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涛

作品数:12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武汉化工学院化工与制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8篇卟啉
  • 5篇LB膜
  • 4篇光谱
  • 3篇聚集态
  • 2篇铜离子
  • 2篇谱表
  • 2篇离子
  • 2篇两亲性
  • 2篇聚集体
  • 2篇光谱表征
  • 1篇单分子
  • 1篇单分子膜
  • 1篇月季
  • 1篇月季花
  • 1篇皂化
  • 1篇溶剂
  • 1篇乳化
  • 1篇色素
  • 1篇生物膜
  • 1篇食用色素

机构

  • 12篇武汉化工学院
  • 7篇吉林大学
  • 5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2篇黄涛
  • 7篇王永强
  • 5篇梁映秋
  • 3篇李伯符
  • 2篇卢起来
  • 2篇马文展
  • 1篇胡建

传媒

  • 5篇武汉化工学院...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化学世界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精细化工
  • 1篇有机氟工业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3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羟基卟啉衍生物LB膜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被引量:5
1999年
研究了两种具有两条脂链的羟基卟啉在气液界面上的成膜性能及其LB膜。UV-Vis光谱表明,两种卟啉在LB膜中的聚集态不同,卟啉环上脂链和羟基呈对称取代时形成J-聚体,呈同侧取代时形成氢键聚集体。利用偏振UV-Vis吸收谱测定了LB膜中卟啉环的取向。结果表明,侧链和羟基的相对位置对环的取向没有影响,但影响膜中平均分子截面积的大小和环间的距离,因而影响膜中分子的聚集态。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梁映秋
关键词:LB膜紫外可见光谱卟啉类化合物
卟啉与花生酸混合LB膜研究
1998年
研究了具有四条长脂链的卟啉与花生酸混合物在气液界面的成膜性及LB膜.结果表明,卟啉与花生酸混合可形成稳定的单层膜,在混合LB膜中卟啉形成B带劈裂聚集体,花生酸的掺入对卟啉分子的有序排列和聚集作用没有影响.利用偏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了膜中卟啉环的取向.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
关键词:卟啉花生酸LB膜光谱分析膜材料
铜(Ⅱ)离子嵌入卟啉单分子膜的实验研究
1999年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两种具两条十六烷氧基链的两亲卟啉(cis-P2和trans-P2)的单分子膜的Cu2+嵌入作用.两种卟啉单分子膜在膜/液界面均能嵌入Cu2+,嵌入速率取决于膜中卟啉分子的排列和聚集态,Cu2+较易嵌入形成J-聚体的trans-P2,而嵌入形成氢键聚集体的cis-P2较慢.
黄涛
关键词:卟啉单分子膜LB膜铜离子生物膜
卟啉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聚集态被引量:4
1998年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具一个(P1)、两个(cisP2和transP2)、三个(P3)和四个(P4)十六烷氧基链的卟啉在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中的聚集态,结果表明卟啉的存在状态受侧链的数目和相对位置所控制.据与Cu2+络合反应速率进一步分析了卟啉在胶束中的相对位置,其中P4以B带劈裂聚集体稳定存在于胶束内,P1和transP2被胶束增溶,卟啉环位于或接近于界面.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李伯符梁映秋
关键词:卟啉聚集态表面活性剂
胶束体系中卟啉的聚集性质的UV-Vis光谱表征
1998年
运用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5,10,15,20-四(对十六烷氧基苯基)卟啉(THPP)在十二烷基硫酸钠(CDS)溶液中的聚集状态和存在环境,结果表明THPP以有组织的B-带劈裂聚集体稳定存在于胶束内,中性缓冲电解质可作为该体系光谱测量的辅助探针。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李伯符
关键词:胶束体系卟啉光谱
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与性质研究被引量:31
1997年
研究了月季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在0.1%盐酸-乙醇或5%盐酸溶液中易于提取,并得到粉状暗红色素,得率9.2%,该色素属花青苷类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对热,阳光和紫外光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黄涛卢起来
关键词:月季花理化性质提纯色素天然色素食用色素
卟啉在混合溶剂中的聚集态研究
1997年
运用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研究了5,10,15,20四(4十六烷氧基苯基)卟啉(THPP4)在四氢呋喃水中的聚集态及混合溶剂配比、温度等对聚集的影响.当水中四氢呋喃(THF)含量适当时THPP4可形成B带劈裂聚集体,这种产生强激子作用的聚集是由溶剂极性所引起.利用变温技术可以获得THF水的最佳配比,即水中THF的体积分数为0.1时THPP4聚集最完全,分子激子作用最强.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李伯符梁映秋
关键词:卟啉混合溶剂
十八碳羧酸异丁酯-10-硫酸钠的合成
2005年
研究了十八碳羧酸异丁酯-10-硫酸钠的合成工艺.十八碳羧酸与异丁醇的摩尔比为1∶1.2,在135~140℃酯化1 h,得到的十八碳羧酸异丁酯在一定温度下硫酸化后,用纯碱中和即得十八碳羧酸异丁酯-10-硫酸钠.
胡建黄涛马文展
关键词:硫酸化
两亲性卟啉在LB膜中的聚集态的光谱研究
1997年
运用UV-vis的吸收光谱研究了5-对羟基苯基-10,15,20-三对十六烷氧基苯基卟啉(THPP3)在LB膜中的聚集态,LB膜的Soret带劈裂为两部分即红移吸收(441um)和兰移吸收(397um)而Q带保持不变。Soret带的劈裂是膜中卟啉分子聚集体的Bππ*激子态之间的共振作用的结果。通过偏振吸收试验讨论了膜内分子取向,提出了B-带劈裂聚集体的区域结构模型,计算了聚集体的结构参数。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李伯符梁映秋
关键词:卟啉两亲性LB膜聚集态
两亲性卟啉LB膜的Cu^(Ⅱ)离子嵌入作用被引量:16
1999年
研究了带一个脂链三个羟基( T H P P1)及三个脂链一个羟基( T H P P3)的两种卟啉的单层膜及 L B膜的 Cu2+ 离子嵌入作用。 Cu2+ 嵌入速率和程度取决于膜中卟啉环的取向、分子排列和聚集态。膜中卟啉环较为平躺、排列较疏松、形成 J聚体的 T H P P1 可快速完全地金属化,而 T H P P3 在膜中形成 B带劈裂聚集体,环较直立,排列紧密有序, Cu2+ 的嵌入缓慢且不完全。
黄涛王永强田永驰李伯符梁映秋
关键词:两亲性铜离子卟啉LB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