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光 作品数:43 被引量:146 H指数:6 供职机构: 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多孔重建钽棒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多孔金属钽棒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2年4月收治的采用髓芯减压联合多孔重建钽棒内固定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26髋)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术后Harris评分显著优于术前(P<0.05);有2髋在术后随访14个月时发生股骨头坏死塌陷,改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末次随访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6.2%。结论:髓芯减压联合重建钽棒内固定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满意。 蒋煜文 黄明光 李飞 赵洪斌 杜庆钧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钽棒 内固定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对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27例,经颅多普勒超声仪测量并记录全部患者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治疗前后双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27例共计59个颈椎间盘接受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疗效优良率为88.9%。治疗后双侧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反映血管顺应性和血管弹性的搏动指数、反映血管舒缩和阻力状况的阻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血供,增加椎动脉血流量,对于因椎基底动脉血供不足所致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殷海东 张新梅 黄明光 陈伟 杜庆钧 宋洋 杨若冰关键词:髓核成形术 颈性眩晕 颈椎病 椎动脉 超声检查 术前股四头肌训练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股四头肌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集ACL重建患者60例,其中对照组30例术前行6周对症处理治疗,治疗组30例行6周对症治疗的同时行股四头肌... 宋洋 黄明光 杜庆钧关键词:股四头肌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疗效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强化术后再骨折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椎体强化术(椎体成形PVP和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行经皮椎体强化术的171例患者,其中再发椎体骨折19例27个椎体(A组),未再发骨折152例作为对照(B组)。所有患者获得随访6~16个月,平均13个月。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骨水泥注入量、测量椎体前缘椎体高度及Cobb角变化等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再次手术前、后第1天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结果 16个椎体发生在PVP术后相邻椎体(84.2%),其中9个椎体术后2个月内发生;骨水泥向椎间盘渗漏在A、B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强化术在再骨折术前、后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发生具有一定危险因素,椎体强化术可以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同时应该加强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蒋煜文 刘海峰 黄明光 李飞 赵洪斌 张佩霞 陈伟 杜庆钧关键词:骨质疏松 椎体成形术 椎体后凸成形术 再骨折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个体化选择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选择对置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总结2006年3月~2008年9月手术治疗的27例LenkeⅠ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根据术中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选择方法不同,全部病例可分为标准置钉组(A组)14例和个体化置钉组(B组)13例。术前2组病例的年龄、冠状面Cobb角、T5-T12后凸Cobb角、柔韧性和顶椎旋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标准置钉组术中均采用文献推荐的进钉点选择方法,而个体化置钉组则根据术前CT预先设计出的进钉点来指导术中的进钉点选择。结果术后2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固定节段、Cobb角矫正率和顶椎去旋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个体化置钉组的置钉准确率要明显高于标准置钉组(P〈0.01)。结论个体化选择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椎弓根螺钉进钉点能提高术者的置钉准确率。 殷海东 苏培强 彭焰 黄明光 杜庆钧 黄东生关键词:骨螺丝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经胫骨双隧道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手术方法的可靠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取异体股薄肌及半腱肌肌腱反折编织形成六股或八股移植物,采用关节镜下胫骨双隧道、股骨单隧道及界面螺钉固定方法行ACL重建手术32例... 杜庆钧 黄明光 殷海东关键词: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关节镜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支架固定术16例临床护理 2005年 张佩霞 郭秋 黄明光关键词:骨盆骨折 外支架固定 临床护理 尿液颜色 卧床时间 腰椎小关节突局部封闭治疗慢性腰痛33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7年 临床上,慢性腰痛的患者约占骨科门诊患者的1/3左右。慢性腰背疼痛是导致55岁以下青壮年丧失工作能力的首要原因。这种疼痛症状时好时坏、反反复复,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本病治疗方法虽多,但价格较高,且治疗效果多不理想。我科对33名慢性腰背疼痛患者采用腰椎小关节突局部封闭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良好,且操作简单、风险较低。现报告如下。 蒋煜文 刘海峰 黄明光 曾秋涛关键词:腰痛 慢性 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2015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住院接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髓核摘除组25例,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末次随访时疗效。结果:传统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35 min,术中出血量90 m L,平均随访10.2个月,疗效优良率为72.0%,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12.0%。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110 min,术中出血量60 m L,平均随访10.7个月,疗效优良率为89.7%,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为3.4%。统计学分析证实: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小于传统髓核摘除组(P=0.02)。末次随访时,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组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髓核摘除组(χ2=7.92,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结合游离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减少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突出复发。 殷海东 张新梅 黄明光 陈伟 杜庆钧 宋洋 杨若冰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 等离子消融 髓核摘除 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临床对比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经伤椎与跨伤椎万向钉置钉固定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予跨伤椎置4钉固定,观察组予经伤椎置6钉固定,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像学参数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影像学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Cobb角及椎管前缘高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远期丢失率、内固定丢失率、术后矫正率以及术后面积改善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置6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增强内固定的稳定性,有利于患者术后矫正,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李飞 蒋煜文 黄明光 曾秋涛关键词:脊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