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德荣

作品数:225 被引量:1,090H指数:17
供职机构: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7篇科技成果
  • 5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18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5篇小麦
  • 59篇基因
  • 47篇赤霉
  • 46篇育种
  • 44篇霉病
  • 44篇赤霉病
  • 30篇性状
  • 25篇抗赤霉病
  • 25篇分子标记
  • 24篇抗性
  • 23篇抗病
  • 21篇弱筋小麦
  • 21篇籽粒
  • 21篇小麦品种
  • 17篇选育
  • 17篇农艺
  • 16篇农艺性
  • 16篇农艺性状
  • 15篇基因组
  • 15篇灌浆

机构

  • 210篇江苏里下河地...
  • 40篇扬州大学
  • 22篇长江大学
  • 11篇国家小麦改良...
  • 10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江苏金土地种...
  • 2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扬州市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国际玉米小麦...

作者

  • 224篇高德荣
  • 106篇张勇
  • 99篇张伯桥
  • 77篇陆成彬
  • 70篇程顺和
  • 68篇张晓
  • 65篇胡文静
  • 60篇吴宏亚
  • 53篇朱冬梅
  • 46篇吕国锋
  • 44篇别同德
  • 36篇蒋正宁
  • 34篇江伟
  • 33篇张晓祥
  • 30篇刘大同
  • 27篇张春梅
  • 25篇李曼
  • 24篇王慧
  • 19篇吴荣林
  • 19篇刘健

传媒

  • 43篇麦类作物学报
  • 18篇江苏农业科学
  • 17篇江苏农业学报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9篇扬州大学学报...
  • 8篇作物学报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作物杂志
  • 2篇种子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2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江苏农学院学...
  • 1篇金陵科技学院...
  • 1篇现代农业科技

