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护理
  • 4篇手术
  • 2篇断肢
  • 2篇断肢(指)再...
  • 2篇再植
  • 2篇术后
  • 2篇皮瓣
  • 2篇围手术
  • 2篇围手术期
  • 2篇护理记录
  • 2篇骨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伤
  • 1篇地震伤员
  • 1篇学科
  • 1篇医疗纠纷
  • 1篇灾害
  • 1篇镇痛
  • 1篇置管
  • 1篇伤口

机构

  • 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7篇高征
  • 4篇尹芝华
  • 3篇吴雪晖
  • 1篇郑婷婷
  • 1篇周强
  • 1篇黄婷
  • 1篇罗晓燕
  • 1篇唐康来
  • 1篇孙东
  • 1篇王序全
  • 1篇罗霁月
  • 1篇邓之平
  • 1篇胡安惠
  • 1篇秦晴
  • 1篇许建中
  • 1篇唐红英
  • 1篇钱莉
  • 1篇任晓勤

传媒

  • 1篇四川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皮瓣及断肢(指)再植手术后护理观察记录探讨被引量:1
2006年
尹芝华高征吴雪晖胡安惠
关键词:断肢(指)再植皮瓣护理记录单医疗纠纷教学科研
汶川地震伤员不同救治时期伤口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地震灾害后伤员伤口感染率及伤肢截肢率。方法分析汶川地震后前方、后方医院收治伤员592例的伤口感染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伤后8h以内送达前方医院的伤员,开放性伤口感染率为30.7%。伤后8h以后送达前方医院者,开放性伤口感染率为79.9%。其中因气性坏疽截肢1例(0.17%),其他严重感染截肢5例(1.2%)。闭合性损伤行择期手术后伤口感染率为7.1%。送达后方医院的伤员,开放性伤口均已在现场急救时或前方医院早期行清创、抗感染等治疗,其伤口感染率为50.8%,无截肢或在前方医院已经截肢。闭合性损伤者,行择期手术后伤口感染率为0。前、后方医院伤口感染主要细菌种类为粪肠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常见细菌。混合感染者多于单细菌感染,G^-菌感染者多于G^-菌感染。大部分感染伤口经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感染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地震后开放性损伤伤员的伤口感染率高,因严重感染导致的截肢率高,在不同救治时期,均应该尽快彻底清创、早期抗感染后行外固定治疗,减少内固定。闭合性损伤伤员在前方医院择期手术后感染率明显高于后方医院。因此,在生命征平稳时应尽量送到后方医院治疗,可降低伤口感染率。
吴雪晖王序全周强唐康来高征孙东郑婷婷许建中
关键词:自然灾害地震伤口感染
167例踝关节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流程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对踝关节骨折后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探讨合理护理措施、注意事项并观察其疗效。方法对167例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针对围手术期进行整体护理干预,从术前心理问题评估、疼痛护理、合理冷敷、正确体位,术后踝关节活动的限制、功能康复指导等方面归纳总结,构成踝关节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流程。结果所有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干预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治愈出院。结论按照术前、术后的护理流程来分配护理工作,可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满意度提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尹芝华秦晴高征黄婷
关键词:骨折踝关节护理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系统综合护理对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患者,按手术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内固定手术及常规治疗,但观察组围手术期配合综合系统护理,对照组不配合,连续观察至出院并随访6个月,比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情况及疾病恢复时间的影响。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均较前好转,且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明显低于对照组44%(P<0.05);术后疾病恢复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综合系统护理有助于脊柱损伤并四肢骨折术后恢复,能显著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缩短疾病恢复时间,临床值得应推广实施。
罗晓燕邓之平任晓勤高征罗霁月钱莉
关键词:脊柱损伤四肢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疗效
98例骨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骨肿瘤化疗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2009年收治的98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中心静脉置管下化疗,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留置导管护理、并发症护理、拨管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6例,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并发症13例,占26.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肿瘤行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患者进行系统性护理,能明显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高征
关键词:骨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护理并发症
皮瓣及断肢(指)再植手术后护理记录探讨
<正>皮瓣及断肢(指)再植手术后密切观察皮肤的色泽、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充盈反应等,是保证术后皮瓣及断肢(指)成活的关键,为此我科针对该项监测设计出皮瓣及断肢(指)再植手术后的护理观察记录单,经2年时间的临床试用,反应良...
尹芝华吴雪晖高征
文献传递
骨科建立无痛病房对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评价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骨科建立无痛病房对患者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对骨科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进行前瞻性、非随机的对照研究,分为项目实施前(223例)及项目实施后(223例)2组,以数字等级评定量表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用自编的"骨科疼痛控制及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对疼痛控制及服务质量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与实施"无痛病房"前相比,实施"无痛病房"后术后1~3 d的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患者对疼痛控制各方面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满意度均明显上升(P<0.01)。结论实施"无痛病房"项目能显著提高骨科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及服务质量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尹芝华高征唐红英
关键词:骨科手术后疼痛镇痛满意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