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方法保留纵折后牙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比较口内直接粘结法和口外粘结再植法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适应症的纵折后牙随机纳入口内直接粘结组(口内组)和口外粘结再植组(口外组),口内组患牙超强粘结后直接冠修复,口外组拔除折裂牙后在体外粘结,再植入牙槽窝,术后2周进行全冠修复。术后6月、12月复查,根据临床表现、牙周状况分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个月随访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半年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1年随访结果显示,口外法成功率较口内法高(P<0.05)。结论:口内直接粘结法和口外粘结再植法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保存纵折后牙的两种方法,口外粘结再植法的远期疗效可能好于口内粘结法。
- 朱雅男王文梅唐巍刘侠黄政魏文佳
- 关键词:牙折粘结再植
- 磨牙纵折的保存修复
- 目的:保留纵折的磨牙。方法:通过钢丝结扎折裂牙,根管治疗后用Super-Bond C&B粘接剂直接粘接牙折片,或去除牙折片后牙冠延长术或切龈术暴露根断面后进行全冠修复。结果:78例纵折磨牙成功38例,良好24例,有缺陷的...
- 刘侠王文梅魏文佳张洁
- 文献传递
- 试件形状和光滑度对纵折牙牙本质黏接微拉伸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评价试件形状和牙本质黏接面磨光对纵折牙牙本质黏接微拉伸强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人完整磨牙及前磨牙15颗,用慢速切割机先去除牙齿咬合面的釉质,再沿牙齿近远中向或颊舌向纵切牙体至釉牙骨质界下,作为纵折裂缝,随机分为3组。A组折裂面用Super-Bond C&B树脂水门汀黏接后,制成哑铃形试件;B组黏接后,制成棒状试件;C组的折裂面用800目碳化硅耐水砂纸湿磨光1min后,再黏接,制成棒状试件。分别测试三组的微拉伸强度。结果A、B、C 3组的微拉伸强度分别为(7.75±2.67)MPa、(21.19±4.90)MPa、(27.56±7.60)MPa。棒状试件组(B组)的微拉伸强度高于哑铃形试件组(A组)(P=-0.0000);磨光组(C组)的微拉伸强度高于非磨光组(B组)(P=0.0088)。结论试件形状和对牙本质黏接面磨光与否对纵折牙的牙本质黏接微拉伸强度有影响。
- 魏文佳骆小平费健
- 关键词:牙折黏接剂微拉伸强度
- 青少年前牙冠折修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随机选择2003-2009年期间因上切牙冠折在口腔内科治疗后到修复科就诊的患者75例108颗牙,年龄10-17岁,其中男43例,女32例,要求根管充填密合,充填至根尖孔(部分患牙可能有超填)。其中用活动托牙修复1例3颗牙,
- 刘侠魏文佳黄丽娟张蕾
- 关键词:青少年冠折纤维桩
- 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被引量:5
- 2006年
- 纵向牙折是口腔临床常见的牙体损伤,是口腔科的治疗难点,常规建议拔除。但国内外学者都对纵向牙折的保存治疗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就纵向牙折的病因、治疗方法、使用材料进行综述。
- 魏文佳王文梅骆小平
- 关键词:牙根纵裂
- 36个活髓隐裂牙金属全冠修复两年疗效观察被引量:23
- 2010年
- 目的:对活髓隐裂牙全冠直接修复的两年疗效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活髓隐裂牙的保存治疗。方法:根据隐裂牙的临床表现和检查,将36个活髓隐裂牙分为两组,Ⅰ组:18个,隐裂处染色、着色,有咬合痛;Ⅱ组:18个,隐裂处染色、着色,有咬合痛,同时对冷热刺激有一过性疼痛。对两组患牙进行全冠修复治疗,观察并分析临床疗效。结果:Ⅰ组18个患牙,2年的治疗成功率100%,Ⅱ组18个患牙,2年的治疗成功率72.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对隐裂牙应进行仔细检查,明确诊断及分类,保存活髓的直接金属全冠修复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 饶小波王文梅杨卫东刘侠王翔魏文佳朱雅男
- 关键词:隐裂牙疗效
