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惠萍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B类科技/社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5篇大学生
  • 3篇道德
  • 3篇高校
  • 2篇大学生思想
  • 2篇当代大学生
  • 2篇政治
  • 2篇社会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教育
  • 2篇90后
  • 1篇大学生道德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大学生思想政...
  • 1篇当代大学生道...
  • 1篇道德情感
  • 1篇道德意志
  • 1篇信息传播
  • 1篇信息传播方式
  • 1篇信息传播模式
  • 1篇学科

机构

  • 9篇福建工程学院

作者

  • 9篇黄惠萍
  • 1篇邢建华
  • 1篇郑建岚

传媒

  • 2篇福建工程学院...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发展研究
  • 1篇新闻战线
  • 1篇中国西部科技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陕西教育(高...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学生道德认识差异现象探析
2006年
本文对大学生道德认识差异的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消除大学生道德认识差异,形成正确道德认识的途径。
黄惠萍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培养探析
2012年
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方面的现状总的来说是良好的,但存在的问题也很令人担忧。而道德意志不仅是衡量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的培养是必要的,同时可以通过促进主动培养、制定激励机制和增强榜样作用三个途径加强培养。
黄惠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道德意志
高校学科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因素探析被引量:1
2016年
高校学科建设社会性、职业性因素的缺失,是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现状,也是造成学科在未来发展中不能具有较强可持续性的根本原因。在当今高校职业化发展新形势下,针对学科社会职业引导作用、社会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全面建设、挖掘可持续发展因素,是改变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现状的主要突破口,也是对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形成准确判断的必然条件。
黄惠萍
关键词:高校学科建设职业化可持续发展
“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析
2012年
针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联系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探讨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保障和教育内容,提出了改善的建议。
黄惠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保障
“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调查研究——以福建工程学院“90后”大学生为例被引量:2
2011年
以福建工程学院2009级"90后"大学生为例进行抽样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概括和分析,进而总结出"90后"大学生在理想信念、自主学习、政治关心、价值取向、道德修养、创新思维、心理健康以及网络应用等8个方面的特点。
黄惠萍郑建岚邢建华
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应对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自媒体的蓬勃发展改变了传统信息与知识的传播方式,受到人们青睐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状态、行为习惯和思想方式,这使得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对自媒体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其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影响,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对增强自媒体时代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和影响力都有重要意义。
黄惠萍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媒体时代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信息传播模式媒体内容
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能力探析被引量:1
2012年
道德行为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优劣的尺度。通过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能力存在的问题、道德行为选择的制约因素以及提高道德行为能力的途径进行探讨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黄惠萍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建构被引量:4
2009年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肩负的使命和重要课题。为了增强教育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在当前网络已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背景下,高校应重视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建构:加强网络技术平台建构即硬件建设;同时应加大网络教育队伍建构即软件建设。
黄惠萍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网络建构
略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特点及其培养
2009年
道德情感具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影响着高校大学生道德行为的选择,进而影响着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具有波动性与稳定性并存、内隐性与外显性并存、功利性与道义性并存的特点;同时其形成过程受生理心理因素、道德认知因素和周边环境因素3个方面的制约。因此,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离不开正确的思想指导,需要直接或间接的道德实践和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感要在正反比较中更加深刻,而且应是一种习惯性的情感。
黄惠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道德情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