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之聪

作品数:6 被引量:81H指数:3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火灾
  • 2篇自然发火
  • 2篇矿井
  • 2篇矿井火灾
  • 1篇易燃煤层
  • 1篇运输胶带
  • 1篇束管监测
  • 1篇束管监测系统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数学模型
  • 1篇内因火灾
  • 1篇燃烧
  • 1篇燃烧特性
  • 1篇自然发火期
  • 1篇自燃
  • 1篇自燃三带
  • 1篇煤层
  • 1篇煤矿
  • 1篇井巷
  • 1篇矿用

机构

  • 6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6篇黄之聪
  • 5篇余明高
  • 4篇岳超平
  • 1篇刘克文
  • 1篇赵善扬
  • 1篇孙敏
  • 1篇陈云岫
  • 1篇竹宗元
  • 1篇蒋时才

传媒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炭学报
  • 1篇山西煤炭
  • 1篇西安矿业学院...
  • 1篇煤炭工程师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火灾预报参量波动规律及处理方法的研究
1999年
介绍了在松藻矿务局石壕煤矿TF-200型煤矿环境监测系统上,以增挂CO、O2等火灾预报参量传感器并配备专用微机及数据处理软件建立的煤自然发火时间预测系统,在观测割煤、放炮、外因火灾及工作面风量变化时,火灾预报参量的波动规律;提出了以拉依达法为基础的数据处理方法。现场数据处理实例表明,所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能消除火灾预报参量的异常波动数据,使火灾预报参量变化趋势曲线更具规律性。
余明高黄之聪岳超平
关键词:矿井火灾
预报煤矿自然发火的束管监测系统被引量:3
1999年
束管监测系统是预报采煤工作面自然发火趋势的有效手段。今介绍了束管监测系统预报自然发火的原理及适用范围,也介绍了新开发的KHY—3型隔爆式采区束管监测系统。它可直接安装于井下采区内,可单独采样分析,也可与矿井环境监测系统联网运行,适于我国大、中、小型煤矿作自然发火预报。
余明高黄之聪
关键词:自然发火矿井火灾束管监测煤矿
以氧指标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1998年
用煤升温氧化实验装置测定不同供氧浓度下煤样尾气中的O2,CO,C2H2等组份,绘出氧体特性曲线,由曲线标示的激烈氧化温度开始升高、激烈氧化速率开始降低作为判断煤氧化供氧是否充分的标准,划分不自燃带和可能自燃带的合理氧指标为18%;以激烈氧化阶段不在煤着火温度以下出现作为判断氧化窒熄的标准,划分不自燃带和可能自燃带的合理氧指标为5%或6%。
余明高黄之聪岳超平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数学模型被引量:53
2001年
为了更准确地预报煤层自然发火期 ,在总结前人对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根据煤与氧反应的热平衡方程导出了煤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及实验方法 ,提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解算模型 .经两个试验工作面观测验证 ,预测准确率达到 74 %~ 90 % ,说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是正确的 。
余明高黄之聪岳超平
关键词:数学模拟
矿用运输胶带在井巷内燃烧特性的研究被引量:5
1990年
一、前言 作为矿用运输胶带阻燃性能检验法来说,日本的国家标准中只采用了酒精喷灯燃烧法即小样燃烧试验法,而其它许多国家除此方法外还将胶带与滚轴的摩擦试验以及在实际规模的试验巷道内用丙烷加热原宽度胶带的燃烧试验作为标准检验方法来采用。 根据英国、西德井下胶带火灾的统计报告,虽然矿内所使用的胶带都是经小样燃烧试验认为是合格的,但仍然没有杜绝胶带火灾。因此,西德政府规定,必须进行接近井下条件的井巷燃烧试验。而在日本还未制定这种方法的检定标准,这方面的基础资料也极少。
驹井武井清武弘蒋时才陈云岫黄之聪
关键词:胶带矿用井巷燃烧
高硫易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预测
黄之聪余明高赵善扬刘克文竹宗元岳超平孙敏张学礼等
1.成果内容简介:该成果通过测定煤的表面氧化放热速率,建立了解算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数学模式及软件、实验方法和数据库,预测准确率达75%-86%。在松藻矿务局石壕矿应用中建立了灰色系统数学模式和软件,推算自然发火过程到冒烟...
关键词:
关键词:易燃煤层内因火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