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善蒙
- 作品数:95 被引量:108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天台宗的实相论与道家的“道”——圆教之圆在佛教义理结构中国化中的体现
- 2017年
- 天台宗阐述建构"诸法实相论"是在早期佛教"三法印"的基础上,对大乘佛教继承和发展。"诸法实相"作为大乘佛教区别于二乘法的实相印,其中对于假与空的圆融与中国传统中道家对于"道"有无一体的描述可以进行比对。尽管"道"与"实相"实在性本不同,但是从由诸法讲实相,由万有讲道的方法看,两者相似。
- 卢涵何善蒙
- 钟泰“《庄子》取象于易”说浅探——以《逍遥游》篇疏解为中心
- 2019年
- 作为近代《庄子》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钟泰对于《庄子》的诠释,可谓颇具特色。尤其是在其后期作品《庄子发微》中,钟泰直接把庄子哲学的内核落实在"内圣外王"之上,由"内圣外王"来建构整个庄子哲学的系统。并且,在这种建构中,《周易》成了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按照钟泰的说法,《庄子》是"揭《周易》之奥旨"。钟泰从文字训诂角度出发,将"逍遥游"三字训读为"消摇游",认为"消"谓消其习心,"摇"谓动其真机,"游"即浮游意,先有与汩偕出之"浮"的不沉溺,而后有意为与齐俱入之"游"的自由。而在《逍遥游》篇具体内涵的讨论上,钟泰在"消摇"处,以鲲鹏为主,通过"象"将《周易》的结构和时空观融入庄学,从而确定庄子之道在鲲鹏;在"游"处,钟泰以无己为主,通过"意"将《周易》之德与庄子之道合一,将儒家"德"之有与庄学"道"之无合于鲲鹏之大。因而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最终境界的揭示上,钟泰对于《庄子》诠释的儒家化倾向是极其明显和特别的。
- 何善蒙卢涵
- 走访“三一教”
- 2002年
- 莆田,一座闽中地区的文化名城,古往今来,出了不知多少的仁人志士、名儒大员。直到今天,莆田依旧是福建省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而且,保留了许多具有闽越地区传统特征的民俗文化,近年来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研究团体到莆田进行传统文化的考察。
- 何善蒙
- 关键词:民俗文化传统文化民间信仰社会功能
- 情性与教化:以董仲舒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1
- 2017年
- 阴阳是万物的基本属性,人的本性也不例外,也必然包含阴阳两个方面,人之质的阴阳则表现为性和情。董仲舒以阴阳来阐释性情的基本思路,是以其天人相副的观念为前提的。以阴阳论性情,这是董仲舒对于性情关系的最具有影响力和特殊性的理论形式,此种观念也构成了两汉关于性情看法的基本倾向。而就其现实的理论旨趣来说,董仲舒所重者乃是在于基于这样的性情关系的讨论,最终为社会教化(尤其是对于人的欲望的教化和引导)确立一个扎实的根基。教化成善是董仲舒关于人性理论的关键所在,本性只是一种可能性。既然人之质之中有善有恶,要成善,就必须去除恶质,这就需要教化。而教化需要王者来实行,这是天意所决定的,离开王者的教化,人之质中的善质是无法体现出来的,因此善也没有办法达到。
- 何善蒙
- 关键词:阴阳性情教化《春秋繁露》
- 从心学到心态学:阳明心学的当代转换
- 2016年
- 传统的复兴是当前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如何从中国传统中找到应对当下各种问题的思想资源,已成为传统研究者面临的重要问题。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来说,阳明学在今天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来说都是如此。本文立足于现代性转换的需要,从现代人的心态角度出发,试图从阳明心学中找到适合当代心态学需求的思想资源。如果可以实现从心学到心态学的有效转换,那么就意味着阳明心学所具有的当下的意义的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阳明心学对于今天,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纠正现实的作用。
- 何善蒙李栅栅Wang JingqiongJoshua Mason
- 关键词:心学良知知行合一
- 王弼“性其情”浅释被引量:2
- 2006年
- 王弼是魏晋玄学理论的主要开创者,以其《周易注》、《老子注》、《老子指略》、《论语释疑》,倡道家之旨,创以无为本之玄学思辨体系。于玄学思想而言,王弼有创基之功,而就情感理论而言,王弼之功绩亦不容小觑。王弼在其玄学理论论述过程中对于情感理论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倡言“性其情”,主“圣人有情”,对于中国哲学的情感理论(尤其是魏晋情论)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以下将结合王弼的“贵无”之说,对其情感理论做简要的梳理。
- 何善蒙
- 《大人先生传》:阮籍矛盾、苦闷一生的写照被引量:9
- 2009年
- 在写于其晚年的《大人先生传》一文中,阮籍描绘了"士君子"、"隐士"、"薪者"和"大人先生"等四种人格意象。对于这四种意象所代表的意义,历来有颇多的解释,比如,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中认为这四种意象,很有可能是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四种观点。但笔者以为,作为其晚年的作品,阮籍在这里所做的,极有可能是对其一生的回顾、总结。"士君子"、"隐士"、"薪者"三者则是代表了阮籍一生不同阶段的精神状态,"大人先生"则是阮籍的精神归宿所在。而矛盾和苦闷之情,则充满着阮籍的一生,成为他一生的基调。
- 李琦峰何善蒙
- 关键词:阮籍苦闷精神境界
- 《中庸》的君子观——以《中庸章句》为基础被引量:1
- 2016年
- "君子"作为儒家道德修养的传统追求,是除了"圣人"以外可以凭借诚心修身而逐一践行的最高人格目标。《中庸章句》既然上承"道统之学",其中对于"君子之学"的探讨又注入了宋代新儒学的血液。天命之性在前,诚心明善在后,百倍其功而行之,而渐入中庸清明之境。《中庸章句》中对于"君子之道"的探讨,既是对传统儒家君子人格的传承,又是宋代新儒学理论构建的骨架。
- 何善蒙楼闻佳
- 关键词:《中庸》君子
- 《老子》论治国被引量:3
- 2014年
- 先秦诸子,虽然就其理论的形态来说,精彩纷呈,各有主张,由此而形成了诸子百家之自由精神世界。然而,在百家各异的背后,我们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诸子的基本意旨是大体一致的,即如何在礼崩乐坏的社会之中重新建立社会秩序,使得社会回归到理想的状态,由此而来,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源于先秦诸子的中国思想形态为何具有最为典型的实践性特点,以及最为明显的对于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 何善蒙
- 关键词:《老子》治国先秦诸子社会秩序实践性特点诸子百家
- 明清易代之际的批判理学:再论吕留良理学思想的基本定位被引量:1
- 2022年
- 以往对于吕留良理学思想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以“尊朱辟王”来概括其思想立场。实际上“尊朱辟王”的说法并不合适,因为这样的解释是比较含糊的,不能很准确地表达吕氏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吕氏本身对于自我身份的认同以及吕氏思想的基本价值倾向。有鉴于此,对于吕氏理学思想的概括可以视为“批判理学”,这样更能体现处于明清易代之际以遗民身份自限的这样一种具体的理学思想形态。吕氏理学思想显然是批判王学的,但是又跟一般意义上的朱子学不一样,这是由于吕氏所处的特殊生活氛围和身份意识所决定的。
- 何善蒙
- 关键词:吕留良明清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