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巧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神经内镜经鼻入路粘膜瓣制作电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内镜经鼻入路粘膜瓣制作电刀,包括绝缘杆(1),在该绝缘杆(1)的尾部设有高频电刀标准接口(2),在该绝缘杆(1)的前部设有裸露部分(3),裸露部分(3)的形状为针状,其尖端为圆盾结构。本实用新型有...
- 肖顺武邓海波张学军付巧
- 文献传递
- 护理学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开发被引量:6
- 2008年
- 虚拟现实技术已逐渐进入到科学的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介绍我院护理系自行研究开发的护理学虚拟实验室的研发背景、设计方案、结构功能及其强大教学优势,探讨虚拟实验室实验教学的深远影响及其应用前景。
- 邓仁丽梁园园付巧郑喜兰付其刚
- 关键词:虚拟实验室护理学实验教学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手术配合与仪器管理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主要介绍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在我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情况及该手术的配合管理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例行HIFU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前后观察。结果:通过HIFU治疗后120例未再出现症状;60例打喷嚏、流涕次数减少,鼻塞减轻;20例原有症状少许改变。结论:HIFU是目前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 付巧李莉郭雪
- 基于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护理美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医学、护理模式的转变,医疗和护理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的范畴。护士的形象及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护理效果。美是人人追求和向往的,护理工作者面对的是身心倍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她们需要美的抚慰。如何培养护理人员和护理专业学生对美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使其在工作中能主动去追求,
- 夏同霞曹恩凤邓仁丽郑喜兰付巧李媛媛
- 关键词:教学方法护理美学
- 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1
- 2008年
- [目的]观察体验式教学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培养护生关爱能力的有效途径。[方法]在护理系2006级本科学生《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课后调查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97.6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理解"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树立整体护理观;97.6的学生认为有利于提高沟通、表达能力;98.4的学生认为能引导换位思考,促进人文知识内化及关爱能力的生成。[结论]体验式教学有利于护生关爱能力的培养。
- 伍彩红江智霞赵玲芳杨德芬张咏梅袁晓丽权明桃陈凌云付巧荣燕
-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护生关爱能力
- 护理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9
- 2008年
- 目的制定我校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学习质性研究方法。方法运用质性深度访谈法对大学校长、护理部主任、护理系主任、不同年资护理教师及优秀学生代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制定出适合我校护理本科生的培养目标。结论培养目标应与时俱进,研究和制订适应未来的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对护理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质性研究法对制订适应社会需要的培养目标意义重大,可以推广。
- 邓仁丽江智霞梁园园蔡亮容张咏梅付巧夏同霞
- 关键词:护理
- 一种俯位用乳房保护垫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俯位用乳房保护垫,包括橡胶底垫,所述橡胶底垫的上端设有合成革外层,所述橡胶底垫和合成革外层上共同设有凹槽,所述合成革外层的侧壁上设有弹性带,所述橡胶底垫和合成革外层的侧壁中共同设有中空腔,所述合成革外...
- 邓海波李光雪付巧安光发
- 文献传递
- 一种开颅手术脑棉片存放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颅手术脑棉片存放装置,包括:储液盒,包括储液盒体和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储液盒体内的空间分隔成多个第一子空间,第一子空间适于放置脑棉片,在储液盒体上部设有第一开口线孔,第一开口线孔适于放置脑棉片的显影...
- 田豪袁明赵茂晶高文君邓海波付巧
- 文献传递
- 自主设计性实验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了解对护理本科生实施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效果。方法运用《护理学基础》设计性实验问卷调查表对设计性实验前后教学效果进行调查。结果设计性实验前后教学效果有差异,设计性实验后学生在创新精神、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加工信息以及实验课印象五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学基础》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与创新精神。
- 邓仁丽段佳忠江智霞夏同霞付其刚郑喜兰付巧
- 关键词:护理教学设计性实验护理学基础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程序化配合与仪器的管理被引量:1
- 2009年
- 鼻内镜手术是近年开展的一种鼻科微创新技术,其优越性在于清除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正常鼻腔鼻窦粘膜和鼻腔的正常生理功能。以最小的创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该手术不但要求医生具有精湛的技术,对护理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配合鼻内镜手术,如何应用、管理鼻内镜手术器械,达到满意的疗效,是我们医护人员面临的新课题。结合我们开展鼻内镜手术10多年的经验,谈谈这方面的体会,从而加深认识。
- 李莉蒋永琼付巧
- 关键词:鼻窦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