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6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佛山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琳
作品数:
11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杨铭
北京大学药学院
肖苏龙
北京大学药学院
林伟
北京大学
徐志栋
北京大学药学院
林伟
北京大学药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专利
2篇
会议论文
2篇
科技成果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主题
7篇
活性
4篇
原子
4篇
杂环
4篇
氢原子
4篇
化合物
4篇
成盐
3篇
新化合物
3篇
抑制剂
3篇
异喹啉
3篇
喹啉
3篇
HIV
2篇
制剂
2篇
新靶标
2篇
抗HIV
2篇
抗HIV-1...
2篇
抗癌
2篇
抗癌活性
2篇
分子
2篇
靶标
2篇
HIV抑制剂
机构
9篇
北京大学
作者
9篇
于晓琳
8篇
杨铭
4篇
林伟
4篇
肖苏龙
2篇
李敬云
2篇
周田彦
2篇
徐志栋
2篇
林伟
1篇
庞瑞芳
1篇
王敏
1篇
王文
1篇
张新祥
1篇
朱树梅
1篇
王保怀
1篇
张礼和
传媒
1篇
第八届海内外...
1篇
2007年全...
年份
1篇
2007
2篇
2006
3篇
2004
1篇
2003
2篇
2002
共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具有抗HIV-1活性的异喹啉新化合物
式(I)化合物:其中:R<Sub>1</Sub>代表COR<Sub>3</Sub>,CONHR<Sub>3</Sub>,其中R<Sub>3</Sub>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环烷基、杂环、单-(C<Sub>1</Sub>...
杨铭
林伟
于晓琳
文献传递
具有抗HIV-1活性的异喹啉新化合物
式(I)化合物:其中:R<Sub>1</Sub>代表COR<Sub>3</Sub>,CONHR<Sub>3</Sub>,其中R<Sub>3</Sub>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环烷基、杂环、单-(C<Sub>1</Sub>...
杨铭
林伟
于晓琳
文献传递
以核酸分子识别为基础的HI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的研究
杨铭
张礼和
林伟
肖苏龙
于晓琳
周田彦
徐志栋
王敏
朱树梅
王文
基于近期阐明的HIV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选择了HIV Tat 蛋白与TAR RNA的结合激活病毒转录这样一个关键环节,以HIV TAR RNA三碱基突起部位为新的靶标。据小分子与核酸相互作用中的分子识别,设计了...
关键词:
关键词:
HIV
核酸
分子识别
靶向HIV Tat-TAR的抑制剂活性评价新方法的研究
我们通过对该课题组自行设计的以TAR RNA为靶的β-咔啉系列、异喹啉系列、海藻糖系列和博莱霉素系列等化合物抑制Tat反式激活活性的评价验证了该方法的普遍应用性.对这些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侧链末端胍基取代以及适...
于晓琳
关键词:
异喹啉
海藻糖
博莱霉素
分子模拟
毛细管电泳
靶向HIV Tat-TAR的抑制剂活性评价新方法的研究
在HIV生命周期中,病毒反式激活蛋白Tat与反式激活应答序列TAR RNA的识别与相互作用是HIV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关键环节.根据Tat对TAR分子识别的关键因素以及TAR RNA序列具有高度保守和相对不易变异的特性,建立...
于晓琳
杨铭
关键词:
HIV
抗病毒活性
药物筛选
文献传递
基于病毒基因转录、调控机制探索新靶标及其新型抑制剂的研究
杨铭
张新祥
王保怀
周田彦
肖苏龙
徐志栋
于晓琳
该项目致力于HIV复制周期中的分子识别研究,为发现抗HIV的新靶标及其新型抑制剂,探索新途径。基于近期阐明的HIV基因转录、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选择了遗传上相对稳定的HIV TAR RNA、Tat蛋白为新的靶基因,通过...
关键词:
关键词:
HIV
TAR
RNA
TAT蛋白
抑制剂
基于病毒基因调控机制,以TARRNA为新靶标HI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正>HIV 的快速变异和遗传异质性,是抗艾滋病药物研制中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因而迫切需要根据 HIV-1生命周期的关键环节继续寻找、发现抗 HIV-1药物的新靶点。根据近期阐明的 HIV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发现对 HIV...
张春雷
袁德凯
何梅孜
庞瑞芳
于晓琳
林伟
杨铭
文献传递
具有抗HIV和抗癌活性的3-位取代的β-咔啉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组合物和用途
式(I)化合物:其中:R<Sub>1</Sub>代表COR<Sub>4</Sub>,CONHR<Sub>4</Sub>,其中R<Sub>4</Sub>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环烷基、杂环、单-(C<Sub>1</Sub>...
杨铭
林伟
于晓琳
肖苏龙
李敬云
文献传递
具有抗HIV和抗癌活性的3-位取代的β-咔啉新化合物
式(I)化合物:其中:R<Sub>1</Sub>代表COR<Sub>4</Sub>,CONHR<Sub>4</Sub>,其中R<Sub>4</Sub>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环烷基、杂环、单-(C<Sub>1</Sub>...
杨铭
林伟
于晓琳
肖苏龙
李敬云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