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期眼眶容积发育测量
- <正>目的:建立15岁以下儿童眼眶容积正常发育曲线,分析其发育规律。方法:采用螺旋CT技术,对110名1~15岁儿童进行检查,测量其眼眶容积并依据年龄绘制散点图,获得正常值。结果: (1)1岁时平均眼眶容积男孩为13.7...
- 魏楠孙丰源赵红唐东润杨振海
- 文献传递
- 儿童眼睑疾病对视觉发育影响的研究
- 目的: 内眦赘皮及先天性上睑下垂都是常见的儿童眼疾。内眦赘皮表现的假性内斜,常常引起临床斜视的误诊断。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危险因素,可造成视觉发育期内视功能不可逆的损害。目前内眦赘皮随年龄发育而呈现的具体发育...
- 魏楠
- 关键词:上睑下垂视觉发育
- 螺旋CT影像技术在眼眶容积测量中的应用
- 2007年
- 眼眶CT技术是目前眼眶容积测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其以CT扫描数据为基础,通过眼眶边界描绘,利用几何公式计算出眶腔容积,是一种可靠的眼眶容积定量测量方法。该技术不仅提供了正常眼眶容积的范围,准确性高,并为眼眶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数据,为眼眶手术的安全性和眼眶重建提供了形态学资料,已作为临床眼眶容积的常规检查。就该技术研究的现状、方式方法及前景做一综述。
- 魏楠孙丰源
- 关键词:螺旋CT眼眶容积
- 手术显微镜在眼眶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6年
- 孙丰源赵红魏楠林思勇张岩
- 关键词:眼眶手术手术显微镜手术入路基本方术式疾患
- 小儿眼眶发育影像及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
- 第一部分:应用CT测量正常儿童眼眶容积目的:建立15岁以下儿童眼眶容积正常发育曲线,分析其发育规律。
方法:采用螺旋CT技术,对110名1~15岁儿童进行检查,测量其眼眶容积并依据年龄绘制散点图。
结...
- 魏楠
- 关键词:眼眶容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眶距眼球突出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眼睑和眉弓部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 探讨眼睑和眉弓部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天津市眼科医院和天津市公安医院眼科自2003年5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64例眼睑和眉弓部毛母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和病理学特点.临床分析项目包括患者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发生部位、病史、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64例患者中,男性21例(32.8%),女性43例(67.2%);其中发病年龄1~ 10岁27例(42.1%),>10~ 20岁13例(20.3%),>20 ~30岁11例(17.2%),>30岁13例(20.3%).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或青少年的眉弓部和上眼睑,其中42例(65.6%)发生在眉弓部,18例(28.1%)发生在上眼睑,3例(4.7%)发生在下眼睑,1例发生在眼睑内眦部,无明显的眼位区别.临床主要表现为眉弓部或眼睑皮下缓慢生长的单发性肿物,呈圆形或结节状,边界清楚,触之较硬,无明显疼痛.48例病史在数月至1年.除1例肿瘤直径达到32 mm外,肿瘤最大直径为4~16 mm.肿瘤主要由数量不等的基底细胞样细胞和影细胞组成,瘤细胞小叶之间通常存在多核巨噬细胞性炎性肉芽肿.24例(37.5%)瘤体内可见不同程度的钙盐沉积;6例(9.4%)瘤体内含有骨化,1例肿瘤内合并有表皮样囊肿.1例肿瘤合并有同侧上肢皮肤的毛母质瘤.结论 毛母质瘤是一个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和影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通常伴有炎症反应、异物巨细胞、钙化或骨化.儿童和青少年上眼睑和眉弓部皮下触之较硬的肿块应考虑到毛母质瘤的可能性.
- 魏楠林锦镛王玉川
- 关键词:眼睑肿瘤炎症钙质沉着症
- 先天性眼皮肤黑变病合并脉络膜黑色素瘤一例被引量:4
- 2006年
- 患者男性,55岁,自出生起即有双眼“黑眼圈”,入院前1年自觉右眼视物模糊,视力逐渐下降,于外院就诊发现右眼球内有一肿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考虑为脉络黑色素瘤,于2005年8月1日入住我院。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国际标准神力表查裸眼视力,右眼视力0.7,左眼1.2;
- 魏楠孙丰源林锦镛
- 关键词:脉络膜黑色素瘤皮肤黑变病先天性裸眼视力右眼视力视物模糊
- 下斜肌功能亢进对主导眼选择及屈光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究伴发下斜肌功能亢进对其主导眼选择及屈光发育的影响。方法病例回顾研究。选取2012年至2015年于我院斜视与儿童眼病中心行斜视治疗的伴下斜肌功能亢进患者117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外斜视伴发单眼或双眼的原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以及内斜视伴发单眼或双眼的原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非参数检验分别比较各组中主导眼与非主导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下斜肌功能亢进眼(或双眼亢进中较重眼)与对侧眼等效球镜度数。结果单眼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伴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与外斜视伴发单眼或双眼的原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主导眼的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总和分别为5和52,均较对侧眼的94和81轻(均为P<0.05);内斜视伴发单眼或双眼的原发下斜肌功能亢进组主导眼与非主导眼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总和分别为15和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下斜肌功能亢进眼与对侧眼等效球镜度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下斜肌功能亢进程度较重眼多不被选择用于主导眼;下斜肌功能亢进对于屈光发育无明显影响。
- 宁玉贤赵少贞钱学翰华宁魏楠祁晓丽
- 关键词:下斜肌功能亢进主导眼斜视屈光不正
- 外伤致眼球异位嵌入筛窦一例被引量:1
- 2007年
- 魏楠孙丰源赵红
- 关键词:筛窦
- 眼球突出度的CT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4
- 2006年
- 目的探讨眼眶CT眼球突出度测量方法与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方法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眼眶病患者眼球突出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2例临床资料完整的眼眶病患者的眼球突出度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RB线横轴位2mm薄层螺旋CT扫描。选取眼球最大径层面,在图像工作站上测量其眼球突出度(CT眼突度)。与其临床上采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所得眼球突出度(Hertel眼突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测量眼突度有差异,CT眼突度显著高于Hertel眼突度(P<0.001);两种方法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r=0.864,P<0.001);而两种方法对两眼眼突差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tel眼球突出计在测量眼眶病双眼眼突差中常规使用,具有简便可靠的特点。而眼眶CT为眼球突出的测量提供了更直观、准确的数据,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异常眼球突出更精确测量的补充参数,尤其客观地反映了异常眼球突出的程度及提供了治疗前后的影像。
- 魏楠孙丰源赵红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