出血是急性VBOS患者EMT术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
- 刘文华段振晖郭章宝唐坤万小林倪厚杰朱明辉
- 关键词:卒中椎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栓切除术
- 细胞外基质凝胶支架与嗅鞘细胞体外生物相容性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体外研究细胞外基质凝胶支架与新生大鼠嗅鞘细胞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利用自备的细胞外基质凝胶支架分别建立二维与三维的培养体系,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和MTT法研究嗅鞘细胞在ECM凝胶支架中的形态特点、生长与增殖的情况。结果:本实验观察到在2种培养体系中嗅鞘细胞均生长良好,尤其在三维培养体系中细胞密度和胞体体积大于对照组,支架内嗅鞘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展现了更好的形态特征。MTT法检测二维培养体系中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吸光度值,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体外ECM凝胶支架与嗅鞘细胞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由两者构成的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复合体有可能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
- 刘娜张誉倪厚杰杨二方唐洲平
- 关键词:生物支架嗅鞘细胞生物相容性
- TAS与TRS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比
- 2017年
- 对比分析TAS与TRS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接受超声体检的15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性出血、月经失调、停经、痛经、闭经、腹部疼痛、腹部包块等,对所有患者先进行TAR检查,再进行TRS检查,最后经术后病理结果验证。患者通过TR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TAS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科疾病的检查中,采取TRS的诊断准确率明显优于TAS,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李新华倪厚杰
- 关键词:TASTRS妇科疾病
- 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惠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灯盏花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显著(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患者血液高凝状态,较单纯前列地尔用药具有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 倪厚杰李新华
- 关键词:灯盏花素前列地尔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血液流变学指标
- 小球囊联合长鞘半逆行开通在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急性串联病变患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 探讨小球囊联合长鞘半逆行开通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高级卒中中心2018年5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4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40例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小球囊联合长鞘组18例和PEARS技术组22例。PEARS技术依次按照保护(Protect)—球囊扩张(Expand)—抽吸(Aspiration)—取栓(Revascularization)—支架(Stent)的顺序处理颈动脉串联病变,小球囊联合长鞘为在PEARS技术基础上利用小球囊和长鞘的特点减少操作步骤。记录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以及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血管成功再通率、首次血管成功再通率、术后90 d良好预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2分)率、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小球囊联合长鞘组患者股动脉穿刺至血管再通时间少于PEARS技术组[(66±31) min比(104±3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83,P=0.001)。小球囊联合长鞘组的首次血管成功再通患者比例与PEARS技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8比10/22,χ~2=2.903,P=0.088)。小球囊联合长鞘组首次血管成功再通的13例患者中,7例病变部位为起始端串联颈动脉末端闭塞。两组间的基线资料、血管再通成功率、术后90 d良好预后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小球囊联合长鞘半逆行开通可尝试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串联病变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尤其是颈内动脉起始端和末端急性串联病变患者,期待未来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明确。
- 郭章宝伍文波许项前倪厚杰唐坤刘文华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颈内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血管内治疗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7年
-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病人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2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常规组(146例)与联合组(146例),常规组给予阿司匹林(100 mg/d)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75 mg/d)治疗。治疗前、治疗后2周,比较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周,两组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联合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可以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小板的聚集率,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更好的疗效。
- 段发亮黄从刚倪厚杰闵强黄乔春吴京雷王远宋平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血小板聚集率
- Ⅶ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采用Ⅶ型胶原酶构建大鼠脑出血模型,研究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变化规律。方法: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造模后12h、1d、3d及7d,采用HE染色及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血肿周围组织病理及神经细胞变化规律。结果:造模后灶周组织主要表现为红细胞逐渐崩解吸收、炎症细胞浸润、病灶中央神经细胞液化坏死;星型胶质细胞在出血伊始即出现增生,7d时增生最活跃;神经元在各时间点均表现为死亡。结论:Ⅶ型胶原酶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可模拟人类原发性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
- 杨洁倪厚杰唐洲平
- 关键词:脑出血病理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
- 脂肪干细胞侧脑室定向移植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
- 2011年
-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侧脑室定向移植改善脑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ADSC,于移植前48h用Brdu抗原标记。另取大鼠制备尾状核脑出血(ICH)模型,将建模后的大鼠分为2组,ADSC组于建模后48h定向右侧脑室移植标记的ADSC,对照组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在完成ICH建模时及移植后1、3、7、14、28d等时间点,对两组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rdu阳性细胞及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分化情况,按照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试剂盒的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按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试剂盒说明检测VEGF的表达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体外ADSC具有分化为成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的能力。在移植后3、7、14d,ADS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免疫双荧光检测显示,Brdu标记的ADSC在大鼠脑组织内存活并且向病灶部位迁移,部分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TUNEL检测显示,移植后3d时ADSC组凋亡细胞数目明渺少于对照组(P〈0.05)。移植3d后,ADSC组VEGF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侧脑室定向移植的ADSC在脑损伤病灶周围可以存活,并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移植后ADSC可抑制细胞凋亡,分泌VEGF促进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 陈娟胡晓晴谢雪微刘永明刘娜曾文高倪厚杰王书新骆翔唐洲平
- 关键词:脂肪干细胞脑出血神经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