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久瑜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反复取戴对磁性附着体固位力和磁通量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研究反复取戴对磁性附着体固位力和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以5对磁性附着体为研究对象,模拟临床义齿取戴的拉脱—复位运动,在取戴前,取戴2 500、5 000次和10 000次后对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进行测量;在磁体和衔铁精确对位组成标准的闭合磁路的前提下,分别选取3个位点(磁体上表面P1、衔铁下表面P2和侧方P3)进行磁通量的测定。结果 5对磁性附着体在取戴前的固位力为(3.361±0.137)N;反复取戴2 500、5 000次和10 000次后固位力分别下降到(3.109±0.160)、(2.666±0.195)和(2.224±0.231)N。反复取戴前后3个位点的磁通量均有所增加,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固位力和磁通量之间呈线性变化趋势。结论反复取戴磁性附着体会导致其固位力下降,而对磁通量没有显著的影响。
- 尹鸿民浩志超徐佳蕊高久瑜
-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固位力磁通量
- 牙科用银钯合金时效处理后的晶相结构变化与显微硬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牙科银钯合金不同时效处理后金相结构的变化与材料显微硬度差异的相互关系。方法牙科标准失蜡铸造程序制作10mm×10mm×1mm的片状银钯合金试样88个(n=4),经过淬火冷却固溶处理后,合金分别在400℃、459℃、600℃等温强化处理1min、2min、5min、10min、20min、50min和100min并立即冰水淬冷,固溶处理组作为对照组。进行显微硬度测试以及金相显微镜观察,分析合金的显微结构变化与硬度变化的相互关系。结果时效温度越高,合金硬度值的增加速度越快。400℃组硬度随强化处理时间增加单调增加;459℃组开始随时间增加而增加,20min后下降,50min后上升,100min后又降低;600℃时效处理组合金硬度开始迅速上升,2min后快速下降,在20min后逐渐稳定。不同时效处理后样本的金相结构出现显著差异,晶界处出现新的沉积相,并随处理条件出现变化,金相结构变化与硬度的改变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结论不同时效处理后合金晶界处新的沉积相出现和晶枝结构变化与硬度的改变具有相关性。
- 武斌杜新雅朱志高游月华孟秋菊田保高久瑜
- 关键词:显微硬度时效强化金相结构
- 采用invisalign go提升微笑美学一例临床分析
- 2019年
- 传统的正畸是矫正牙齿的有效手段,但临床上有部分患者,仅有前牙的牙列不齐和咬合错乱或其他缺陷,后牙呈现的是整齐的牙列和良好的咬合关系,对于这类病例如果采取传统的正畸治疗方案,存在治疗周期长,费用高,可能需要拔除健康牙及传统正畸带来的并发症等一些问题和风险。本次1例前牙牙列拥挤病例通过iGo系统矫治合并瓷贴面修复治疗解决患者微笑美学问题,现将治疗与体会介绍如下。
- 高久瑜
- 关键词:咬合关系前牙正畸治疗牙列拥挤后牙
- 下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咀嚼效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临床上在下颌无牙颌的修复中,由于下颌义齿承托面积较小,边缘封闭差,稳定性不良。尤其是对于长期牙列缺失佩戴义齿的患者下颌牙槽嵴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导致下颌义齿固位不良。利用口腔内的余留牙或残根安放磁性固位体行覆盖义齿修复,可有效减少牙槽嵴的吸收。
- 高久瑜孙静崔吉民
-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咀嚼效率覆盖义齿牙列缺失余留牙磁性固位
- 两种修复体在全瓷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 2016年
- 目的对比分析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全瓷冠和铸造全瓷冠不同修复体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88颗前牙冠套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患牙45颗)采用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治疗,对照组30例(患牙43颗)采用铸造全瓷冠修复治疗。结果研究组边缘密合度优于对照组,修复后30d咀嚼功能、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对照,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在前牙全瓷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增加了全瓷冠的美学效果,患者咀嚼功能较好,是前牙全瓷美学修复的理想方式。
- 高久瑜
- 关键词: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美学修复
- 反复取戴对磁性附着体固位力和磁通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反复取戴对磁性附着体固位力和磁通量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以5对磁性附着体为研究对象,模拟临床义齿取戴的拉脱-复位运动,在取戴前,取戴2500、5000和10 000次后对磁性附着体的固位力进行测量;同时,在磁体和衔铁精确对位组成标准的闭合磁路的前提下,分别选取3个位点(磁体上表面,衔铁下表面,侧方)进行磁通量的测定。结果 5对磁性附着体在取戴前的固位力为(3.36±0.14)N;反复取戴2500、5000和10 000次后固位力分别下降为(3.11±0.16)N、(2.67±0.20)N和(2.22±0.23)N。结论磁性附着体反复取戴前后的固位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复取戴前后3个位点的磁通量均有所增加,但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固位力和漏磁量之间呈线性变化趋势。