年份

  • 4篇2024
  • 18篇2023
  • 16篇2022
  • 30篇2021
  • 18篇2020
  • 18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8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0篇2006
  • 11篇2005
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及其应用
陈佩度陆维忠辛志勇张增艳程顺和周淼平张守忠王秀娥林志珊张旭陈孝刘大钧任丽娟高德荣张明义王浩瀚马鸿翔齐莉莉张伯桥陈爱大徐惠君杜丽璞姚国才王苏玲周波刘敬阳刘艳马有志姚金保冯祎高亓增军张勇徐琼芳叶兴国沈晓蓉刘金元王心宇等
该项目将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的经典育种方法紧密结合,应用细胞、染色体工程技术创造新的优异抗病种质,研究、开发与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黄矮病、锈病等主要病害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滚动回交、有限回交、...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抗病育种分子标记
一种抗赤霉病多结实小穗数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抗赤霉病多结实小穗数小麦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包括选择携带抗赤霉病基因Fhb1+位点QFhb‑2D和每穗结实小穗数增效位点QSN‑Y12的基因/位点互补的亲本,将选择出的亲本进行杂交配组。F<Sub>2</...
高德荣胡文静吴宏亚张勇吕国锋陆成彬张伯桥张晓祥张春梅
文献传递
长江中下游小麦抗赤霉病品种的筛选与部分农艺性状分析被引量:24
2020年
【目的】赤霉病严重危害中国乃至世界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控制赤霉病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方法。Fhb1是国内外公认的抗赤霉病主效基因,通过筛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抗赤霉病品种,探明Fhb1在不同遗传背景下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影响,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材料来源。【方法】选取历年来长江中下游广泛种植的75份小麦改良品种和18份地方品种,2016—2018年连续3年采用单花滴注结合弥雾保湿进行供试品种的赤霉病抗扩展鉴定,根据3年平均病小穗率和严重度分级,将供试品种分成抗病(R级)、中抗(MR级)、中感(MS级)和感病(S级),并利用Fhb1的KASP标记检测;2019年调查筛选出的平均赤霉病抗性水平达到中感及以上小麦品种的株高、穗粒数、小穗数、穗长和千粒重。【结果】3年赤霉病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有2个品种平均赤霉病抗性达到R级,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7.8%—9.7%,65个品种达到中抗至中感,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13.2%—49.5%,26个品种达到S级,平均病小穗率范围为53.6%—78.5%。22个小麦品种在Fhb1位点呈抗病基因型(简称Fhb1+),71个品种在该位点呈感病基因型(简称Fhb1-),Fhb1+品种平均病小穗率显著低于Fhb1-品种(P<0.05)。赤霉病鉴定筛选得到67个抗性达到中感及以上水平的品种,考察这些品种的农艺性状发现宁麦19、扬麦29、扬麦16、扬麦23、扬糯麦1号、扬麦20、宁麦12和扬辐麦4号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等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可作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亲本选用。【结论】除苏麦3号和望水白外,供试材料中未发现其他高抗赤霉病的种质资源。筛选得到的赤霉病抗性与综合农艺性状结合较好的小麦品种以扬麦品种为主,其中只有扬辐麦4号携带Fhb1抗病基因。利用Fhb1抗病基因并不是解决小麦赤霉病危害的唯一途径。
胡文静张春梅张春梅陆成彬陆成彬程晓明程晓明张勇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扩展
抗白粉小麦新品种扬麦11号
程顺和张伯桥高德荣陈佩度刘大钧张勇吴宏亚陆成彬马谈斌蔡士宾张守忠王秀娥刘金元杨士敏陈志堂
该课题采用“滚动回交”和分子标记辅助抗病性鉴定相结合技术,将新的抗病基因转入大面积推广品种,培育抗白粉病品种,解决生产上白粉病的危害。这种不断用新育成品种(系)的优系作轮回亲本与抗病亲本适当次数回交的育种技术,不但利于克...
关键词:
关键词:抗白粉病小麦
优质弱筋抗病小麦新品种扬麦13
张伯桥高德荣程顺和陆成彬吴宏亚冷苏凤朱冬梅张晓祥张晓
扬麦13是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优质弱筋抗病小麦新品种, 2002年11月通过安徽省审定定名,2003年通过江苏省认定,2005年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该品种弱筋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强。解决了长江中下游麦区原...
关键词:
关键词:小麦扬麦13
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选育兼抗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被引量:1
2022年
长江中下游麦区是中国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带,小麦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是该麦区主要病害,当前弱筋小麦主导品种综合抗性较弱,影响其生产安全。为培育多抗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以高产中筋小麦品种扬麦16为轮回亲本,以兼抗白粉病、条锈病的软质小麦92R137为供体亲本,构建了BC_(1)群体,利用分子标记在BC_(1)F_(2)代基础农艺性状较优良的株行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Pm21、抗条锈病基因Yr26和软质麦相关基因Pinb-D1a均纯合的单株,并鉴定BC_(1)F_(6)代对赤霉病、白粉病和条锈病的抗性,同时检测籽粒硬度、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重要品质指标以及小区产量,最终育成高抗赤霉病、免疫白粉病和高抗条锈病的弱筋小麦新品种扬麦38,于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赵仁慧陈甜甜王玲朱冬梅汪尊杰张勇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别同德
关键词: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弱筋小麦标记辅助选择
一种与小麦面粉水溶剂保持力关联的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小麦面粉水溶剂保持力关联的分子标记及分子标记方法,所述分子标记是以小麦基因组DNA为底物,以gwm642‑1D为SSR引物,进行PCR扩增所得的扩增片段,用于检测小麦面粉水溶剂保持力的特性,该标记不同的等...
张勇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张晓张晓祥朱冬梅程凯
文献传递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2条技术路线的探讨被引量:36
2003年
程顺和张勇张伯桥高德荣吴宏亚陆成彬吕国锋王朝顺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抗病育种育种技术路线丰产性
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赤霉病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利用Wheat55K小麦高通量基因芯片获取基因型数据,检测到来源于扬麦4号的1个与赤霉病抗性相关的主效QTL位点QFhb‑6B‑YM4,其紧密连锁标记是AX111634...
胡文静高德荣张勇陆成彬吴宏亚刘健张春梅李东升
文献传递
基于高代姊妹系组群研究小麦-簇毛麦染色体T6VS.6AL易位的遗传效应被引量:3
2015年
为了解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易位染色体T6VS.6AL的遗传效应以更好地将其用于小麦品种选育,对扬麦18原始区域试验种子衍生的抗白粉病姊妹系、感白粉病姊妹系组群进行主要农艺和品质性状的比较。结果表明:T6VS.6AL易位对小麦的千粒质量、株高和穗长有极显著正向效应,对每穗小穗数呈显著正向效应,对小穗密度呈极显著负向效应,对单株总粒数、每穗粒数、单株穗数、株系产量没有显著影响;T6VS.6AL易位总体上对小麦品质没有影响。综上所述,高代姊妹系组群是准确评价特定染色体区段遗传效应的宝贵材料,在利用T6VS.6AL易位系进行滚动回交育种时,建议选择中矮秆、综合丰产性和广适性好的品种作为最晚轮回亲本。
别同德高德荣张晓张晓庄丽芳赵仁慧陈甜甜
关键词:白粉病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