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凌云
- 作品数:110 被引量:374H指数:10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生存素、p27和PTE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生存素蛋白、生存素mRNA、p27蛋白、p27mRNA和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TEN)蛋白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自制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法检测生存素蛋白、p27蛋白、PTEN蛋白和生存素mRNA、p27mRNA在141份肝细胞癌、128份癌旁肝组织、97份远癌肝组织及17份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各指标的关系并建立预测肝癌发生的模型。结果肝癌组中生存素蛋白(Ridit值的95%甜为0.689±0.048,P〈0.01)、生存素mRNA(Ridit值的95%甜为0.690±0.049,P〈0.01)和p27蛋白(Ridit值的95%a为0.556±0.053,P〈0.05)表达明显增高,PTEN(Ridit值的95%a为0.282±0.048)表达明显下降(P〈0.01);肝癌中生存素的表达与p27、PTEN表达均显著相关;生存素mRNA、p27蛋白和PTEN蛋白对判断肝癌发生与否有重要意义。结论生存素mRNA、p27蛋白的表达上调和PTEN蛋白的表达下调可作为判断肝癌发生的有价值指标。
- 黄爱民丁毅刘景丰高凌云臧盛兵陈水平
- 关键词:肝细胞生存素
- 陈旧性组织苏木素-伊红教学切片的快速修复法被引量:2
- 2012年
- 医学形态学教学中尽管数字教学切片日渐普及与深化,但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切片仍是必不可少的最直观的重要教学工具.病变典型的教学切片十分珍贵,有的几乎是一片难求,尤其是上世纪50-60年代的一些特异性疾病的标本,如风湿性心肌炎、肾小球肾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乙型脑炎等.而随着使用时间延长,这些教学切片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褪色、变黄、组织结构模糊不清,蓝色的细胞核淡到无法观察,红色的细胞质变淡、变黄或整片红染(图1A,B),严重影响学生对切片的正常观察和组织细胞结构变化的学习.2年来,笔者应用高温高压修复快速处理1954年以来的陈旧、褪色、发黄等无法观察的HE组织教学切片,使陈旧的HE教学切片组织结构清晰,细胞核、质染色对比良好,有效提高了奇、缺、难得病例教学切片的利用价值.
- 汪晓军高爱明高凌云
- 关键词:苏木素显微切片术标本制备免疫组织化学教学
- 胸苷磷酸化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 (thymidinephosphorylase ,TP)表达与癌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VD)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结直肠癌标本及 2 1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进行免疫组化S P法测定癌组织中TP的表达情况 ;通过CD34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中的MVD。结果 :结直肠癌细胞的TP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结直肠黏膜上皮 (P <0 0 1) ;TP阳性组中局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P阴性组 ;TP阳性组的MVD高于TP阴性组 ;它们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直肠癌中高、中、低分化癌组之间的T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癌细胞中TP的表达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
- 卓丽娟施作霖李燕辉高凌云
- 关键词:胸苷磷酸化酶结直肠肿瘤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血管生成
- 组织芯片制备及在肝癌研究的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建立组织芯片的手工制备技术并探讨其用于肝癌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进的腰穿针手工制作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染色和常规H-E染色,将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比观察。结果各种染色切片上的组织芯片基本符合观察需求,组织芯片和普通切片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组织芯片具有高通量、经济节约、可比性和重复性强的特点,为高效快速地进行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一个新的技术平台。手工制备组织芯片简单易行,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 丁毅黄爱民高凌云陈水平
- 关键词: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肝细胞癌
- 食管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突变及表达分析
-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突变及mRNA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PCR-SSCP、DNA测序技术及RT-PCR 技术检测26例ESCCp16基因突变及mRNA表达情况。结果 26例ESCC有7例发生基因突...
