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惠宁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相位
  • 2篇相位解缠
  • 1篇多传感器
  • 1篇多传感器数据
  • 1篇多传感器数据...
  • 1篇数据融合
  • 1篇聚束
  • 1篇聚束模式
  • 1篇感器
  • 1篇DEM
  • 1篇INSAR
  • 1篇INSAR技...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传感器数据
  • 1篇传感器数据融...
  • 1篇TERRAS...

机构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黄惠宁
  • 1篇刘源璋
  • 1篇梁昭阳
  • 1篇吴文豪

传媒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地理空间信息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TerraSAR-X卫星聚束模式数据干涉处理研究和分析
2011年
TerraSAR-X卫星可以向用户提供最高分辨率和高质量的遥感数据。TerraSAR-X采用有源相控阵天线,具备多种成像模式和多极化成像能力,可以获取地物细节信息,但成像模式也增加了干涉处理的难度。本论文主要讨论聚束模式的干涉处理问题。
黄惠宁吴文豪覃辉
关键词:TERRASAR-X相位解缠聚束模式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概述被引量:13
2010年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是一门新兴前沿技术。近年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已受到广泛关注,它的理论和方法已被应用到许多研究领域。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重点介绍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三个层次并对三个层次进行比较,最后论述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黄惠宁刘源璋梁昭阳
关键词:数据融合多传感器
InSAR技术基本原理及其数据处理流程被引量:7
2012年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极具发展潜力的空间观测技术,介绍了干涉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获取DEM的数据处理过程,并简单介绍合成孔径雷达的发展及其在各方面的应用。
黄惠宁覃辉
关键词:INSAR相位解缠DEM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