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浙生
- 作品数:68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克拉霉素与环丙沙星联合应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 :采用平板法培养细菌生物被膜 ,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 ,银染法快速鉴定细菌生物被膜 ,噻唑蓝 (MTT)比色法测定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结果 :1/16、1/4MIC克拉霉素可显著增加1/4、1/2MIC环丙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菌活性。结论 :克拉霉素与环丙沙星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作用。
- 张文元杨亚冬唐靓盛清何浙生
- 关键词:细菌生物被膜铜绿假单胞菌克拉霉素环丙沙星合用噻唑蓝
- 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防治的研究进展
- 2004年
- 杨亚冬张文元何浙生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免疫防治革兰氏阴性菌
- 大肠杆菌O_(157):H_7的分离筛选与实验诊断
- 2002年
- O157:H7菌株是新近认识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的主要菌株.自198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以来,全球许多国家相继发生该菌感染及暴发流行,成为新的凶险传染病之一.国内自1987年首次分离到O157:H7以来,许多地方已发现该菌株.
- 张文元杨亚冬何浙生
- 关键词:大肠杆菌大肠埃希氏菌埃希氏杆菌属胶乳凝集试验PFGE增菌液
- 68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药物抗性分析被引量:1
- 1999年
- 作者对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间收集的杭州和嘉兴临床医院分得的68株大肠埃希氏菌,作了对喹诺酮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和复方磺胺类等11种抗菌药物的抗性频度研究。发现其抗药性已呈现迅速递增趋势,在β-内酰胺类药物中更为明显。从研究中表明,不同地区患者中检出的大肠埃希氏菌在某些药物抗性上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了不仅应注重国内外抗药动态,从临床角度来说,更应从当地菌株抗性现状出发,以菌株药敏报告为主要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和抗菌药物。研究还提出一些常规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等,仍不失为抑杀大肠埃希氏菌的有效抗菌药物。
- 盛清王满琴何浙生
-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药物抗性
- 这个春天,我们预防禽流感
- 2004年
-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在分类上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包括甲、乙、丙(也称A、B、C)3个型别.流感病毒可引发人类、禽类和动物类的"流行性感冒",其中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亚型(如H2N1、H2N2、H7N7等).它们以鸡、鸭等禽类病毒贮存,宿主可以感染人类,早年已有若干先例.而此次出现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
- 何浙生
- 关键词:禽流感病原体
- 捉拿非典型肺炎的“真凶”之战
- 2003年
- 当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国外称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e-vere Acnte Respiratory Syn-dome,SARS)以席卷全球之势,先后在亚、欧、美等地19个国家和地区发病蔓延。由于其出现比较突然,引起世界各国的忧虑和关注。而产生这一切的重要因素之一。
- 何浙生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重症急性呼吸道综合征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
- 浙江毛蚶及其养殖水质粪大肠菌群污染的动态观察
- 2000年
- 本文选择人粪大肠菌群作为卫生指示细菌,细菌连续3年对浙江近海自北至南20个毛蚶养殖点及其水质,进行不同季节定点动态观察。结果证明,养殖海水中大肠菌群阳检率在80%以上;毛蚶阳检率在97%以上,按当前国内生食贝类养殖水质标准,超标率为41.3%。
- 何浙生王满琴毛文祥潘幸福吕贤善黄普元
- 关键词:毛蚶粪大肠菌
- 浙江毛蚶携带肠道致病菌的种类及其检出频度研究
- 2000年
- 本文报道了对浙江普陀海域,象山港、三门湾海域,黄岩海域等主要毛蚶养殖点的100份毛蚶检样的肠道致病菌携带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80%)、溶藻性弧菌(68%)、非01群霍乱弧菌(41%)、河弧菌(27%)、拟态弧菌(21%)、海鱼弧菌(10%)、霍和斯弧菌(5%)、致伤弧菌(4%)、费尼斯弧菌(3%)、梅氏弧菌(2%)、此外尚有嗜水气单胞菌(7%)、温和气单胞菌(6%)、类志贺邻单胞菌(9%)、副伤寒沙门氏菌(1%)、并对其卫生学意义作了分析,提出了安全利用浙江毛蚶的建议。
- 何浙生潘幸福吕贤善黄普元王满琴毛文祥
- 关键词:毛蚶肠道致病菌
- 基因破译与检测
- 2005年
- 基因破译伴随新世纪钟声的敲响,美国科学家路易斯宣布首次发现了控制人类生物钟的基因。原来在自然界里,生物的生命活动也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周而复始地进行,形成了一定的节律,何时睡觉、何时吃饭,好似均有无形的时钟在控制着。路易斯揭开了这个奇怪节律的面纱,他报告了一个家庭内连续4代20多人,均在近黄昏时上床深睡,次日凌晨2点起身下床,患了"家庭超前睡眠状态综合征",后经检查发现,这些人员细胞中的第2号染色体末端一个叫hper2的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了上述异常行为。
- 何浙生
- 关键词:染色体科学家脱氧核糖核酸生物钟
- 霍乱弧菌小川型在人胆汁中存活和变异及其血清型别转换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追踪观察霍乱弧菌小川型流行株在离体人胆汁样本中的存活和L型变异状况 ;探索小川型在其抗体作用下对转换为稻叶型的发生频度和对Ctx基因的影响。方法 对保存染菌胆汁样本进行细菌和L型测数、鉴定。以抗体软琼脂法诱导血清型别转换 ;以蔗糖半固体平板检测细菌趋化性。用PCR和测序法比较转型前后的肠毒素基因改变。结果 在 2份染菌人胆汁中 ,发现 1份存活达 2 2年 ,其总菌数为 2 5× 10 3个 /ml,其中L型构成比为 3 2 %。 3株小川型流行株在人胆汁及抗体作用下 ,转换为稻叶型发生频度为 2 %~ 6% ;酶切电泳显示转型前后其Ctx基因图型相似 ,经CtxAB测序后 ,差异≤ 7Nt(7/ 12 2 6) ,显示有一定的变异。 3株转型前后细菌的化学趋化性未见显著改变。结论 为霍乱弧菌在某些患者胆囊中长期存活而成为慢性带菌者提供了实验依据。为阐明霍乱弧菌可在患者体内发生血清型别转换充实了科学数据。
- 盛清凌志强王满琴何浙生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霍乱弧菌胆汁存活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