- 高久瑜浩志超尹鸿民
- 关键词:磁性附着体固位力
- 根面附着体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根面附着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在固位稳定性、功能性及美观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可摘活动义齿。对于其的归类及分类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见解。疲劳及咀嚼运动对其长期固位稳定性影响较大。不同类型附着体,其下方种植体数量及牙槽骨质量均对应力分布有不同影响。本文对根面附着体的归类及分类问题、固位稳定性及应力分布等一些相关理论和最新研究结果进行综述。
- 刘珂张晓螣高久瑜
- 关键词:固位力应力分布种植体
-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90例血清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CRP、TGF-β1与pSS的联系。方法:选择90例pSS患者(观察组)及30名健康人群(对照组),观察组按病情严重不同分为重度17例、中度43例、轻度30例,观察组中未发生肺间质改变(ILD)54例、合并ILD 36例(其中Ⅰ期患者15例、Ⅱ期患者13例、Ⅲ期患者8例)。ELISA测定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CRP、TGF-β1水平,并探讨其和pSS严重程度及ILD不同分期的联系。统计方法使用方差分析,SNK-q检验或t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等。结果:观察组血清CRP、TGF-β1水平分别为[(13.5±7.8)mg/L],[(61±14)μg/L],高于对照组[(3.5±1.1)mg/L]和[(2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80,P<0.01;t=12.086,P<0.01)。在观察组内,病情中、重度的患者其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4.6±2.1)mg/L]和[(16.5±3.3)mg/L],比轻度患者[(11.3±3.2)mg/L]高,病情中、重度的患者其血清TGF-β1浓度分别为[(61±13)μg/L]和[(76±18)μg/L],比轻度患者[(51±14)μg/L]高,而且重度患者的水平提高的更显著(F=3.634,P<0.01;F=4.661,P<0.01);血清CRP、TGF-β1浓度和病情严重度呈正相关[r=0.786,P<0.01;r=0.516,P<0.01]。观察组内患者合并有ILD的患者,其血清CRP、TGF-β1浓度分别为[(15.5±3.2)mg/L]和[(74±19)μg/L],比无合并ILD的患者[(10.5±2.2)mg/L]和[(52±14)μg/L)]高(t=8.791,P<0.01;t=6.321,P<0.01)。观察组内,ILDⅡ、Ⅲ期的患者,其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6.3±8.2)mg/L]和[(19.1±10.1)mg/L],比Ⅰ期患者[(13.4±7.3)mg/L]高,TGF-β1浓度分别为[(74±19)μg/L]和[(85±21)μg/L],比Ⅰ期患者[(63±15)μg/L]高,Ⅲ期的患者水平高的更显著(F=4.640,P<0.01;F=5.673,P<0.01);pSS患者血清CRP、TGF-β1的浓度和ILD的分期都呈正相关关系(r=0.718,P<0.01;r=0.809,P<0.01)。结论:pSS患者血清CRP、TGF-β1浓度都较健康人升高,这2种因子很可能和pSS病情活动以及合并的ILD的转归有联系。
- 高久瑜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间质性C反应蛋白质
- 三种缓冲机制的根面附着体式覆盖义齿的电测应力分析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不同加载情况下,太极扣、球帽、磁性根面附着体支持的覆盖义齿基牙周围牙槽骨及缺牙区牙槽嵴的应力差异,为临床根面附着体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阻应变测量法,体外模拟覆盖义齿受力情况,测量基牙牙颈部牙槽骨、下颌牙弓前部中央及第一磨牙相对应缺牙区牙槽嵴处的应力,并比较分析三种附着体式覆盖义齿在不同加载情况下应力差异。结果不同缓冲机制附着体式覆盖义齿在相同加载情况下,义齿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动(磁性附着体式覆盖义齿)或旋转(三种附着体义齿),基牙牙颈部不同部位牙槽骨、牙弓前部及游离端缺牙区牙槽嵴应力分布明显不同。结论太极扣式覆盖义齿适应条件相对最广泛,其次为磁性附着体式覆盖义齿。
- 刘珂高久瑜孟玉坤
- 关键词:球帽附着体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
- 三种排龈方法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为探讨金属烤瓷单冠修复患者有效的排龈方法。方法:选择口腔门诊行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78例159颗均为牙周组织健康的前牙,随机分成3组(A、B、C)。A组26例5颗牙采用磨切法排龈;B组26例53颗牙采用化学机械法(排龈线)排龈;C组29例53颗牙采用排龈膏排龈。对三种排龈方式的排龈止血的有效率、印模清晰的有效率及适合性的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排龈线法及排龈膏法排龈效果佳。结论:排龈决定着固定修复的成败,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现在医疗条件选择适合的排龈方法。
- 高久瑜
- 关键词:排龈适合性