- 陈丽红李一伟刘景丰高凌云
- 关键词:食管癌P16基因基因突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文献传递
- 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微波染色被引量:8
- 2003年
- 高凌云黄爱民黄健文
- 关键词: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染色
- 二甲双胍对D-半乳糖诱导雄性中年小鼠衰老的干预作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Met)对D-半乳糖(D-gal)诱导雄性中年小鼠衰老的干预作用。方法:50只ICR 9月龄雄性小鼠,在SPF级实验环境饲养,自由摄食与饮水。随机分5组: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低、中、高剂量(Met 50 mg/kg,Met 100 mg/kg,Met 200 mg/kg)组,每组10只。Met组和模型组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gal 100 mg/kg,同时分别给予Met(50、100、200 mg/kg)或等体积NS灌胃。对照组注射和灌胃等体积NS。连续8周给药。检测小鼠一般状态,体重,空腹血糖,血清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水平;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结构。结果:每日Met 200 mg/kg干预,能减少模型小鼠的体重。Met干预对模型鼠正常空腹血糖无影响。每日Met 50、100、200 mg/kg剂量干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显著提升模型小鼠血清和肝组织的SOD活性(P<0.05)、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改善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的大部分指标(P<0.05),HE染色显示海马齿状回核固缩、深染的神经元明显减少。Met干预在大部分指标上呈剂量-效应依赖关系。结论:每日Met 50~200 mg/kg长期处理,以Met 200 mg/kg为显著,能延缓D-gal诱导的雄性中年衰老模型小鼠的衰老进程,机制可能与降低小鼠体重与增强机体抗氧化水平有关。
- 程鋆鲁萌萌张阳高凌云陈超蒋慧心刘平黄秀雯刘云路
- 关键词:二甲双胍D-半乳糖衰老海马神经元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豚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和MRI的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索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 EAE)豚鼠动物模型 ,了解其病理及磁共振 ( MRI)的变化特点 ,为多发性硬化 ( MS)实验性治疗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注射完全福 (氏 )佐剂 -豚鼠全脊髓匀浆( CFA-GPSCH) ,并辅以注射百日咳疫苗 ( BPV) ,诱导豚鼠 EAE模型。分别利用光镜和 MRI观察 EAE豚鼠中枢神经组织 ( CNS)的病理与影像改变。结果 豚鼠在注射抗原 1 6d后出现 MS症状 ,发病率达 90 %以上。脑、脊髓组织可见血管周围炎细胞呈袖套样浸润并有白质脱髓鞘。MRI检查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异常信号。结论 采用 CFA-GPSCH并辅以注射 BPV诱导的 EAE模型简单、经济、可靠 ,并具有发病率高的特点。其病理特点是血管周围炎性浸润 ,白质脱髓鞘。 MRI可用于评价 EAE豚鼠
- 邱建敏吴钢许国英高凌云方哲明万景雯
-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组织病理磁共振
- 端粒酶基因hT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端粒酶基因 h TR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端粒酶基因 h TRT在 3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9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及 16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h TRTm RNA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率为 (2 5 /30 ,83.3% ) ,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 (3/19,15 .8% )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阳性率 (0 /16 ,0 % ) ;而且病期晚及有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增高。 结论 端粒酶基因 h TRT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恶性表型增高的标志。 h TRTm
- 黄雄飞张鹏飞高凌云高美钦郑朝增
- 关键词:端粒酶甲状腺乳头状癌HTRT基因原位杂交
- 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织中T、B淋巴细胞浸润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T、B淋巴细胞的浸润情况,探讨肿瘤的局部免疫功能状态。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0例HCC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CD3、CD20染色,对阳性细胞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T、B淋巴细胞的数量在HCC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癌旁有肝硬化组织高于无肝硬化组织(P<0.05);T淋巴细胞的数量在癌组织、癌旁肝硬化组织高于B淋巴细胞(P<0.05);T或B淋巴细胞数量与HCC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有否门静脉癌栓形成无关(P>0.05)。结论HCC局部以细胞免疫为主;淋巴细胞计数不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
- 陈淑勤汪晓军高凌云袁芳平
- 关键词:肝细胞癌CD3CD20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