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涵
-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一种用于VOCs非均相反应的间歇式光反应器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非均相反应的间歇式光反应器,在光照老化试验箱内包括石英反应器,所述石英反应器内设置多孔石英支架,负载环境介质的滤膜放置在所述的石英支架上;所述石英反应器设置液体进样口,其正下方设置盛放VOCs...
- 朱东强王敏丽魏晨辉李明会周欣伟刘慧许凡超高涵候吉妃瞿晓磊付翯云郑寿荣
- 文献传递
- 从《白鹿原》改编看电影与文学的非良性互动被引量:10
- 2014年
- 从小说《白鹿原》到改编成电影《白鹿原》,时间相隔19年。在电影《白鹿原》中,由于改编者的急功近利、理解偏差与原作者迁就、失语,因而出现忽视原著精神内核、审美价值的非良性互动现象。电影改编应坚持对文学原著精神内核的尊重与借鉴,文学也应坚守以保有艺术独创性为前提的良性互动方式。
- 孙宜君高涵
-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改编
- 从小说到电影:李安改编电影论
- 在大陆是“台胞”,在台湾是“外省人”,在美国是“华侨”,身份尴尬带来的矛盾困惑充斥着李安的一生,让他毕生都在矛盾之中寻求着解脱与平衡。在改编作品的主题定位上,无论何种风格的原著,到了李安这里,都会变成一个因矛盾而生的悲情...
- 高涵
- 关键词:电影改编中庸
- 文献传递
- 论冯小刚电影“与众不同”的改编艺术
- 2013年
- 长期以来,学界对冯小刚在电影改编上的贡献一直关注不多。实际上,冯小刚的改编电影至少在两个方面做出了独辟蹊径、别具一格的努力:第一、巧妙地将原著精神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从而对原著的精神内核进行了丰富与升华。第二、向原著中注入浓厚的"冯氏温情"、为其铺垫上温暖的底色,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感动观众、教育观众,并给予观众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冯小刚电影这种"与众不同"的改编艺术不仅奠定了冯小刚在中国影坛上独一无二的地位,也为中国的电影改编开辟了新路。
- 高涵
- 关键词:改编与众不同温情
- 中国石油物料主数据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 基于中国石油信息系统数量的日益增加,以及对系统间数据集成和共享的迫切需求,中国石油物料主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开始了建设,它采用了集中式管理模式,利用网络与计算机技术,将分散、孤立的各类信息变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将众多“孤岛式...
- 高涵
- 关键词:数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开发
- 一种用于VOCs非均相反应的间歇式光反应器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VOCs非均相反应的间歇式光反应器,在光照老化试验箱内包括石英反应器,所述石英反应器内设置多孔石英支架,负载环境介质的滤膜放置在所述的石英支架上;所述石英反应器设置液体进样口,其正下方设置盛放VOCs...
- 朱东强王敏丽魏晨辉李明会周欣伟刘慧许凡超高涵候吉妃瞿晓磊付翯云郑寿荣
- 文献传递
- 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的巧妙缝合——电视连续剧《叶问》的多重探索
- 2013年
- 纵观当下中国电视剧行业,一方面,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冲击下,感官化、娱乐化、低俗化趋势愈演愈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一小部分注重深度挖掘的电视剧作品,常常又容易陷入对作者个人情绪与个体经验的执着与痴迷,过度的"个性化"使其无法进入普遍意义的真理层面,也让观众难以接受,终因曲高和寡而无法担负起"重整乾坤"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视连续剧《叶问》裹挟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不仅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作家电视剧”的独特魅力,为国产电视剧注入了新鲜血液,一经播出便迅速掀起了收视热潮。《叶问))巧妙缝合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的探索,其文化与商业上的双赢,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 蒋易芮高涵
- 关键词:电视连续剧《叶问》大众趣味文人情怀电视剧作品国产电视剧
- 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问题研究
-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出现对于改善公司治理和保障股东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种独特的司法救济方式,它既具有对侵害公司利益的违法行为的抑制功能,又具有公司利益受损的修复功能。而股东代表诉讼中当事人的地位,尤其是公司在股东代表...
- 高涵
- 关键词:股东代表诉讼实证研究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
- 文献传递
- 水相中太阳光介导的商业铬酸铅颜料中铅和铬的释放
- 铬酸铅颜料是一类常用的无机颜料,该颜料在生产生活中随处可见,路面标识、墙面外漆、油画颜料等都会用到[1]。全球铬黄年产量约为90000吨,用于生产铬黄颜料所需的铅占全球铅消费量的3%[2]。毒性研究发现,铬酸铅的致裂性,...
- 高涵瞿晓磊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光化学铬黄
- 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的巧妙缝合——电视剧《叶问》的多重探索
- 2013年
- 纵观当下中国电视剧行业,一方面,在商品化浪潮和消费主义观念冲击下,感官化、娱乐化、低俗化趋势愈演愈烈。已是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一小部分注重深度挖掘的电视剧作品,常常又容易陷入对作者个人情绪与个体经验的执着与痴迷,过度的“个性化”使其无法进入普遍意义的真理层面,也让观众难以接受,终因曲高和寡而无法担负起“重整乾坤”的文化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电视连续剧《叶问》裹挟着一股浓浓的“文人气息”扑面而来,不仅以其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作家电视剧”的独特魅力,为国产电视剧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本着“衔接地气”的气度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其甫一播出便迅速掀起了收视热潮。《叶问》巧妙缝合文人情怀与大众趣味的探索,其文化与商业上的双赢,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
- 蒋易芮高涵
- 关键词:中国电视剧《叶问》大众趣味文人情怀电视剧作品国产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