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占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柱凝胶法与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对微柱凝胶法(MGT)与凝聚胺法(MPT)交叉配血试验中结果不符的标本进行分析和处理。方法应用微柱凝胶卡和凝聚胺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配血不合的受、供血者进行抗体筛检和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3910例次交叉配血试验中,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39例,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36例。将微柱凝胶法配血不合的标本用凝聚胺法复检,主侧不合3例,次侧不合4例。结论应用微柱凝胶技术交叉配血试验,假凝集以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会导致配血困难,结合凝聚胺法交叉配血试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鉴别凝集的性质,并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更有利于临床输血安全。
- 余占明马国丽李丽
-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抗生素应用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调查并研究药物联用后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效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利用K-B法对本院2005年12月-2006年12月鉴定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并筛选出49株铜绿假单胞耐药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检测其3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与喹偌酮类的加替沙星联用后的FIC指数。结果:加替沙星与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吡肟联用均有协同和累加作用,抗菌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对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联合用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 方颖王亚男范琳余占明马国力
- 关键词:抗生素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药敏
- 锌原卟啉(ZPP)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研究应用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为了开拓特异性较高新的恶性肿瘤诊断指标;方法采用国产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对我院3000多例恶性肿瘤、良性肿瘤、血液病及其它不同疾病,及300例正常人进行血液锌原卟啉观察研究。并按不同疾病分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后用统计学t值检验处理,求出P值。结果恶性肿瘤ZPP值最低;其次良性肿瘤、增生性疾病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其它疾病;而贫血、MDS、白血病较正常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炎症及其它疾病,虽然较正常人不同程度增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贫血、MDS、白血病锌原卟啉增高的主要是因继发缺铁性贫血铁代谢障碍所致,尤其对Hb、MCH正常时,早期铁缺乏期更有价值。恶性肿瘤有20%继发缺铁时锌原卟啉也呈不同程度的增高,待铁代谢恢复正常时,锌原卟啉明显下降。因此,做锌原卟啉测定时,必须要同时兼做Hb测定,排除失血所致锌原卟啉相对增高。同时上述结果随着疾病进展,锌原卟啉又有监测疾病发展、预后的效果。结论本科研打破传统锌原卟啉仅限贫血、铅中毒、原发卟啉病诊断及鉴别的实用价值,对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有特别重要意义,为临床开拓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指标。
- 余占明佟凤芝李丽王永才李晓兰赵成艳
- 关键词:锌原卟啉恶性肿瘤
- 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检测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肝硬化患者(ChildA级12例,ChildB级20例,ChildC级18例)、20例慢性乙肝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测定其血浆D-D和Fib水平。结果肝硬化Child分级三组之间血浆D-D含量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Fib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各组与慢性乙肝组相比,血浆D-D和Fib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各组血浆D-D和Fib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浆D-D和Fib水平与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观察血浆D-D和Fib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指导临床用药治疗,对预后估计有重要参考价值。
- 余占明米宏斌
- 关键词: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