- 2种牙周愈合方式下纵折牙黏结修复的抗疲劳强度体外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比较纵折牙拔牙黏结再植后2种牙周愈合方式下,纵折牙黏结修复后的抗疲劳强度。方法:用硅橡胶和环氧树脂模拟牙周膜和牙槽骨,建立纵折牙黏结再植后的生物力学模型。按牙周愈合方式分为牙周膜愈合组(PLH)和骨黏连愈合组(OIH)。振动和动态测试系统进行循环疲劳加载,比较2组样本黏结面断裂时加载次数,对疲劳试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与黏结面积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加载到一定时间后,2组样本均发生黏结面断裂,PLH组加载次数为155980±22995,显著高于OIH组28080±13578(P<0.05)。2组样本的加载次数与黏结面积间均有正相关性。结论:纵折牙拔牙黏结后再植,牙周膜愈合者抗疲劳强度要高于骨黏连者;黏结面积越大,强度也越大。
- 朱雅男王文梅魏文佳骆小平
- 关键词:牙折牙周愈合
- 光照模式对两种牙本质粘接剂硬度和微拉伸强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光照模式和时间对牙本质树脂粘接剂硬度和微拉伸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颗人磨牙制成80个1mm厚牙本质片,采用全酸蚀粘接剂和自酸蚀粘接剂涂布于牙本质表面,分别接受高光强模式(1250mW/cm2)照射10、15、20S和软启动模式照射20s,测量24h后粘接剂层的努氏硬度。选取40颗磨牙,暴露冠部牙本质,进行上述树脂粘接处理,分层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每组制备微拉伸试件15个,水储存1周后测量微拉伸强度,观察试件断裂模式。采用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检验进行比较(α=0.05)。结果全酸蚀粘接剂4种光照条件(高光强10、15、20s和软启动20s)的努氏硬度[(28.20±5.36)、(29.13±5.60)、(28.13±4.40)和(27.06±3.77)MPa]和微拉伸强度[(22.30±5.07)、(22.73±6.59)、(26.32±6.17)和(25.67±4.31)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酸蚀粘接剂高光强20S组努氏硬度[(28.23±3.67)MPa]显著高于高光强10s[(14.15±2.24)MPa]和15s组[(17.63±2.17)MPa](P〈0.05),高光强20s组的微拉伸强度[(42.52±3.59)MPa]亦显著高于高光强10s[(24.21±3.60)MPa]、15s[(22.25±4.16)MPa]和软启动20s组[(31.12±5.40)MPa](P〈0.05)。在高光强20S和软启动20s照射条件下,两种粘接剂努氏硬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自酸蚀粘接剂的微拉伸强度显著高于全酸蚀粘接剂(P〈0.05)。结论不同类型牙本质树脂粘接剂所需要的最佳高光强持续照射时间不同,本项研究所采用的软启动模式与持续高光强模式相比不具备优势。
- 魏文佳孟翔峰黄政刘侠
- 关键词:牙本质粘结剂
- 纵折后牙黏接实验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建立一个纵折后牙黏接实验模型。方法选择新鲜拔除的人完整后牙10颗,去除牙齿咬合面的釉质后纵切牙体至釉牙骨质界下,形成深5mm、宽0.5mm裂缝的纵折带有模型。然后分别用玻璃离子、Super-BondC&B树脂水门汀黏接,制成棒状微拉伸试件,检测其黏接强度和断裂类型。结果玻璃离子的微拉伸强度是(5.1±3.4)MPa,Super-BondC&B树脂水门汀的微拉伸强度是(27.6±7.6)MPa。Super-BondC&B树脂水门汀的黏接强度和流动性均强于玻璃离子。二者的断裂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此模型可以做为纵折后牙治疗选择黏接材料的筛选模型。
- 魏文佳骆小平王文梅
- 关键词:牙折微拉伸
- 不同表面粒度车针预备所致玷污层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表面粒度的金刚砂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后对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两种金刚砂车针与碳化硅砂纸对牙本质表面进行打磨预备后,分别选用全酸蚀粘结剂Single Bond及自酸蚀粘结剂iBond与树脂粘结,用慢速切割机片切牙齿,精细金刚砂车针修成沙漏状的粘接面积约0.8mm2的样本,测试各个样本的微拉伸粘结强度。结果:全酸蚀粘结条件下,3组样本的粘结强度无显著差异,而在应用自酸蚀粘结剂时,粗粒度车针预备后的牙本质粘结强度明显低于经极细粒度车针或是碳化硅砂纸处理组(P<0.05)。结论:采用极细粒度车针进行牙体预备可以有效增强牙本质与自酸蚀粘结剂间粘结强度。
- 费健骆小平陈亚琴魏文佳
- 关键词:车针粒度牙本质粘结剂微拉伸粘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