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贞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寿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与血脂及长寿相关性的研究
- 背景: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作为LDL的受体参与乳糜微粒和VLDL及其降解产物在肝细胞中的清除,其主要在肝脏合成、分泌和代谢,参与脂质的运输、储存及排泄,有修复组织、抑制血小板聚集、...
- 魏贞
- 关键词:长寿人群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血脂水平长寿现象
- 文献传递
- 白细胞介素-10启动子多态性与巴马地区壮族长寿家系长寿的相关性
- 2014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 IL-10)启动子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巴马地区壮族长寿家系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 MGB探针基因分型技术检测广西巴马地区壮族长寿家系( BLF,n=1290)炎性因子IL-10启动子位点(-819C/T, rs1800871;-1082G/A, rs1800896)的多态性,并与该地区非长寿家系(BNLF,n=223)进行比较,探讨此两位点的多态性在巴马地区长寿中的作用。结果 BLF中IL-10 rs1800896 CC/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BNLF(9.77%vs 3.59%,P=0.003),BLF 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BNLF(5.04% vs 1.80%,P=0.002),逻辑回归分析显示 rs1800896 CC/CT 基因型与长寿相关联,( P =0.004, OR =0.344,95%CI =0.166-0.713)。rs1800871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家系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巴马长寿家系rs1800896 C携带者可能通过减缓炎性衰老进程而增加寿命。
- 黎海燕罗晓秋刘承武魏贞彭均华潘尚领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炎性衰老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对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长寿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对该地区521名壮族长寿老人(≥90岁,长寿组)和496名普通健康人(40~69岁,对照组)进行Ap0E基因分型,并检测血压、血糖及血脂(TC、TG、HDL—C和LDL—C)等指标。结果:(1)在研究人群中,ApoE基因型频率以E3/3为最高,E2/3、E3/4次之,E2/2、E4/4最低;长寿组等位基因ε2和基因型E2/X的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ε4和E4/X的频率均低于对照组,这些趋势无性别差异。(2)长寿组的TC、HDL—C和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TG水平低于对照组;组内分析发现,无论是长寿组或对照组、男性或女性.当基因型从E2/X向E3/3和E4/X变化时,血清TC及LDL-C水平逐渐增加,而TG水平逐渐减少.结论:广西红水河流域长寿人群富集ApoE优势基因型,并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现象的分子遗传学基础之一。
- 魏贞吕泽平潘尚领刘承武罗桓胡才友彭均华
- 关键词:载脂蛋白E类APOE基因多态性血脂
- 广西巴马地区长寿人群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广西巴马地区长寿群体与5-羟色胺转运体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5-HTTLPR/rs25531)的关系.方法:选取379例广西巴马地区90岁以上壮族长寿老人作为长寿组和284例同地区60岁以上普通健康壮族老人作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多态性,分析基因型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①长寿组5-HTTLPR基因型频率分别为SS 55.67%、SL34.83%、LL 9.50%,等位基因S和L频率分别为73.09%和26.91%(LA =20.45%,LG=6.4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3个等位基因(S,LA,LG)的频率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01).②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L分别和SS、SL存在统计学联系(P=0.001,OR=2.226,95%CI 1.374~3.608;P=0.039,OR=1.695,95%CI1.028~2.796).结论:5-HTTLPR多态在广西巴马地区的分布,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的遗传学基础之一.
- 孙临侠罗桓吴华裕钟艳华吴巾魏贞刘承武潘尚领黄敏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Val66Met与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血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红水河流域壮族长寿家系(HL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Val66Met(rs6265)多态性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RMS-PCR对HLF(n=1531)rs6265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当地非长寿家系(HNLF,n=600)及外地区(平果)长寿家系(PLF,n=662)和非长寿家系(PNLF,n=545)进行比较,分析基因型与血糖水平的关系及其在长寿中的作用。结果 (1)HLF rs6265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56.3%和43.7%,与其他家系的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总体上,平果地区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红水河流域,PLF中A的频率有低于PNLF的趋势,而HLF A频率则有高于HNLF的趋势;HLF基因型频率分别为GG 31.2%、GA 50.2%、AA 18.6%,与其他对照家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PLF GA/AA基因型携带者的血糖水平低于GG携带者(P=0.038)。(3)多元回归分析未发现各家系中血糖水平与基因型的相关性。结论 BDNF Val66Met多态性在红水河地区的分布有异于外地区,可能是该流域长寿的遗传学基础之一,但与血糖水平的关系不大。
- 吴巾吕泽平潘尚领肖丽萍吴华裕胡才友彭均华魏贞孙临侠罗晓秋刘承武
-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核甘酸多态性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